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十四五”水运发展规划与政策
    • 基于FME软件的港口总体规划数据转换方法研究*

      2023(4):1-8.

      摘要 (6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原交通部于2006年印发《港口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明确了规划图纸的相关要求。港口总体规划图集是直观表现港口规划内容的手段,为满足港口总体规划图件绘制在“多规合一”新阶段下的要求,解决图集绘制中遇到的港口水域基础数据缺失、软件间数据转换等问题,提出基于FME软件的港口总体规划数据转换方法,利用 FME将传统以AutoCAD为载体的港口规划数据准确无损地转换为GIS格式,以及将电子海图地理数据提取转化出来,使其弥补缺失的港口水域基础数据。经实际案例证明,基于FME的港口总体规划数据转换方法能满足港口总体规划图集绘制的新要求。

    • 基于加快畅通国家高等级航道要求的通航建筑物适应性评价*

      2023(4):9-13.

      摘要 (4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畅通国家高等级航道的要求出发,系统梳理了通航建筑物的建设现状特点,提出以通行1 000吨级及以上船舶枢纽比率、通过能力平均利用率为主要指标,以梯级枢纽年通航率、复线通航率等为参考指标,结合其他定性视角,分别评价我国主要干流、支流和长三角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航建筑物现状适应性。结果表明:目前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航建筑物通达情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建设滞后、干流船闸通过能力不足、支流船闸通航标准偏低、服务水平总体不高的问题。建议“十四五”要加快建设步伐,保障国家高等级航道通行能力、服务水平和可靠性,原则上各梯级枢纽应按1 000吨级及以上标准预留复线通航建筑物。

    • 国际枢纽海港的战略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3(4):14-19.

      摘要 (3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将着力推进11个国际枢纽海港建设的发展目标,由此为沿海港口的分层次优化发展提出了具体方向。作为更高层次的主要港口,国际枢纽海港肩负着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全球竞争力、引领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和区域港口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基于我国沿海港口的分层次发展特点以及国际枢纽海港提出的时代背景,研究提出国际枢纽海港建设的战略要求、具体内涵和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推动国际枢纽海港的分类特色发展。

    • >综合
    • 基于Flow-3D的新型半圆形构件水动力特性研究

      2023(4):20-25.

      摘要 (4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生态丁坝是基于水工学和生态学的新型整治建筑物,不仅起到调控河道水位、维护边坡稳定的作用,还促进了生态修复。采用Flow-3D流体力学软件分析了新型半圆形构件的流速、紊动能等关键水动力要素。结果表明,基于Flow-3D数值模拟得到的水流流速拟合结果良好,采用该软件研究航道整治工程中复杂构件的水动力特性是可行的;新型半圆形构件内的横隔板将腔体分为上下两块区域,上方水流流速、紊动能明显大于下层,且下层流速、紊动能基本不受外界流速影响;构件上下层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其水动力特性分别适宜于鱼类和底栖生物的生存。

    • 考虑信号衰减及叠加修正的反射波曲线分析方法*

      2023(4):26-31.

      摘要 (38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缺陷反射信号的衰减、多缺陷反射信号的叠加以及缺陷形态是低应变曲线分析中影响缺陷特征识别的关键因素。考虑波动在缺陷界面入射前和反射后传播衰减系数的差异以及缺陷反射的叠加干扰,通过完整桩段理论反射波曲线部分拟合受测桩实测反射波曲线及叠加修正获得波动衰减系数,提出基于实测曲线拟合的完整性系数计算改进方法。同时,基于成层土中渐变缺陷桩瞬态响应模拟技术,提出结合完整性系数进一步分析缺陷特征的方法。最后,结合实测反射波曲线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异型群桩水流载荷遮掩效应受力分析

      2023(4):32-38.

      摘要 (36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马友谊大桥采用群桩基础,洋流经过群桩时会产生纵向和横向位移。为了探索异型群桩水流载荷计算方法,通过单向水槽模型试验测量单桩、双桩水流载荷,提出异型群桩水流载荷公式,并结合群桩水流载荷试验结果验证计算公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并列双桩水流载荷随着桩心距增加而减小,桩心距大于5D时,双桩之间干扰效应消失;串联双桩中后桩水流载荷随着桩心距增加而增加,桩心距大于20D时,双桩之间遮掩效应减弱;随着流向角增加,后桩受到的水流载荷呈正弦分布,且随着桩心距变化出现不同趋势。

    • 基于现场检测数据的海工混凝土强度经时变化规律研究

      2023(4):39-42.

      摘要 (3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混凝土的强度是直接影响结构承载力的重要参数,其经时变化规律是建立结构抗力变化模型的基础。针对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受环境和荷载共同作用,随服役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劣化损伤问题,本文共收集110例中国南方沿海服役1~35 a港口码头的检测案例,以混凝土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海工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开展研究,明确了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获得了混凝土强度经时变化的计算模型,为海工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港口
    • 可液化场地20万吨级卸荷式板桩码头地震反应分析

      2023(4):43-50.

      摘要 (3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震作用下场地液化是码头结构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一种20万吨级卸荷式板桩码头建立二维有限元数值模型,采用有效应力法对该码头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其在可液化场地条件下的受力变形特征以及周围土体的动力反应。结果表明:可液化场地条件下,板桩码头的前墙变形与传统单锚式柔性挡墙不同,未出现明显的凸胀变形;地震作用过程中前墙承担的弯矩最大,最大弯矩位于海底泥面附近;码头结构对周围土体的地震反应有放大效应,临空面对土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影响范围随地震强度的增加有减小的趋势;墙后填土液化范围随地震动强度的增加逐渐扩大,在0. 50g情况下存在整体滑移的危险。

    • 基于欧标的板桩码头钢构件承载能力计算方法

      2023(4):51-55.

      摘要 (3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基于欧标的板桩码头钢构件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方法和过程,并结合算例,与国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国标对钢板桩承载能力计算采用弹性模型,欧标根据截面类型可采用塑性模型计算;2)对于Class 2截面钢板桩承载能力的计算,国标相对欧标保守;3)欧标中钢构件的内力设计值可参照国标采用综合分项系数确定。

    • 船撞全直桩码头的损伤分析*

      2023(4):56-63.

      摘要 (2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集中参数模型和附加质量法分别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和动水压力作用,应用碰撞接触算法模拟船舶与码头碰撞效应,对全直桩码头进行了船舶撞击作用下的动力损伤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动水压力作用对船撞码头的碰撞力、码头位移和基桩损伤影响较小,基本可以忽略;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对船撞码头的位移和基桩损伤影响较大,不可忽略。同时分析了撞击位置、撞击角度和撞击速度对船撞码头结构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撞击位置在码头边缘、撞击角度为90°(垂直于码头前沿)时对码头不利;撞击速度越大,码头破坏越严重。

    • 高桩+板桩复合式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

      2023(4):64-71.

      摘要 (32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高桩+板桩复合式结构进行内力分析,通过采用SAP2000和PLAXI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不同的计算模型,得出每种模型下高桩和板桩结构的弯矩、轴力、剪力和位移等计算结果,并对结果及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仅采用SAP2000的分析模型因高估了土体对板桩结构的支撑作用,其内力计算结果偏小;仅采用PLAXIS2D的分析模型因忽略了高桩结构的变形,其内力计算结果偏大;而采用这两种软件迭代计算的分析模型与PLAXIS 3D模型的计算结果接近,说明该计算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 董家口港40万吨级矿船套泊作业关键要素确定*

      2023(4):72-77.

      摘要 (7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矿石码头泊位通过能力、提高卸船作业效率,在当前董家口港区矿石泊位使用率居高不下以及无新增码头投建的背景下,考虑2艘40万吨级矿船在吃水受限港池进行套泊作业的高风险系数,基于船舶操纵模拟试验,仿真40万吨级矿船在不同风、浪、流工况组合条件下进行套泊作业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确定40万吨级矿船套泊作业的关键要素。结果表明,在确定的套泊作业关键要素条件下,董家口港区可安全进行40万吨级矿船套泊作业。

    • 大型公务船码头护舷选型及布置

      2023(4):78-83.

      摘要 (36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型公务船泊外形与普通散杂货、集装箱船舶差别较大,靠泊船型外形轮廓对码头护舷选型与布置影响较大。福建沿海某公务船码头原护舷选型及布置未充分考虑公务船外形及大水位差影响,实船试靠时护舷不满足安全靠泊需要。通过广泛调研,并吸收借鉴类似码头护舷布置经验,对该码头护舷进行了适当的改造。主要在码头面上设置靠船立柱,配置转动式橡胶护舷,经过实船涨退潮周期靠泊验证,总体使用效果良好。该码头护舷改造为大水位差地区大型公务船泊位护舷选型及布置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 >航道及通航建筑物
    • 构皮滩钢丝绳卷扬下水式升船机受力特性观测分析

      2023(4):84-90.

      摘要 (5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构皮滩第1、3级升船机是目前世界上建成的最大的钢丝绳卷扬下水式垂直升船机。通过原型观测分析升船机出入水运行受力特性,验证升船机各项创新设计。结果表明,船厢按设计速度出入水运行平稳收敛,溢流孔风速、附加水动力荷载、船厢应力与变形、卷筒扭矩与应力等参数均在预期和安全范围内稳定变化,船厢排气孔布置、底铺板楔形体等设计取得良好效果;在设计运行速度内,船厢出入水速度对升船机受力特性影响不大,出入水速度尚有一定优化空间。

    • 水力式升船机组合阀流量比优化研究*

      2023(4):91-95.

      摘要 (3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景洪水力式升船机阀门段采用“并列三阀+矩形突扩体”的布置形式,目前组合阀流量分配暂无科学的指导依据。以景洪水力式升船机为依托,建立阀门段三维数值模型,研究组合阀不同流量比下的阀门段流场特性。结果表明,三阀联合运行时,突扩体内流场均匀度最佳;三阀联合运行时,主辅阀流量比为31时,流场内最低压力最高、最大流速最小、紊动较弱,最有利于抑制空化;组合阀合理流量比与流量系数比正相关,景洪工程组合阀较优的主辅阀流量比约为3:1。

    • 盐水入侵与干湿交替共同作用下船闸金属结构腐蚀特征研究*

      2023(4):96-103.

      摘要 (32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河口船闸金属结构服役于盐水上溯入侵及船闸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频繁灌泄水而产生的高频干湿交替腐蚀环境,船闸金属结构(闸阀门、系船设施等)在该特殊环境下的腐蚀特征尚未知。通过开展盐水高频干湿交替下钢试样腐蚀试验,分析不同氯盐浓度、干湿制度下钢试样腐蚀形貌、腐蚀速率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开展聚氨酯、环氧煤沥青、氯化橡胶防腐涂料在该特殊腐蚀环境下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盐水高频干湿交替作用会显著加速钢材的腐蚀速率,其加速程度随干燥时间的增大有所减小;碳钢在盐水高频干湿交替环境中的腐蚀速率为淡水环境的5. 0~6. 0倍,为海洋潮汐环境的1. 5~2. 0倍。根据各类防腐涂料在上述特殊腐蚀环境下的宏观形貌及附着力指标实测值,结合技术经济分析,建议采用氯化橡胶类涂料作为河口船闸金属结构的防腐材料。

    • 新建桥墩对整治建筑物影响及守护措施研究

      2023(4):104-109.

      摘要 (40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拟建南纪门轨道专用桥桥墩距离下游整治建筑物最小距离仅24 m,桥墩建成后将对整治建筑物自身稳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进而可能影响该河段航道整治效果和既定整治目标的实现。采用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桥墩建成后水沙条件变化,并对提出的联合守护方案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梁建设对工程河段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较小,但会造成桥墩、直立式挡墙前沿和丁顺坝坝头等区域产生局部冲刷,影响桥墩、挡墙及Z#1丁顺坝自身的稳定性;联合守护方案实施后,局部冲刷范围明显减小,冲刷强度显著减弱,保障了整治建筑物和桥梁的稳定性,确保航道整治工程原设计功能的正常发挥。

    • 船闸反向弧形阀门顶止水装置改造*

      2023(4):110-115.

      摘要 (31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船闸反向弧形门日常故障主要是顶止水损坏,主要是反向弧形门开启之初顶止水与门楣脱离形成窄缝,止水受力恶劣,易造成止水损坏。从提高止水固定可靠性和改善受力两方面对顶止水装置进行改造研究。通过分析止水现有固定方式存在的问题,采用穿孔螺栓并安装两个螺母防松的方式进行固定,提高可靠性,并在试验装置上对止水压板增加挡水板后止水的受力情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止水空化减弱,水动力时均压力荷载减小,并能抑制顶止水的自激振动,止水受力状况得到改善。在2022年葛洲坝3#船闸大修中对反向弧形门顶止水装置进行改造,运行效果良好。

    • 基于鱼类分布与水力特性的鱼道进口布置方案比选*

      2023(4):116-122.

      摘要 (45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鱼道进口布置方式直接影响鱼道的诱鱼效果和过鱼效率。以临淮岗枢纽为例,通过构建二维宽浅河道水流流场数值模型,对典型工况下枢纽下游河道流场进行精细模拟,并结合河段鱼类分布的水声学调查结果,对3种不同鱼道进口布置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临淮岗闸门下游左右岸流速满足鱼类适宜条件,且靠近鱼类聚集区域,均满足鱼道进口布置条件,可综合考虑经济效益、施工难度、工程安全性等确定布置方案,并建议相应调整闸门运行方案。

    • 某枢纽船闸输水廊道方案布置与结构分析

      2023(4):123-128.

      摘要 (3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输水系统设计是船闸工程设计的关键工作,其设计的合理性决定了船闸的灌泄水效果和使用的耐久性。输水廊道尺度直接影响输水时间、泊稳条件。为确定合理的廊道尺寸及结构断面,以某枢纽船闸项目为例,从水工结构和经济性角度出发,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2种不同输水廊道尺寸对应结构断面的结构内力,并从工程造价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较优廊道尺寸的闸室结构断面。

    • 单向格栅软体排顺水沉排受力特性研究*

      2023(4):129-136.

      摘要 (48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单向格栅软体排是一种以单向格栅为受力构件,自下而上由反滤土工布、单向格栅和混凝土压载块3部分组成的新型软体排结构。以长江中下游护底工程为应用场景,利用有限元法模拟单向格栅软体排在顺水沉排施工条件下的受力特性,发现随着相对移船位移、水深、水流流速和压载质量的增大,单向格栅软体排体的最大应力逐渐增大;随着水流方向与沉排方向夹角的增大,单向格栅软体排所承受的最大应力逐渐减小。在各种顺水沉排条件下,铺排船翻板下端处的单向格栅软体排受力最明显,且软体排承受的最大应力位于翻板下端的软体排宽度方向上距离两侧边缘约1 m的位置,软体排中间部位受力较小。结果表明:单向格栅软体排所承受的最大应力远低于其抗拉强度,该新型软体排结构在长江中下游护底工程中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相对于传统的加筋软体排,单向格栅软体排可减少20%以上的排布成本。

    • 中低水头船闸人字门浮箱及背拉杆抗扭能力研究*

      2023(4):137-142.

      摘要 (52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浮箱和背拉杆是中低水头船闸人字门提高抗扭能力的有效措施,但是考虑二者共同预应力的研究工作较少。基于江苏某在建船闸人字门,建立人字门空间薄壁结构有限元模型,对比设置不同浮箱的人字门抗扭能力,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浮箱设置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背拉杆布置方式下人字门的抗扭能力,提出一种背拉杆预应力的改进优化模型,使施加预应力后闸门的整体抗扭能力得到更大提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U形浮箱及预应力背拉杆进行人字门组合抗扭的方案,可有效提高闸门的整体抗扭能力。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可为中低水头船闸人字门的设计提供参考。

    • 双桥枢纽船闸工作闸门选型和设计

      2023(4):143-148.

      摘要 (5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双桥枢纽船闸存在开通闸需求且需与新江海河船闸联合调度的问题,在分析国内升卧门式闸门运营情况及本闸开通闸条件的基础上,工作闸门采用三角闸门和升卧门两种方案,从平面布置、运营维护、船闸通过能力、工程量及造价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升卧门造价低,但过闸效率低,适宜于水位差较小,货运不繁忙,闸门不需要频繁启闭的船闸;三角闸门适应性强,与新江海河船闸通过能力匹配、启闭机运行可靠、运营维护方便,适宜作为推荐门型,可为船闸闸门选型及建设方案评估提供参考。

    • 三峡变动回水区广阳坝河段河床演变及整治方案

      2023(4):149-154.

      摘要 (29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阳坝河段是三峡变动回水区朝天门—涪陵河段通航卡口河段之一,消落期需实施通行控制方能保障航行安全,严重制约了该段航道通过能力。针对广阳坝河段在消落期航道条件差的问题,采用实测地形对比的方法,对其河床演变进行分析,并对碍航特性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航道条件、提高航道尺度的整治方案,并分析其整治效果,可为提升朝天门—涪陵河段航道尺度提供支撑。

    • 长江中游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方案

      2023(4):155-160.

      摘要 (42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长江中游蕲春水道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的分析,利用河工模型试验对6. 0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方案的整治效果进行研究,确定了蕲春水道整治工程方案,由李家洲边滩1道潜坝、3道护滩带、高滩守护和左岸护岸加固工程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的影响只局限于工程区域及附近,对总体河势、防洪、堤防等外部环境影响较小,左岸护岸加固工程进一步增强了左岸岸线的稳定。研究为复杂外部环境下航道整治工程方案设计积累了一定经验。

    • 2020年洪水后长江下游东流河段河床演变新特征*

      2023(4):161-165.

      摘要 (34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流河段为长江下游的典型分汊浅滩河段,河段治理难度大。基于历年实测资料,对东流河段滩群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洪水后东流河段局部河床变化较为剧烈,如左岸华阳闸以下岸坡大范围崩退,棉花洲头高程削低,与鱼骨坝工程趋向分离,洲滩演变趋向不利,建议对进口段左岸岸坡采取守护工程措施,并对棉花洲头守护工程进行延长,抑制滩面水流冲刷,以利于河段分汊分流格局的长远稳定。

    • >信息技术
    • 基于分形理论和二次分割的图像裂缝特征提取方法与应用

      2023(4):166-173.

      摘要 (4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役跨海桥梁、港口工程等的服役环境恶劣,多数情况下采集到的裂缝图像背景复杂、噪声干扰较多。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和二次分割的图像裂缝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形参数作为裂缝图像的特征参数,能优先抑制裂缝图像中产生干扰过多的问题,有效克服灰度不均匀、噪声块多和背景复杂的干扰因素,同时基于二次分割理论,结合两种不同的算法特点,利用粗分割排除干扰区域,利用细分割对目标区域内裂缝精准分割,实现混凝土结构裂缝目标准确有效的提取,具有更好的分割效果。

    •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船闸闸门同步控制器设计与仿真*

      2023(4):174-179.

      摘要 (33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船闸是航道上的通航建筑物,其通过能力制约着航道的运输量,对控制系统进行技术改进是提升船舶过闸效率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模糊控制是通过建立规则库,并结合大量的实践及专家经验确定隶属度函数而建立的非精确调节模型。将模糊PID控制应用于双侧闸门变速跟随控制,利用开度仪的信号反馈扰动液压系统流量,从而调节闸门开启速度,形成闭环控制,并经仿真及现场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保障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自适应性,闸门同步运行良好,船舶过闸稳定性及效率有明显改善。

    • >地基与基础
    • 直排直连真空联合水袋预压法在软基处理中的创新性应用

      2023(4):180-184.

      摘要 (43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直排真空预压联合堆载传统堆载料能耗高、生态环境被破坏及污染隐患、成本较高、堆载料运输受限、施工工期较长等问题,采用直排真空预压联合水袋堆载法进行监测检测试验,使得实测总沉降量、残余沉降量、固结度、沉降速率、孔隙水压力等指标均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结果表明:真空预压联合水袋堆载施工工艺简单便捷、绿色环保、性能安全可靠、施工工期较短、成本较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促进软基处理领域发展进步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强夯垫层法在海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2023(4):185-190.

      摘要 (33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北海某海港区铁路专用线区域范围内存在深厚软土路基需要处理,以此为工程背景,结合现场条件、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综合因素,提出了强夯垫层法处理软基的技术方案。通过现场足尺度软基加固试验,并借助静力触探、标贯试验以及载荷试验3种检测方法,验证强夯垫层法处理软基效果。结果表明:强夯垫层法技术方案可行,并且可处理上覆6 m厚的软土路基,点夯和满夯相结合的强夯垫层法可有效提高软基处理效率。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软基加固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 >施工
    • 绞吸挖泥船施工经济性选型分析

      2023(4):191-195.

      摘要 (30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合理控制投资,需根据项目施工条件合理选择疏浚船型。以绞吸挖泥船为基础,依据现行疏浚定额,分析疏浚价格组成及影响因素,通过分析不同疏浚船型在不同吹距时的价格曲线得到单价的变化趋势,找出吹距相同时的经济船型;总结得出大中型绞吸挖泥船的经济适用的疏浚工程量范围。结果表明,当吹距相同时,采用大型绞吸挖泥船成本优势明显,更适合远距离吹填;当疏浚工程量较小时,中小型绞吸船疏浚成本优势明显;当工程量大于200万m3时,大型船舶具有成本优势;当运(吹)距超过14 km时,选用抓斗挖泥船比耙吸挖泥船经济性更优。

    • 船闸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及开裂风险评估*

      2023(4):196-200.

      摘要 (58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船闸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热力学及变形性能,并基于多场耦合模型对廊道结构混凝土进行开裂风险评估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抗裂剂减小混凝土干燥收缩且自生体积变形初期产生较大膨胀,显著提升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抗裂剂可降低船闸廊道结构混凝土最大开裂风险系数40%以上,控制廊道混凝土各部位开裂风险在0. 7以下,大大降低了结构混凝土开裂风险。

    • 闸室墙移动模架低坍落度混凝土整体现浇施工工艺

      2023(4):201-206.

      摘要 (31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京杭运河杭州八堡船闸闸室墙施工的特点,研制了闸室墙整体浇筑移动模架及皮带机输料系统。高大闸室墙通过移动模架整体支立定型钢模板,结合皮带机输料系统浇筑低坍落度混凝土工艺,实现一次性整体浇筑,避免了分层缝渗水、错台等缺陷,有效地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常规泵送工艺坍落度大易形成裂缝的问题,提高了施工工效及闸室墙内在和外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