2011(2).
摘要:通过Poisson方程迭代求解压力场的SPH方法,建立了模拟水波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型,将亚格子湍流模式加入方程中,更加精确地描述了波浪破碎时的湍流特性.针对SPH方法中粒子靠近边界处由于粒子缺失导致核函数的截断而引起计算误差,将核函数梯度修正引入了数值计算模型中.同时提出一种新的边界压力计算方法,改善了边界压力计算的精度.对孤立波及椭余波在斜坡上的爬坡破碎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在对复杂水波动力问题的数值模拟上是行之有效的.
2011(2).
摘要:建立了一套高精度的明渠非恒定流试验系统,并通过40组水槽试验研究光滑明渠内连续非恒定流传播过程中的流量变化规律.试验表明:1)非恒定流在传播过程中,当周期较长时,出口处的波峰流量趋近于进口处最大流量Qmin,波谷流量趋近于进口处最小流量Qmin;2)周期较小时,出口处的波峰、波谷流量均趋近于进口处的平均流量Q;3)在非恒定流传播过程中平均流量Q沿程保持不变.通过对加组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明渠非恒定流传播时波峰流量Qmin及波谷流量Qmin的计算公式,相关分析表明两式均具有较好的精度.
2011(2).
摘要:通过对波动传递函数的逆傅里叶变换建立脉冲响应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在仅已知不规则波波面过程线的情况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已知波面序列的卷积求得不规则波的速度场,并计算不规则波浪序列引起的水质点速度、加速度.通过与线性波浪叠加法的时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应用Morison方程计算小尺度圆柱上的不规则波浪力.对不规则波浪力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在非线性较弱时,脉冲响应法求得的波浪力谱与线性谱分析法的波浪力谱较为接近.随着波浪非线性的增强,脉冲响应法求得的速度力谱与线性谱分析法相比峰值不断增大,在低频和高频处能量增多,在主要能量区的谱宽也不断增加,而惯性力谱与线性谱分析方法结果基本相同.
2011(2).
摘要:在C30素水泥混凝土中分别添加杜拉纤维、尼龙纤维、钢纤维配制纤维混凝土,标准养护28 d后进行抗弯曲冲击试验研究.以初裂次数、终裂次数、冲击韧性评价混凝土抗冲击性能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落锤抗弯曲冲击试验方法基础上添加钢纤维混凝土、杜拉纤维混凝土、尼龙纤维混凝土,其冲击韧性分别是素混凝土冲击韧性的15.1倍、3.4倍、2.7倍.素混凝土冲击破坏突出表现为脆性断裂破坏,纤维混凝土冲击破坏表现为韧性断裂破坏.3种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均较素混凝土有较大的提高,其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最强,其次是杜拉纤维混凝土.
2011(2).
摘要:在波浪与双层开孔直立式消浪板结构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中,给出了双层开孔直立式消浪板不同开孔形式在规则波作用下的透射系数.利用透射系数来反映结构的消波性能.分析了透射系数与水深、波浪要素之间的无量纲关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开孔直立式消浪板结构具有消能好的优点.
2011(2).
摘要:阴极保护等电化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氯盐等严酷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保护,辅助阳极是整个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混凝土中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直接决定保护年限.选用了3种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阴极保护中常用的活性涂层钛阳极,研究了涂层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以及在混凝土模拟孔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和强化寿命.结果表明,涂层的成分和微观结构对它们在氯离子和高碱性的混合介质中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Ir/Ta混合氧化物阳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和耐久性,较适合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保护中的辅助阳极.
2011(2).
摘要:海外工程项目由于受地域、文化、经济等因素影响,相对于国内项目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管理的层次与复杂程度也相应增加.风险管理贯穿项目实施的始终,同一风险源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可能导致不同的风险,并产生不同的后果.按照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对风险进行分阶段管理,有利于突出不同阶段风险的生发形式,以便采取针时性措施进行更有效的风险管理.
2011(2).
摘要:为了了解模袋固化土强度增长规律,通过对现场原状土的物理分析及模袋固化土的室内配比试验,选择合适的固化剂和掺入比,并建立了贯入阻力、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龄期的关系,为利用模袋固化土作为堤心来替代砂石料等常规材料修建海上围埝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确定模袋固化土充填围埝的可行性,并为现场施工提供了经济合理的配合比.在实际应用中,采用模袋固化土施工,可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使资源配置合理化,同时也达到环保的效果,降低废料污染.
2011(2).
摘要:建立了三峡枢纽运输系统运输组织方案论证与优化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首先,调查确定了系统边界,分析了三峡枢纽系统的运输流程,拟订了模型输入输出参数;然后,选用 Arena 平台进行了仿真建模,研究了该模型的检验方法,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最后,对预测的2010年运输情况进行实例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该运输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改善方案,得出翻坝船舶比例和待闸锚地等待时间、排队长度的关系.实例表明,该仿真模型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可用性.
2011(2).
摘要:基于 Fick 扩散定律,建立了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的多因素修正模型,给出了模型中参数的取值.依据可靠性理论,考虑氯离子侵蚀深度的不同分布特征,利用建立的扩散模型,说明了氯盐侵蚀环境下考虑时变效应的混凝土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实际工程算例,算例结果说明,假定氯离子侵蚀深度服从正态分布带来的计算偏差并不大,却可大大简化计算过程.
2011(2).
摘要:有效的溢油事故预警与应急反应不仅可以预防溢油事故所造成的各种经济和社会损失,而且对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起到重要作用.从溢油应急技术和应急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建立预警应急联动机制的必要性,探讨并建立了溢油事故预警应急联动的总体框架,提出了该机制正常运行的实施建议,以研究、补充安全管理中的不足,提高我国溢油应急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2011(2).
摘要:根据数理统计的方法确定桩土的轴向刚度与桩土极限阻力之间的比例关系,基桩的轴向刚度采用桩土轴向一维有限元法计算.该方法能反映桩身轴向刚度、桩入土长度、桩侧各分层土以及桩尖支承土对桩轴向刚度的影响,能适用于各类桩型和不同入土长度的桩基情况,并适合与 m 法配套用于桩基采用有限元计算.统计表明:该方法计算的桩轴向刚度比规范法更接近实测结果.当无桩轴向刚度试桩资料时,可为高桩码头结构计算时确定桩轴向刚度提供参考.
2011(2).
摘要:某高桩梁板码头在运营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晃动现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动力分析方法,取码头的1/2排架系绫计算结构的自振频率,采用 m 法模拟桩周土对桩的约束作用,用 ANSYS 程序进行计算分析不同处理措施下码头第一振动频率的提高值.计算分析表明:采取抛石固桩、桩内灌注混凝土和增设钢撑后,码头第一振动频率提高10%~84%,能有效解决码头晃动问题.
2011(2).
摘要:以大连港与辽宁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为研究对象,应用计量经济分析技术建立动态模型,分析港口对区域经济动态影响和区域经济的反向拉动作用.首先运用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初步证实大连港与辽宁经济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次,经过协整检验.验证"大连港货物吞吐总量与辽宁省 CDP 总量之间确实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这一结论;最后,运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对大连港货物吞吐总量与辽宁省 GDP 总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
2011(2).
摘要:如何准确地划分港口的腹地范围,以明确港口的定位和规划布局很重要.现有的港口腹地划分方法大多只以某一个单一因素作为港口腹地划分的依据,只能实现对港口腹地的笼统划分,不能满足指导港口制定未来发展目标与规划的任务.在总结了以往的腹地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港口腹地划分方法--断-电模型.该模型是基于城市腹地划分的断裂点模型和电子云模型综合而成的,是在考虑到港口及腹地地区综合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的,能够较为准确地划分港口的腹地范围.最后以营口港的腹地划分为例对断-电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取得满意效果.
2011(2).
摘要:重力式码头的沉降、位移大且持续时间长,是重力式码头的一种通病,而且其中一些通病严重影响码头的使用.结合泉州港肖厝作业区7万吨级码头工程施工和维护的管理经验,把前轨轨道、锚碇、电缆槽、高压箱这4个与码头使用息息相关的部位作为探讨对象,提出在重力式码头结构和构造上设置一些沉降位移的应对措施,目的是简化工程维护工艺、减少对码头使用影响.这些措施部分在工程施工中得到实践,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部分措施是根据经验提出的设想,供业内同行参考.
2011(2).
摘要:港口的综合指标及吞吐货物的集疏运能力是反映港口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借助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以构建港口竞争力评价方法,为港口客观恰当了解和评价自身竞争力及相对水平提供了参考价值,港口可以以此作为分析和寻找自身薄弱环节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结合实例对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验证.
2011(2).
摘要:在对新时期江苏沿海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港口规划、需求结构、建港成本、集疏运体系、可持续发展动力等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
2011(2).
摘要:在介绍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总体工程和一期工程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一期工程的整治效果.一期工程整治效果主要体现在:稳定了戴家洲水道枯水期分流条件,直水道进口段弯道形态得到改善,弯道凹岸边界得以延长,弯道水流特性变强,进口段河宽受到控制,浅区航道条件改善,为总体工程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1(2).
摘要:三峡-葛洲坝两坝间河段是川江船舶航行最困难的航段之一.研究在该航段航行的3种船型在泄洪期安全上水过滩的通航能力,分析计算相关船型在各种流量流速条件下安全上水过滩应具备的对水航速和对岸航速,总结出两坝间河段最危险的航段,为船舶安全上水过滩和有关部门制定船舶安全通行的政策和限制政策提供依据.
2011(2).
摘要:X型系混凝土块软体排作为一种航道整治建筑物,因它在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中应用时间短,所以其护滩效果、改进措施还没有被深入透彻的研究.为了能更好地应用于航道整治工程中,针对X型系混凝土块软体排排体的模拟技术展开深入研究,解决了X型排排体的几何相似、重力相似、平面布置相似以及变形相似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基本实现了X型排排体的实体模拟.
2011(2).
摘要:在浅层加固技术应用过程中,目前仍参照真空预压技术规范进行布泵.考虑到经济因素,如何控制开泵比例并满足设计要求将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以温州丁山垦区软基处理工程为依托,结合现场监测及检测结果,对两个不同布泵密度及开泵比例的试验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布泵密度可适当减小,而开泵比例需根据固结度在相应的时间段内进行调整,可达到较满意的加固效果.
2011(2).
摘要:介绍长江河漫滩地区软土工程特性及真空预压在南京河漫滩软基处理的应用.从土体的变形、孔隙水压的消散、水位的变化、水平位移、加固前后土层土工参数的变化、十字板试验等各方面评价了真空预压加固河漫滩软基的效果,监测结果说明真空预压加固后,固结度达到90%以上,工后沉降减少,土体强度得到明显提高,真空预压在河漫滩软基处理取得理想效果.
2011(2).
摘要:结合通吕运河通州大桥-通灵大桥段右岸航道护岸养护工程,对短木桩和块石换填地基处理方案的承载力和沉降量及工程费用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比较分析,短木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具有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地基沉降的功效,且费用较低,是浅层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方法.
2011(2).
摘要:采用高密度电法和瞬态面波方法对工程区域进行勘察,获取地层的电阻率和面波速度,并参考钻探资料对其进一步对比、分析和修正,最终获取覆盖层、基岩面等地下地质结构情况,综合评价工程区域的地层分布情况,为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2011(2).
摘要:超软基堆场建设的质量通常不理想.通过对天津临港工业区堆场工程监理作业的实际经验总结,来证明超软基堆场建设的质量,通过严谨、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可以保证的.堆场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运用管理体系的概念,将客观条件分为材料、人员、设备3个方面来控制,将施工过程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来监督管理质量的形成过程,重在事前控制.从工程投放使用,到现在已有3年的时间,经证明取得了良好的质量经济效益.
2011(2).
摘要:重力式沉箱码头干法施工在实际工程中十分少见.与湿法工艺相比,干法施工具有施工过程透明、施工精度高、施工进度快等优点.但是干法施工工程经验较少,而且与湿法施工工艺在某些地方存在较大的不同.以某干法施工的重力式沉箱码头为例,阐述干、湿法工艺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在设计和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
2011(2).
摘要:钱塘江涌潮、台风、洪水等特点给巴士旅游码头(六和塔站和滨江站)水下承台的施工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对常用水下施工方法的综合比选,确定采用钢围堰、钢套箱围堰方案,并对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提出了要求,实际应用中,在经济效益和进度两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总结2种不同方法所适用的环境要求,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经验.
2011(2).
摘要:以新会抢险打捞基地高桩码头灌注型嵌岩桩的施工工艺为对象,结合嵌岩桩施工中卡锤现象的典型案例,论述影响嵌岩桩冲孔成孔的因素,阐述嵌岩桩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卡锤现象进行诊断和排除的对策.本工程结合嵌岩桩冲孔过程中所用两种桩机冲锤类型的优缺点,加工改良自制了圆筒米字型锤,有效降低了冲孔过程中成孔方向与管桩轴向的偏差,从而避免了冲锤在桩尖位置由于偏孔产生折角而出现卡锤现象,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并保证工程质量,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1(2).
摘要:结合当前世界最深船坞的建设,着重介绍船坞工程渗漏和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探讨船坞工程防渗、防漏、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措施及防治效果,总结施工经验和教训,为类似工程的施工以及船坞设计提供借鉴.
2011(2).
摘要:通过实例概要地介绍了高桩梁板式码头总图的自动化绘制系统.该系统基于ObjectARX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包括码头平面布置图、立面图、断面图、桩位图和梁板布置图5个模块,并增加了梁板结构配筋图的自动绘图功能.本系统适用于设计的各个阶段,特别是招投标和初步设计阶段,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