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7.
摘要:航电枢纽工程普遍具有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协调难度大等特点。传统管理模式下,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出现信息沟通与人员协同不畅、工程计量签证与进度管控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梳理分析BIM技术在犍为航电枢纽设计优化与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基于BIM技术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结果表明,通过全生命周期的BIM应用,能够在勘察设计阶段提升设计质量,在施工建设阶段实现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全方面的辅助项目管理,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2021(12):8-10.
摘要:航电枢纽工程一般都面临投资大、公益性强及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为了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业主单位必须从各个角度严格控制项目投资成本,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以岷江航电综合开发项目中的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为例,从工程设计优化、合同管理、资金管理和税收筹划等方面入手,阐述控制项目投资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效果。结果表明,各管理手段在项目投资成本控制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良好运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1(12):11-13.
摘要:针对船闸工程施工监理管理控制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和应用路径,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实证研究法开展研究,以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中船闸工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船闸工程施工监理的管理控制作用和BIM技术在船闸工程施工监理管理控制中的应用路径。结果表明在船闸工程施工监理中,BIM技术可较好地用于管理控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2021(12):14-17.
摘要:工程安全管理一直是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各类安全事故的频发,施工安全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确保生产安全成为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通过联合资质较高的监理单位、选用专业的监理人员、加强管理人员培养、采取科学的管理等手段,探讨施工安全监理的可行性,提高所有参建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从根源上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顺利实施。
2021(12):18-20.
摘要:作为大型工程项目,船闸工程施工比其他水运工程项目更加复杂,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施工监理工作非常重要。船闸施工监理对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地排除施工中的各种隐患,确保船闸施工项目顺利、高效地实施。总结船闸施工监理实践经验,从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控制方面提出施工监理方案,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21(12):21-27.
摘要:船闸输水阀门段动水荷载是高水头船闸设计中关键的技术难题。以犍为船闸输水反弧门“平底+顶部渐扩”的廊道非恒定流常压模型为依托,重点研究阀门段动水压力特性、启闭力特性,动水关闭工况下阀门段廊道水动力荷载、开启速率及作用水头对水动力荷载及启闭力特性的影响。综合分析阀门结构体系、门后动水荷载、启闭力特性、防空化效果等因素,犍为船闸阀门不会发生有害的流激振动。
2021(12):28-32.
摘要:犍为船闸是岷江高等级航道的重要节点工程,其有效尺度220 m×34 m×4.5 m(长×宽×门槛水深),设计水头19 m。结合枢纽总体布置,按照规范要求,研究确定犍为船闸采用闸墙长廊道、闸底横支廊道的分散输水系统形式,并经水力学计算及模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输水系统的布置和阀门开启方式合理,闸室泊稳条件以及上下游进、出水口的水流条件良好,满足船闸灌泄水时的水流条件及输水系统安全运转要求,达到预期目标。
2021(12):33-37.
摘要: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是岷江乐宜段近期渠化的4个梯级中的第3级,对发展岷江航运和流域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为保证低水施工时段过闸船舶的安全,通过实船试验测定船闸上下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及船舶航行姿态等相关参数,分析低水期船闸通航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结果表明,船舶基本可安全进出闸,船闸灌泄水无不良流态,船舶系缆力满足要求,但船闸下游口门区斜流较大,应谨慎驾驶,必要情况下应停航。
2021(12):38-42.
摘要:船闸的通航问题至关重要,泥沙淤积严重将会导致航道水深不足,影响通航。针对犍为船闸下引航道及口门区泥沙淤积问题,采用平面二维泥沙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泥沙淤积成因,提出改善航道泥沙淤积的措施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受枢纽下游河床地形及引航道和口门区边界条件影响,形成大范围的回流,泥沙淤积范围和厚度较大;采取改善措施后泥沙淤积量明显减少。
2021(12):43-46.
摘要:为了确定岷江航电犍为枢纽仿生态鱼道设计基本参数和鱼道布置的合理性,在现场对周边河道所捕获的鱼类进行游泳能力测试,通过二维数学模拟模型的水动力计算验证鱼道出入口水流条件,通过物理模型对仿生态鱼道的水力特性进行研究。提出设计方案:1)鱼道设计水位拟采用流量保证率和机组发电水位相结合来确定;2)仿生态鱼道布置在发电厂房左侧的堆碴体上,鱼道及其横隔板全部采用宾格网石笼,鱼道进口段布设补水措施。试验结果表明:犍为鱼道设计流速不大于1.20 m/s、鱼道各池室流速分布多样化,满足过鱼的水力条件。
2021(12):47-49.
摘要:针对布置在堆渣平台上的鱼道结构防渗设计问题,对水利工程中各类水工建筑物的防渗形式进行研究。通过对类似工程防渗形式进行对比分析,认为适宜本工程的防渗材料为防渗土工膜,其优良的弹性和变形能力使之非常适用于膨胀或收缩基面,可有效克服基面的不均匀沉降。它还具有防渗效果好、施工方便、工程造价更低、工程周期更短等显著特点。对土工膜的技术特点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总结,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1(12):50-53.
摘要:犍为航电枢纽位于岷江中下游流域,地处四川省腹地,周边人口稠密,具有悠久的历史。介绍犍为航电枢纽工程总体布置中如何考虑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枢纽建设对周边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各个不同功用的水工建筑物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其承担的使用功能,形成独特工程。
2021(12):54-59.
摘要:针对钢板桩和土石围堰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的适用性问题,结合工程边界条件,进行围堰方案适用性、材料来源的便利性、工程质量风险、施工工期及施工成本的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得出在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上游水头差大的工况下,土石围堰具有防渗效果更佳、成本更低的特点,更适合岷江犍为航电枢纽三期围堰工程的结论,并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土石围堰施工的重点、难点及可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成效,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2021(12):60-64.
摘要:针对灯泡贯流式机组的特点,通过采用材料力学方法、三维有限元方法分别对厂房稳定性、结构应力进行整体分析。通过合理设置厂房分缝止水位置、对厂房地基进行基础处理,对厂房进行了合理的布置及结构设计。厂房设计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整体布置和结构设计合理、安全、经济。
2021(12):65-68.
摘要:针对枢纽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施工时段的临时施工道路拆建频繁、施工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高的问题,研究装配式道路施工技术。在犍为航电枢纽工程中应用该技术,降低了施工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主体工程施工争取了时间。得出了应用装配式道路施工技术可有效降低临时施工道路施工成本的结论。
2021(12):69-72.
摘要: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采用三期六段的施工导流方案,确保施工期不断航。针对三期工程工期紧、存在安全度汛风险的问题,在二期围堰导流施工期间,提出利用船闸左侧闸墙挡水度汛,在干地条件下提前拆除部分二期二段纵向围堰。结果表明,在山区河流大型船闸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闸墙挡水度汛的工程措施,能够减少水下拆堰工程量、提高纵向围堰拆除质量、缩短围堰拆除工期,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1(12):73-78.
摘要:针对犍为航电枢纽仿生态鱼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渠道坡面开挖干扰大、密实度难以保证、渠道防渗土工膜连接困难、仿生态鱼道路线无规则变化、边坡开挖测量放线工作繁琐等问题,进行仿生态鱼道施工技术研究。首先通过鱼道模型试验和鱼类生态学试验验证仿生态鱼道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再结合仿生态鱼道的特点,研究鱼道渠道体型、鱼道柔性防渗、鱼道坡面碾压等,保证鱼道施工质量和结构的稳定。对鱼道池室流态及过鱼控制断面最大流速进行分析,提出鱼道曲线及隔板透水率等对流速的影响,合理设置休息池,保证目标鱼类顺利通过鱼道;采用当地天然建筑材料,构建出鱼类天然洄游的通道,使之符合生态学原理,满足生态保护要求。
2021(12):79-83.
摘要:针对发电厂房基坑被淹没的问题,进行了水下封堵研究。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采用“水下作业+临时封堵体+背后支撑+平压装置”的封堵方案,克服了作业空间受限、工期短、难度大、安全隐患突出等诸多问题,历时9 d成功封堵了交通廊道,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安全。该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奠定了研究的基础,同时形成了发明专利一项。
2021(12):84-88.
摘要:针对混凝土缺陷无损检测中钢筋反射产生的假异常对于缺陷诊断和判别的干扰问题,进行预制梁混凝土内钢筋反射和缺陷情况的试验研究。通过探讨不同方向分布的钢筋对超声横波三维成像检测结果的影响,设置疑似缺陷组和对照组,采用超声波法进行对比验证,得出竖向钢筋和斜向钢筋反射产生假异常的特点。结果表明,竖向分布的钢筋产生的假异常便于辨识;斜向分布的钢筋产生的假异常则与来自缺陷的有效反射波产生的真异常相似度较高,对异常识别产生较大的干扰,资料解译时应结合设计图纸加强辨识,以免产生误判。
2021(12):89-93.
摘要:针对大口门船闸施工期安全问题,依托岷江犍为船闸,对船闸上下引航道、上下闸首及闸室各部位的沉降和位移、墙后土压力、基底压力、墙底渗透压力、关键部位的混凝土和钢筋应力、应变进行监测。结果表明,船闸土压力测值变化主要受上部混凝土浇筑及墙后回填土压力影响,应变计组的各测点测值初期主要受混凝土水化热影响,后期主要受周围混凝土浇筑影响,钢筋计的各测点测值主要受上部混凝土施工应力变化影响。船闸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时间,控制混凝土水化热。
2021(12):94-98.
摘要:岷江犍为航电枢纽施工任务重、时间紧。为缩短施工工期、节省围堰的施工投资、满足枢纽工程整体进度计划及施工期通航要求,需拆除二期二段围堰,并在汛期利用船闸外侧重力式闸墙挡水继续施工。针对汛期利用船闸外闸墙挡水时结构的安全稳定问题,通过对不同挡水部位结构进行复核计算,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满足结构安全稳定要求,确保犍为船闸施工工期并节省工程投资。
2021(12):99-103.
摘要:针对山区河流大型船闸检修问题,从投资性价比、共用性、便捷性等方面对检修闸门形式和起吊设备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犍为船闸“浮式叠梁检修门+起重船”的检修方案。详细描述犍为船闸检修的特殊性,并开展起重船在犍为船闸检修中的吊装工艺流程研究。通过经验总结、边界条件模拟等方法得出起重船在吊装超大型浮式叠梁检修门中的关键控制要素。详细介绍了起重船在山区河流大型船闸中起吊检修闸门的应用,为类似大型船闸检修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2021(12):104-107.
摘要:针对水工钢闸门在水利工程中的特殊重要性,分析传统检测和原型观测的局限性,提出实时在线监测的必要性。以岷江犍为航电枢纽泄水工作闸实时在线监测系统为例,设计在线监测系统整体结构和线缆收放,给出平面定轮闸门结构应力、结构动力响应、运行姿态、定轮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案与传感器选型方案。
2021(12):108-111.
摘要:在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控措施成为影响混凝土整体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此需要通过监理寻找一种新的温控手段。结合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实践,阐述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监理措施,包括管理混凝土混合比、强化跟踪观察等,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施工经验证实,监理机构所采取的措施有效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具有可行性。通过灵活的温控手段,提高了船闸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值得其他项目借鉴。
2021(12):112-114.
摘要:针对犍为航电枢纽一期一段土石围堰汛期挡水问题,为确保土石围堰为汛期施工提供无水施工条件,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期一段土石围堰高压旋喷桩防渗板的研究,通过施工过程中采用的高压旋喷桩防渗板墙双重管法的施工工艺、试验与分析,确定施工工艺及最佳施工参数,并对土石围堰高压旋喷桩防渗施工优势进行总结分析,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2021(12):115-118.
摘要:温度裂缝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应用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结构开裂将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犍为船闸主要水工建筑物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进行浇筑,并对实物试样的检验结果、现场采集温度数据及现场混凝土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龄期的水化热和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均低于普通水泥,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减少混凝土开裂风险。低热硅酸盐水泥可较好地应用于船闸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以解决开裂难题。
2021(12):119-124.
摘要: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是以无人机为飞行平台,集成激光测距、定位、惯性导航和摄影测量功能为一体,能更好地实现勘测设计一体化的高新测绘技术。相比传统测绘,它具有全天时、作业效率高、较大程度克服植被覆盖影响的优势,适用于高山峡谷等地形复杂地区数据采集,近年来受到业界广泛关注。结合该技术在犍为航电枢纽的应用,探究其应用价值,以期未来更好地与项目生产结合。
2021(12):125-128.
摘要:胶结砂砾石坝结合了土石坝造价低及混凝土坝安全性高的优点,可大幅提高土地利用率,在遇超标洪水后不会溃堤,恢复期短,抢险救灾难度大幅降低。通过总结目前国内外胶凝砂砾石坝工程实例的优势,结合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库区胶凝砂砾石堤防工程施工实例,通过人工选择胶凝材料与砂砾石拌和、摊铺、碾压模拟砂卵石的成岩过程。试验分析人工合成胶凝砂砾石的工程性质,确定最优配合比,并与冶勒电站天然钙质胶结的胶凝砂砾石的工程性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人工合成胶凝砂砾石筑堤坝安全可行,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2021(12):129-134.
摘要:目前国内外工程实例的胶凝砂砾石坝均选用岩石基础作为建基面,在砂卵砾石覆盖层基础建设胶凝砂砾石坝尚未有先例。结合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工程库区防洪堤工程实例,利用材料力学法和有限元法探讨在砂卵砾石深覆盖层基础上采用胶凝砂砾石坝。进行截面设计、稳定及应力分析、坝体构造设计及防渗设计等,并提出砂卵砾石深覆盖层基础上建设胶凝砂砾石坝的地基处理方案。
2021(12):135-138.
摘要:在防洪堤结构中,护脚的抗冲防护作用至关重要,持久耐用、防护效果好的护脚结构能为防洪堤结构提供有效、可靠的保护。结合犍为航电枢纽前丰坝堤防工程,引入胶凝砂砾石新型材料作为新的防冲结构材料。对不同的护脚形式从适用性、耐久性、造价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胶凝砂砾石预制四面体护脚在堤防工程、河道防冲等结构中的运用。
2021(12):139-144.
摘要:采用胶凝砂砾石等刚性防洪堤对超标洪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堤身断面小,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但是传统胶凝砂砾防洪堤忽略了堤防的生态功能。通过将犍为航电枢纽工程塘坝胶凝砂砾石防护堤与市政绿化设计相结合,探讨并提出兼顾防护堤卓越功能性与良好生态性能的实施方案。同时,对胶凝砂砾石防洪堤进行水土保持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胶凝砂砾石防洪堤可在满足防洪安全稳定的基础上兼顾市政绿化,达到绿色生态、景观优美的效果,可减少库岸土壤对水库的侵蚀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比传统均质堤型更适合城市堤防。
2021(12):145-149.
摘要:因沿江梯级建设带来的水位壅高影响或原城市已建堤防的标准本身偏低,现状堤防标准往往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需要加高处理。以岷江黄旗坝防护堤设计为例,提出几种新型防洪墙结构形式,对比分析其优劣。根据不同防洪墙结构特点,论证新型防洪墙在山区河流、城市堤防中的适用性。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