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长江中下游强冲刷河段航道整治技术
    • 芦家河浅滩段复杂水流特性及治理思路*

      2018(10):1-5.

      摘要 (84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长江中游芦家河水道浅、陡、急的航道问题,对本水道治理思路进行研究。采用三维数学模型分析芦家河水道水流特性,并针对浅滩碍航特性提出初步治理方案。结果表明,通过“疏槽维稳”可同时解决本水道“浅、陡、急”三方面的航道问题。研究成果可为枯水期水浅、流急、坡陡的卵石浅滩治理提供借鉴。

    • 强冲刷条件下大型钢丝网卵石包填槽护底结构*

      2018(10):6-11.

      摘要 (6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抛石(枕)结构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对于水深、流急等流态较为复杂的河段,传统结构无法满足河道抗冲要求。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大型钢丝网卵石包结构。通过力学模型对钢丝网卵石包漂移距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了结构的尺寸。结合枝江—江口河段工程进行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沙洲水道河床演变及航道整治方案*

      2018(10):12-16.

      摘要 (87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长江中游沙洲水道近年来实测资料,分析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特性,并根据长江航道治理规划,提出航道整治思路和方案。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对2个治理方案进行动床效果研究。模型计算结果显示:2个方案均可起到守护洲滩、控制左汊发展、维护右汊稳定的作用,均可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但方案1略优,可作为推荐方案。

    • 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研究及应用*

      2018(10):17-21.

      摘要 (7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D型软体排结构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多年应用的分析,提出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研究。该结构仍由排布和压载体组成,混凝土块形状改为圆形,压载混凝土块采用单元系结方式,混凝土压载块预制时采用丙纶绳串联成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D型软体排结构相比,单元块D型软体排结构应用在水下沉排过程中更加安全,可提高地形综合临界坡角数值,增强了排体对地形的适应性。

    • BIM技术在航道水下地形空间监测中的应用*

      2018(10):22-25.

      摘要 (67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形是区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维地形分析为地表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本文依托黑沙洲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多期水下地形测量数据,基于BIM技术实现各个时期航道水下地形表面的三维可视化,并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研究表明,基于BIM技术实现航道水下地形空间监测,能够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区域地形演变、泥沙淤积等三维情况,对于航道的维护和整治具有重大意义。

    • >综合
    • 多向不规则波对两排四墩柱串列群墩结构作用的模拟研究*

      2018(10):26-34.

      摘要 (6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实际海洋中真实的波浪是多向不规则波,两排四墩柱串列群墩结构是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在多向不规则波浪作用下,8根大尺度墩柱(墩柱直径D与波浪波长λ之比D/λ≥0.15)以双排四墩串列形式布置时,墩柱上的波浪爬高、墩柱所受波浪力及群墩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波浪方向分布对墩柱上的波浪爬高和墩柱所受波浪力都有影响。与相同波浪条件下单排串列墩柱相比,双排结构中墩柱所受正向力减小,横向力增大。群墩结构柱间距影响复杂,当墩柱中心距离与墩柱直径之比达到10时,群墩影响较小,可忽略。

    • 基于三维离散元法的绞刀运转效能分析*

      2018(10):35-41.

      摘要 (6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不同绞刀结构下的运转效能影响机制问题,基于离散元(DEM)法,研究了锥型绞刀和冠型绞刀在切削土体过程的工作效能。结合工程实际数据,在三维离散元软件YADE中进行通用型绞刀头建模,并验证其数值模拟可靠性。优化绞刀结构形式,建立了新的锥型绞刀和冠型绞刀的三维模型并模拟分析了两者在不同工况下的切削过程。结果显示,锥型绞刀较冠型绞刀具有更优的挖掘效能。

    • 耙吸挖泥船高压冲水淹没射流演化过程试验

      2018(10):42-46.

      摘要 (58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模型试验方法,在风浪流水槽中研究耙吸挖泥船高压冲水淹没射流演化过程。采用超高速相机对静止和移动状态下的高压冲水淹没射流的流动形态进行研究,不仅可提供高压冲水在淹没状态时射流和扩散状态,还可为耙吸挖泥船耙齿设计改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当高压水射流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射流形态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藕”形分布状态;试验工况下,在较小射流压力时,移动速度对高压淹没水射流较远处流态影响显著;在较大的射流压力时,移动速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提高高压冲水压力可有效解决低压冲水时的拖尾问题。

    • 抛石堤相对块体尺寸对透浪效果的影响*

      2018(10):47-52.

      摘要 (60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工程中应用较广的透水抛石堤结构,通过一系列断面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了抛石堤块体尺寸D与静水面堤宽Bswl之比与无因次波陡H/(gT2)之间的关系。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透浪系数计算公式。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公式能较好地计算规则波作用下抛石堤堤后透浪系数,可为相关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开孔沉箱盖板顶托力现场观测与分析*

      2018(10):53-57.

      摘要 (88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某工程开孔沉箱消浪室盖板顶托力问题,采用现场观测研究手段,对顶托力与潮位进行观测,总结潮位和顶托力分布特点,分析顶托力在单日、短时长和整个观测期间的规律以及顶托力过程和历时,对比盖板抬高0.5 m后顶托力变化。结果表明:顶托力增长过程与潮位升高过程一致,盖板受力为潮位静水压力和波浪动水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仓之间的受力表现为后仓>中仓>前仓,若盖板抬高0.5 m,盖板受力状态将得到明显改善,沉箱盖板底高程对顶托力起着决定作用。

    • 不同护面形式对潜堤透射系数的影响*

      2018(10):58-62.

      摘要 (75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实际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潜堤结构,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规则波作用下不同护面形式对潜堤透射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讨论相对堤顶水深、相对堤顶宽度、深水波陡对潜堤透射系数的影响以及不同护面块体对消浪特性的影响。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经验计算公式,为潜堤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掺合料对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外观的影响

      2018(10):63-67.

      摘要 (8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海洋环境下高耐久性清水混凝土外观缺陷问题,进行混凝土的圆桶及方模试验,研究掺合料对其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掺矿粉的清水混凝土表面气泡较多,且直径较大;双掺矿粉和粉煤灰的清水混凝土的色泽会偏黑,偏暗;双掺矿粉和石粉的清水混凝土表面有较多大直径气泡;而双掺矿粉和硅粉的清水混凝土,色泽较为明亮均匀、气泡较少且气泡尺寸较小,整体均匀性在双掺体系中最好;三掺矿粉、粉煤灰和硅粉的清水混凝土,相对于所有其他系列的清水混凝土,外观改善情况最好,整体色泽均匀明亮,且气泡较少,将其应用于某海洋环境下清水混凝土工程,效果良好。

    • 钢筋保护层厚度对裂缝及配筋的影响

      2018(10):68-70.

      摘要 (8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耐久性及保证混凝土握裹层对钢筋的锚固作用,现行水运及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均做了要求,但对最大保护层厚度未做限定。对于桩基梁板结构,为施工方便,设计中往往采取增大保护层厚度的方式来避免主筋在桩基周围截断并弯折。以现行规范为基础,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后认为,混凝土最大保护层厚度的适宜取值区间为100~150 mm。本结论对今后类似工程,尤其是沿海高桩梁板码头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港口
    • 某邮轮码头后沿深厚抛石地基中的临水基坑设计

      2018(10):71-76.

      摘要 (85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抛石地基中的临水基坑围护所处的周边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与常规基坑围护工程有较大区别,常规的围护结构形式并不能完全适用。结合某邮轮码头后沿的临水基坑工程设计,解决了地质条件复杂、环境保护要求高、防水技术难度大等难题。首先分析计算基坑围护设计比选方案,其次利用围井抽水试验,对冲孔咬合桩、冲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两种不同围护方案止水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冲孔咬合桩兼有支护和止水帷幕的双重作用,在抛石地基的临水基坑中实施效果较好,最终确定采用冲孔咬合桩作为围护方案。随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laxis 2D,研究了该围护方案对周边既有码头结构的影响。在临海的深厚抛石层中采用冲孔咬合桩结构设计方案,具有结构安全、可靠,止水效果好的特点,较成功地解决了该复杂环境条件下基坑工程施工难、止水难的技术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 ABAQUS在整体箱板式高桩码头三维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2018(10):77-81.

      摘要 (68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整体箱板式高桩码头结构方案,利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借助ABAQUS独有的蒙皮技术和用户子程序,分别实现了对桩基等构件内力的准确模拟和门机荷载的动态加载,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结构进行优化。将计算结果与ANSYS结果进行比对,两者基本一致,且细部结构模拟更为准确合理,表明本文借助ABAQUS平台所采用的模拟的方法更为准确可行。

    • 海洋环境下港口工程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氯离子扩散系数模型

      2018(10):82-90.

      摘要 (6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现场暴露物理试验,实测得到了港口工程混凝土及相对应的水泥砂浆试件中氯离子的浓度分布结果,经回归分析分别得到了这两种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以此为基础,定量评估了粗骨料的稀释、曲折和界面过渡区效应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并建立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氯离子扩散系数模型。基于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的细观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所建立的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氯离子扩散系数模型的正确性。对细观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可知:界面过渡区对混凝土中仅考虑粗骨料的稀释和曲折效应的氯离子扩散系数的提升效应不可忽略,应充分考虑界面过渡区的存在对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分布和扩散特性的影响。

    • 多护舷分配的船舶撞击能计算和护舷选型

      2018(10):91-95.

      摘要 (6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国内外规范和标准均未明确船舶有效撞击能量在护舷中如何分配,通常考虑由单个护舷完全吸收。以海外某重力式码头护舷选型为例,研究船舶有效撞击能量由多护舷分配的可能性,阐述基于PIANC指南的多护舷分配的有效撞击能量计算方法和护舷选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护舷的破损不至于引起码头结构严重损害的前提下,基于PIANC指南的船舶有效撞击能量考虑多护舷分配是合理的。这一设计理念能够降低对单个护舷的吸能要求,降低码头结构造价,对海外码头工程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 考虑相邻工程的某港区总体建设方案

      2018(10):96-100.

      摘要 (6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港区实际工程为例,在对建设条件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研究。针对复杂的掩护条件,根据周边工程实施进度分阶段确定掩护标准,选择合理的设计波要素。总体建设方案选择投资稍高但建设工期较短的离岸式高桩结构,先施工码头结构后再进行港池疏浚,有效缩短了建设工期。采用Plaxis岩土有限元软件分析港池疏浚对桩基的作用,结果表明考虑港池疏浚产生的土体变形后,桩基弯矩显著增大。本工程提出的分阶段确定掩护标准、码头离岸式布置、吹填形成陆域、先施工码头结构后疏浚港池的总体建设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 导管架靠船墩结构选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2018(10):101-107.

      摘要 (70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导管架墩台结构作为一种透空式轻型码头结构,尤其适用于复杂的外海深水环境。针对导管架结构形式多样和合理选型的问题,依托舟山市册子岛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开展了导管架靠船墩的结构选型研究,并分析了结构布置因素对优选的导管架靠船墩的性能影响。分析结果表明,X形导管架结构的力学特性最优,而两种K形结构的经济性最优。结合外海深水码头的受力特征,优选X形导管架结构。同时,该优选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支撑层数和背海侧腿柱斜度对结构性能影响较大,而支撑层间高度对水平刚度影响较大而对承载能力影响较小,需要结合导管架结构和下部桩基承载和变形要求优化参数配制。

    • 雨洪管理模型与推理公式法在港口工程雨水系统模拟中的对比

      2018(10):108-112.

      摘要 (69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更精确地模拟港口区域的降雨过程和更合理地设计排水系统,选取Kribi港口工程二期项目为工程实例,利用软件SSA进行SWMM法的雨水系统模拟并与推理公式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WMM法适用于港口区域雨水系统模拟,为后期港口区域实施低影响开发措施提供了工作基础。

    •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在港口工程护岸加固中的应用

      2018(10):113-116.

      摘要 (11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沿海地区港口工程软弱地基上护岸的稳定问题,以珠海某码头工程为例,对CFG桩在港口工程护岸加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证明CFG桩在护岸加固中的适用性并提出加固方案;通过SLIDE软件计算得知CFG桩处理后复合地基满足护岸整体稳定要求。施工过程中需考虑CFG桩的挤土作用并采取隔行跳打等工程措施以减少对现有护岸的影响。施工后桩身强度验证及小应变动力试验表明,CFG桩成桩符合设计要求。结果表明,在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后,CFG桩具有良好的护岸加固效果,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可广泛应用于高桩码头护岸结构的加固。

    • 中欧规范关于重力式码头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对比

      2018(10):117-121.

      摘要 (7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欧洲规范体系和中国规范体系中重力式码头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不同的问题,通过对两套规范体系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模型对比和分析,并结合某工程实例计算排水情况下的地基承载力,结果表明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欧洲规范通过荷载分项系数反映了荷载的不确定性;中国规范则在地基承载力计算时考虑竖向应力和地基承载力竖向应力的关系,计算结果介于欧标设计方法1两种组合的结果之间。用欧洲规范英国国家附录进行设计时须验算两种组合方法,计算重力式码头地基承载力时还应注意计算面的选取。

    • 浅水波作用下护底块石对斜坡式护岸稳定性影响

      2018(10):122-126.

      摘要 (6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水深较小,原泥面为斜坡岩基的场区建造护岸时,应重视护底块石的设计。波浪在护底块石的上方发生破碎,卷破波对护底块体产生沿海侧方向的拖拽作用,从而导致护底块石失稳并引起护面块体的滑动。结合某护岸加固工程的方案设计和物理模型试验成果,提出在护底设计中,应结合增加护底块石质量与增大原泥面糙率两种措施制定护底块石方案;有条件时可通过增加护底长度或埋深的方式设置护底。

    • MATLAB语言在堆场门机轨道梁计算中的应用

      2018(10):127-131.

      摘要 (53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门机移动荷载作用下轨道梁的计算,以文克勒(Winkler)局部弹性地基假设和该假设的理论解为基础,采用MATLAB语言编程,一次性完成受力计算和包络图绘制,并得出最不利荷载组合和最不利截面位置。应用该程序,具体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持久组合下梁的内力和变形,并分析梁端约束和梁长对内力的影响。本程序对理解门机轨道梁受力特点和计算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石料质量综合评估法在海外防波堤工程中的应用

      2018(10):132-136.

      摘要 (51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海外防波堤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石料质量不能满足技术规格要求的问题,对国外规范和文献中关于石料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通过将石料质量综合评估法在海外某实际工程中进行应用,并结合设计方案采取施工措施,解决了该工程的石料来源问题。

    • >航道及通航建筑物
    • 深水航道整治中新型结构淹没丁坝与水流相互作用*

      2018(10):137-142.

      摘要 (10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型混凝土齿形丁坝首次应用于深水航道整治工程中,其与水流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清晰。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新型丁坝的壅水特性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其它坝型结构对比分析了新型丁坝对过坝水流的影响,进而通过阻挡流量的表征方法对新型丁坝的水流力计算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新型丁坝壅水公式能够较为合理地预测其壅水值,且由于基床的存在,新型丁坝对过坝水流的影响较小,同时,通过阻挡流量表征的水流力计算公式形式更为简便。新型丁坝的引入对长江沿岸水沙及生态平衡起到保护作用,其研究成果可为新型丁坝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也对其他新型结构设计具有借鉴价值。

    • 山区河流枢纽库尾河段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2018(10):143-147.

      摘要 (85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山区河流库尾河段航道整治技术,以嘉陵江南充段凤仪场库尾河段为例,分析河床演变、滩险及泥沙淤积规律,探明河段的碍航特性。采用河工模型试验方法,制定了“疏浚、筑坝、护岸”等整治方案。试验表明:优化方案实施后整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河流库尾河段变动回水区碍航问题。

    • 重庆白鹤梁题刻保护工程交通廊道防撞结构设计

      2018(10):148-154.

      摘要 (9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上游相邻码头船舶失控进入重庆白鹤梁题刻水下保护工程禁航区对连接岸边陈列馆与水下保护体的交通廊道构成危险的问题,进行了防撞结构的研究。采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船舶与防撞结构的碰撞过程,得到不同水位及碰撞角度下的船撞力、船撞能量和结构变形的时序结果,所采用的“群桩”形式的多级钢结构平台防撞设施是可靠的,最大结构应力小于钢材的抗拉强度,船撞下结构处于安全状态,最终可以拦停船舶,保护廊道安全,并且不破坏城市景观效果,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

    • 长江中游太平口水道演变趋势及治理对策

      2018(10):155-160.

      摘要 (7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太平口水道是三峡下游第一个沙质微弯分汊河段,该河段滩槽格局调整剧烈,航道条件极不稳定,已成为长江干线航运的“卡口”。以太平口水道为研究对象,针对三峡蓄水后,该河段主要碍航浅滩的不利变化,建立二维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杨林矶将进一步淤积挤压北汊航道,航道条件继续恶化,而南汊水域条件明显优于北汊,同时有进一步冲深发展的趋势,尤其是较大的来流过程将进一步促进南汊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合理、顺应自然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以“南槽—南汊”为目标的航道整治思及相关管理手段,为后期该河段的具体治理提供借鉴。

    • 汉江河口段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分析

      2018(10):161-165.

      摘要 (69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汉江河口段属典型的“两堤一江”河段,河道微弯,河槽单一。根据《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修编)》,本河段将在十三五期间将航道等级提升到Ⅱ级。根据河道地形资料,从河道平面、深泓纵剖面、深槽变化等方面着手,对该河段的河床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碍航特性进行研究,并针对碍航浅区段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为该河段的航道治理提供依据。

    • 斗笠子卵石沙波运动规律及对航道的影响

      2018(10):166-171.

      摘要 (59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斗笠子卵石沙波尺度较大,该河段卵石输移与河床演变特性直接影响下游航道的滩险演变与航道稳定性。采用动床模型试验及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得出斗笠子滩卵石沙波形态、运动规律及对航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斗笠子卵石沙波形态为顺行沙垄,波峰和波谷不固定,运动规律表现出明显的不规则性;卵石沙波在涨水阶段运动剧烈,退水阶段运动平缓,运动规律在前人成果上修正得到;卵石沙波未发生于主航槽,且在进入下游东溪口航槽之前分解消失,对航道无明显影响。

    • >信息技术
    • BIM建模技术在海事码头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018(10):172-176.

      摘要 (7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海事码头结构设计模块化程度较低的问题,基于两项在建海事码头工程,采用BIM建模技术进行结构设计,建立构件和设施模型,赋予设计参数,进行结构配筋,检验构造和功能,输出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方案,获得模块化的设计成果,实现“实体工程”和“数字工程”的双移交。结果表明:BIM建模技术能以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显著提高海事码头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成果共享,但建模标准尚未统一,行业内未能形成资源共享。

    •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合理通过能力研究*

      2018(10):177-182.

      摘要 (8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泊位合理通过能力评估问题,基于多智能体仿真建立采用“双小车岸桥(DTQC)+自动导引车(AGV)+自动化轨道吊(ARMG)”工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作业模型,对顺岸布置的自动化码头通过能力与码头服务水平、泊位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码头服务水平(AWT/AST)与泊位通过能力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且在一定码头服务水平下,泊位合理通过能力随顺岸式码头泊位数量的增加显著提高。基于仿真结果进行公式拟合,提出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泊位合理通过能力估算方法,可以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规划与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 BIM技术在深圳机场三跑道填海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018(10):183-188.

      摘要 (8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BIM技术在填海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深圳机场三跑道填海工程设计中采用AUTODESK平台,以基于云端的协同平台进行协同设计,将各专业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解决了传统设计的沟通、协调难题,且根据勘察资料创建三维地质模型,并采用Civil 3D软件进行基槽和海堤施工图设计,提高设计效率及精度,为BIM技术在水运行业的推广及应用提供借鉴。

    • >施工
    • 基于监测系统的某干施工围堰渗漏的发现及处理

      2018(10):189-193.

      摘要 (55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渗漏问题的难点在于渗漏点位于地下,无法直接观测,既难以直接断定是否渗漏,又难以确定渗漏的具体范围及评价堵漏措施的治理效果。某大型干施工挖入式港池项目,根据监测异常现象(位移速率过大、累计变形大、气泡、涌水等)并结合监测数据发现了围堰渗漏隐患;通过堰体各区段实测水位相互对比及与理论计算水位对比,确定渗漏范围;通过堵漏前后的日水平位移、堰体水位、渗流量的对比,评判堵漏措施的治理效果。

    • 避免输送黏土管线堵塞的设备和方法

      2018(10):194-196.

      摘要 (6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绞吸船开挖输送黏性土时,如果不控制好吹填流速和浓度,就容易发生疏浚土堵管现象。为此,在总结传统防堵塞和疏通管道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试验对比等方法,设计一种特型防堵塞排泥钢管以及使用该种设备进行预防堵塞和疏通堵管的作业方法。

    • 振冲法加固砂土地基工艺选择及施工参数控制

      2018(10):197-202.

      摘要 (8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砂土的黏粒含量,振冲法可采用不加填料的振冲密实法或有填料的振冲置换法,选择合适的振冲施工工艺和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与地基加固效果和地基处理的工程投资密切相关。在振冲器的振动荷载作用下,由于饱和砂土的液化产生振密作用,根据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模型,推导了饱和砂土的临界液化时间,并分析留振时间的影响因素。结合两个工程实例,探讨了振冲密实法和振冲置换法两种工艺的适应性及加固效果。根据砂土的类型和黏粒含量,将砂土地基分为3类,不同的砂土地基采用合适的振冲工艺,并得出施工参数的合理区间。

    • >地基与基础
    • 一种地基沉降计算新方法

      2018(10):203-206.

      摘要 (65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中的查表、查图等繁琐工作已引起误差的问题,基于规范的分层总和法原理,采用Lagrange插值多项式拟合室内土工试验中的e-p关系曲线。通过附加应力p在土层深度z的原始分布函数,建立地基沉降量s与土层深度z的关系函数,并进行地基沉降计算。该方法中地基计算深度、分层厚度及数量不受限制,消除了传统计算中计算深度、分层厚度、查表、查图等引起的误差,简单高效,对基础工程设计工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海外吹填造地及地基处理发展状况

      2018(10):207-213.

      摘要 (6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础设施是海外丝绸之路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吹填造陆是港口码头等建设的开路先锋,而吹填地基不能直接用于工程建设,必须经过处理方能满足工程需要,地基处理是建筑稳定和安全的重中之重。针对我国企业曾在海外由于工程地质资料分析不彻底以致疏浚设备选型不当而延误回填工期、因地基处理控制标准与工程要求标准不同而不被咨工认可的问题,结合海外吹砂造陆及地基处理工程实例,总结分析国内外最新大型疏浚设备,探讨我国疏浚吹填设备的发展方向;对海外振冲法和强夯法处理砂性地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和施工工艺进行分析,阐释工程中的国际标准,以求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类似工程建设提供指导。

    • 现有海堤稳定性分析及地基加固案例

      2018(10):214-217.

      摘要 (8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历史勘察资料分析海堤现状的边坡整体稳定性,往往出现安全系数计算值较低,与旧堤现状稳定性不相符的情况,严重影响海堤加固设计方案的确定。基于一个旧海堤稳定分析和新建海堤案例,对典型断面加密布置勘察点,结合对堤底地基固结度和强度增长量的估算,重点分析堤底下方地基抗剪强度。在判明海堤现状稳定性的基础上,大大优化了海堤加固方案,为类似工程的勘察设计提供参考。

    • 欧标及常用美标打入桩桩基承载力计算对比

      2018(10):218-223.

      摘要 (65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打入桩桩基承载力的计算,是高桩码头、轨道梁等水工结构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设计企业近几年走出去的步伐逐渐加快,一定程度上要求设计人员快速掌握并应用不同国家的设计理念和相关规范。对于桩基础,不同的设计规范和参考文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何进行设计以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需要,并符合相应国家的规范要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正在实施的海外项目的设计经验,选取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欧洲、美国规范及部分工程手册,通过横向对比,得出推荐的钢管桩桩基设计流程和参数,为海外项目桩基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