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建设
    • 扭双工字透水框架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中的应用*

      2017(3):1-4.

      摘要 (123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整体稳定性较差、杆件易脱焊散落的缺点,开展了新型透水框架几何形态、加工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出具有较强钩连性的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结构及其专用施工设备,并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针对传统四面六边体透水框架整体稳定性较差、杆件易脱焊散落的缺点,开展了新型透水框架几何形态、加工方法、施工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出具有较强钩连性的扭双工字型透水框架结构及其专用施工设备,并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中首次应用。监测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整体稳定性,可有效减缓流速,消能促淤效果明显

    • 异形网箱生态结构的设计及应用

      2017(3):5-8.

      摘要 (60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保护落成洲整治建筑物头部潜堤根部及LL3~LL5号丁坝根部的现有植被,在标准网箱结构的基础上,研发出异形网箱结构来替代抛石筑堤。异形网箱生态堤在满足工程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完整保护了落成洲的原有生态环境,可为航道整治生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安全应急方案研究*

      2017(3):9-15.

      摘要 (79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安全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安全事故中的救援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为背景,对拟定的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安全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提炼各层次预案对应的事件类型和具体内容,并编制首接责任制下的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流程。

    • >综合
    • 疏浚饱和密实粉土剪胀特性及其对耙齿切削阻力的影响*

      2017(3):16-21.

      摘要 (130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黄骅港区饱和密实粉土,通过三轴剪切试验以及原型耙齿切削试验,研究饱和密实粉土剪胀特性及其对耙齿切削阻力的影响。三轴试验结果表明,黄骅地区饱和密实粉土在剪切过程中表现为应变软化性状,偏应力峰值与围压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在剪切过程中,土体先剪缩后剪胀,随着围压的增大,剪缩性状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应力应变性状可划分为4个不同阶段。原型耙齿切削试验结果表明,饱和土较非饱和土切削阻力增长得更快;饱和土切削阻力最大值为非饱和土切削阻力最大值的2.7~3.3倍;对于饱和土,切削阻力达到稳定值后,其波动幅度较非饱和土要大。上述试验结果均表明,土的剪胀性对于耙齿切削阻力的影响十分显著,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土的剪胀性对于耙齿切削阻力的影响。

    • 江苏海域“达维”台风风暴潮数值模拟试验研究*

      2017(3):22-27.

      摘要 (97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风暴潮的模拟精度,将台风风场模型与NCDC背景风场进行叠加,考虑天文潮对风暴潮的影响,应用二维水动力模型MIKE21模拟了1210号台风“达维”(Damrey)期间江苏海域的风暴潮增水。比较不同气压场公式及不同最大风速半径公式构造出的风场模型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选取最优组合分析台风对江苏海域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台风期间的风暴潮增水,利用Holland气压场公式与江志辉最大风速半径公式模拟风场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测值。

    • 椭圆余弦波对圆弧型固立防波堤的绕射波浪力*

      2017(3):28-33.

      摘要 (10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椭圆余弦波绕射理论,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推导浅水波对圆弧型固立防波堤绕射的波势解,据此计算作用于防波堤的水平波浪载荷。结果表明:浅水波入射角与非线性影响参数、海况条件以及防波堤几何条件等因素的相对变化对波浪作用均存在一定的影响。与微幅波理论对比可知:在一定浅水条件下采用椭圆余弦波一阶分量模型所计算的最大无量纲波浪力均明显高于微幅波理论的对应估值,反映了水波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效应。

    • 通州湾区域用海对近岸波浪场的影响*

      2017(3):34-39.

      摘要 (8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CCMP背景风场与Holland梯度风场模型叠加构建新的SWAN驱动风场,对台风“梅花”期间东中国海的波浪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卫星数据进行验证,讨论了拖曳力系数饱和值的最适选取,以给小范围提供最佳波谱边界。运用SWAN自嵌套进行小范围数值模拟研究,结合波浪测站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对区域用海后保留通道的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台风期间保留西通道较东通道有效波高更小,所取特征站位平均减幅0.10 m,最大降幅达0.25 m。

    • 规则波作用下组合式潜堤消浪性能试验研究*

      2017(3):40-43.

      摘要 (10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梯形和矩形组合式潜堤的消浪性能进行研究,比较组合式潜堤与单排布置潜堤的消浪性能,分析堤顶水深、波高、间距及组合堤排数等因素对潜堤透射系数Kt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式潜堤的透射系数随着堤顶水深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波高的增大而减小;组合式潜堤排数越多消浪效果越好,可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恰当地选择潜堤的布置排数。

    • 湾口围填海对钦州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2017(3):44-50.

      摘要 (13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潮流、潮通量与水交换3个方面探讨湾口围填海对海湾内海与江道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工况的影响区域大多在外湾,围填使得金鼓江江道宽度缩窄、江内流速减小,潮通量减幅达17%,半交换周期增大达1.21 d;老人沙圈围虽增大了东水道的潮量,但金鼓江缩窄导致分水减小,圈围对金鼓江水动力环境影响较小;湾口围填虽小幅度占用中水道,但对内湾的水动力影响很小,今后的围填规划可以从中水道及其两侧高滩入手。

    • >港口
    • 水平荷载作用下变刚度多层框架码头空间特性及分配系数

      2017(3):51-57.

      摘要 (130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桩基剪力法、弹性支撑刚性梁法等多种方法对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刚度多层框架码头的空间特性及排架分配系数进行计算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桩基剪力法能更好地反映出结构的空间特性;在排架刚度变化幅度不大的情况下,弹性支撑刚性梁法的计算结果与规范中的排架分配系数接近。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大刚度排架的刚度值及位置,得出排架间刚度差异、大刚度排架位置与分配系数的相互关系;分析空间特性及面板刚度对水平分配系数的影响。

    • 混凝土铰链排护坡式海堤排体稳定性试验研究*

      2017(3):58-64.

      摘要 (105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波浪断面物理模型试验,对混凝土铰链排护坡式海堤排体在不同水深、波高、波周期、波浪类型及压载块体间距等条件下的稳定性展开研究,揭示了排体不同部位的失稳特点。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深一定时,波高或波周期越大,排体稳定性越差;不规则波作用对排体稳定性的影响显著大于规则波作用;排体失稳主要发生在首尾边缘部分,而内部稳定性较好,当排体采用首尾边缘压载块体厚度大、内部压载块体厚度小的结构形式时,仍具有良好的稳定效果;压载块体间距对排体稳定性、抗冲、变形和保护岸滩能力及垫层碎石质量的选取均具有一定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考虑各因素合理确定。

    • 海堤后坡混凝土板护面稳定厚度的模型试验研究*

      2017(3):65-70.

      摘要 (106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海堤在风暴潮和极端波浪的联合作用下极易发生堤顶大量越浪,而越浪量的增加可能导致防波堤后坡的破坏,造成海堤整体失稳。针对这一问题,对海堤后坡混凝土板护面进行系列二维物理模型试验,根据越浪对堤后不同坡度不同护面厚度的冲刷破坏情况,讨论堤后混凝土板护面稳定厚度与越浪量和后坡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坡度下护面稳定厚度与越浪量成线性相关;不同坡度时,坡度越缓,相对厚度越小。最终给出不规则波作用下不同坡度的后坡混凝土板护面厚度的计算公式。

    • 干散货码头堆场静态起尘量计算方法*

      2017(3):71-75.

      摘要 (7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JTS 105-1—2011《港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推荐的堆场静态起尘量计算公式中存在的争议,结合案例计算各参数的不同取值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同时以《扬尘源颗粒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推荐公式为参照方法,明确规范推荐公式中量纲的选取方法。结果表明,以指南公式为参照,利用规范推荐公式计算堆场静态起尘时量纲应为kga,堆垛高度大于15 m按堆高修正风速时静态起尘量计算结果偏大。防风抑尘措施下抑尘效果的不同计算方法对堆场静态起尘量的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可选用防风网的综合遮蔽效率计算静态起尘量。

    • 金华江重力式码头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2017(3):76-79.

      摘要 (11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金华江航道特性和现存重力式码头结构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对桩基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构的稳定性。计算不同荷载状况下桩基的位移曲线和码头面板的位移曲线,分析撞击力和系缆力分别作用时对码头结构的整体受力变形的影响。

    • 长周期涌浪作用下码头船舶系缆稳定性研究

      2017(3):80-83.

      摘要 (13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国外某油码头项目为工程依托,采用OPTIMOOR系泊软件,研究周期较长的涌浪作用下码头船舶系缆稳定性问题,着重是波浪周期、波高及浪向等3个因素对于码头船舶系缆稳定性(船舶运动量和缆绳受力)的影响。通过调节系缆布置和缆绳材质减少涌浪的影响。

    • 双排桩支护结构在港区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2017(3):84-89.

      摘要 (77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双排桩支护结构应用与瑞安市东山埠渔港下埠港区护岸工程实例,该结构有效地避免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对桩长、排距、粘聚力、内摩擦角及地面荷载等主要设计参数进行阐述,并采用理正深基坑支护计算软件对结构进行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各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 堆载过程中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变形特性

      2017(3):90-94.

      摘要 (128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结构主要由前墙、锚碇墙、拉杆以及卸荷平台体系组成,通过卸荷平台体系承载码头上部结构荷载,以达到减小前墙荷载、加大港池开挖深度的效果。对这种新型码头结构堆载过程进行的数值模拟是码头数值模拟的基础。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数值分析,探讨堆载过程中,分离卸荷式板桩码头的受力与变形特性,以及码头结构上土压力分布规律。通过与原型观测数据和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堆载模拟方法的合理性。

    • >航道及通航建筑物
    • 全平衡垂直升船机提升系统研究

      2017(3):95-99.

      摘要 (92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提升系统是全平衡垂直升船机的关键设备,以水口全平衡垂直升船机为例,提出了承船厢运行速度曲线、控制承船厢与挡水门精确停位方法、事故紧急保护原理和关键参数计算方法。通过不同速度的试验,验证速度曲线的实用性。从运动学的角度分析了事故紧急保护的原理、确定关键参数的计算公式和方法。选择多组承船厢水深数据计算制动延迟时间和滑移行程,与现场试验数据基本相同,从理论和实践上验证了其原理的正确性。

    • 长江中游周天河段近期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

      2017(3):100-105.

      摘要 (91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给长江中游周天河段航道整治提供基础性技术支撑,对该河段开展了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研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河段近期演变规律、航道存在的问题及碍航特性,并对河床演变和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合该段航道整治目标,提出航道治理的总体思路。

    • 挑流石梁作用下丁坝坝根周围流速分布规律*

      2017(3):106-109.

      摘要 (10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概化模型试验对挑流石梁作用下的丁坝坝根周围流速进行测量,并对不同工况下坝根周围的流速值进行分析,得出坝根处流速随来流量及水深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受挑流石梁的影响,坝根附近的流速比正常河段大很多,且坝根附近的横、纵断面流速值随来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水深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 长江上游龙门水道河床演变及碍航原因分析

      2017(3):110-115.

      摘要 (115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龙门水道为长江上游重点碍航河段,兼具浅险滩和急流滩的特点。采取实测资料研究该河段近期水沙特性,以及岸线、深泓和典型断面等变化,分析龙门水道碍航原因。结果表明,龙门水道平面形态稳定,岸线和深槽位置变化很小,年际间冲淤交替。在上游水库蓄水等的影响下,来沙量减少,枯水河槽小幅冲刷。弯道段洪、枯河宽差距较大,汛期易在凸岸形成碍航浅滩;中、枯水流量下,大河村丁顺坝束水形成急流滩,弯顶右岸石梁头部的复杂流态与左岸漫滩斜流综合作用形成险滩。

    • 多级船闸检修充排水流程自动化计算

      2017(3):116-121.

      摘要 (70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级船闸检修时,需预先制定充排水操作流程,现行的人工演算费时费力,且无法计算出最优方案。同时,在某些参数条件临时改变时,人工演算更显得力不从心。设计了充排水流程自动化算法及流程优化算法,并运用其开发了检修充排水辅助软件。该算法逻辑正确合理、边界条件限制有效。实践证明,该算法能计算出可行的排充水流程,并能实现流程的最优化。在条件临时变化时,运用软件可快速修正流程。

    • 大桥施工对内河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

      2017(3):122-129.

      摘要 (112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大桥施工对内河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问题,以武汉江汉六桥大桥施工为例,结合工程局部河段河床演变及航道变化情况,分析研究不同设计代表船型的通航限制条件,探讨不同施工阶段大桥施工对船舶通航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航道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大桥施工期航道畅通与通航安全。

    • >地基与基础
    • 单侧边载作用下黏土中单桩负摩阻力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2017(3):130-137.

      摘要 (96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桩基础边载作用会在桩周产生负摩阻力,进而危及软土地区高桩码头、人工岛、路基等工程的安全。通过开展黏土中单侧堆载作用下单桩室内模型试验,测定桩身应变、桩顶沉降和水平位移,研究边载作用距离和桩型对桩身轴力及弯矩的影响,探讨桩身负摩阻力、桩顶沉降和水平位移在黏土固结过程中的时间效应。结果表明:边载作用距离对桩身最大轴力和最大弯矩有较大影响;翼板桩会增加桩身最大轴力和最大弯矩;负摩阻力和有效应力系数随时间增长且增速趋缓;增加边载作用距离和添加翼板都会提升桩身中性点位置,在这两组试验中均提升了8.33%。

    • 砂土中静压桩贯入过程中的桩周应力分析*

      2017(3):138-144.

      摘要 (7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模型试验研究砂土中静压桩在贯入过程中的承载机理。分析模型桩贯入4种不同深度时的桩周应力变化规律,对桩顶轴力、桩顶位移、桩身环向应变和桩身纵向应变进行全程测量。利用一种半数值半解析的方法,通过测量模型桩壁的环向应变与径向应变,推导出桩周的围压和摩阻力。结果表明:在贯入初期,桩体上部会出现负摩阻,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上部负摩阻的范围和数值都在减小直至消失;在沉桩阻力中摩阻力所占比例较小,但其比例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不断增大。整个贯入过程中桩周围压随贯入深度的增加在不断增大。在同一土体深度处的围压也随桩体贯入而增大。随贯入深度的增加,摩阻力和围压的变化趋势呈现了较好的一致性,摩阻力与围压的比值在0.41~0.53波动。

    • PHC桩损伤处应力释放与水平受力影响分析*

      2017(3):145-149.

      摘要 (98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单桩有限元模型,以某5万DWT高桩码头为例,计算分析PHC桩在桩基完整性检测割桩处的应力释放以及损伤对水平承载的影响。结果表明:PHC桩在割桩损伤处应力释放明显,损伤区域应力变化剧烈,损伤处应力变化规律和应力集中系数与桩的预应力水平无关;水平荷载作用时PHC桩的预应力对于提高损伤桩的抗裂效果明显,损伤处受应力集中影响,预应力水平越高损伤处应力变化越大,而且最不利应力位置也下移到损伤平台内侧处。

    • 真空预压下考虑排水板淤堵行为的修正砂井固结理论*

      2017(3):150-156.

      摘要 (12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准三维固结理论出发,根据排水板在地基排水固结中的空间性及特殊荷载条件,推导出真空预压条件下的砂井固结理论。考虑到实际工程中排水板的淤堵行为对地基固结存在影响,分别进行梯度比试验及单井模型试验,结合试验结果建立考虑淤堵行为影响的修正砂井固结理论。通过对比理论计算值与模型试验实测值,验证土体的超孔压实测变化曲线与理论曲线有良好的吻合度,理论计算公式能有效反映排水板在不同淤堵程度下对地基固结发展的影响。提出的修正砂井固结理论可为相关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程推广使用,做出更贴近实际的理论计算。

    • 软弱带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分析*

      2017(3):157-161.

      摘要 (68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软弱带土质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并基于专业有限元软件,对全应力作用下的软弱带土质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软弱带对土质边坡受应力作用的影响,及应力应变过程和边坡稳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在相同应变条件下,主应力差基本随着软弱夹层厚度增加而逐渐增大,即在相同应力条件下,试件的变形程度随着夹层厚度增加而增加;2)随着软弱夹层厚度增加,试件内摩擦角呈不断减少趋势;3)含软弱夹层土质边坡相比不含软弱夹层边坡具有更小的安全系数,即稳定性更差。且随着软弱夹层厚度的增加,土质边坡安全系数逐渐降低;4)软弱夹层与边坡成一定倾角时,影响程度最大,垂直分布次之,平行分布最小

    • 浸水条件下前期荷载对砂岩颗粒料压缩-回弹特性影响*

      2017(3):162-168.

      摘要 (72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压缩-回弹特性是地基处理及基坑工程中沉降及回填变形分析的重要参考依据。由于砂岩颗粒料属颗粒类材料,浸水时前期荷载及干密度影响其压缩-回弹特性;采用应力控制式三联杠杆(高压)固结仪,探究浸水24 h后前期荷载及干密度对砂岩颗粒料压缩-回弹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干密度相同时,随着前期荷载增加,砂岩颗粒料压缩特性逐渐减小;在相同卸荷比条件下,回弹率逐渐降低;前期荷载相同时,砂岩颗粒料压缩特性与回弹特性均随干密度增大而逐渐减小;砂岩颗粒料塑性应变随前期荷载增加、干密度增大而逐渐减小。

    • 废旧轮胎加筋土高陡海堤数值模拟分析

      2017(3):169-172.

      摘要 (8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废弃轮胎利用到水运工程海堤建设中,通过通用有限元软件ADINA 对在浪荷载与水荷载共同作用工况下轮胎加筋土高陡海堤与未加筋海堤σ(应力)-ε(应变)状态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应用实例可以看出:轮胎加筋土海堤不仅σ(应力)-ε(应变)明显减小,而且达到了轮胎废弃物的二次利用,是一种实用简单可行的方法。

    • >施工
    • 夯锤在水中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2017(3):173-177.

      摘要 (85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下抛石基床在海岸工程中应用广泛,重锤夯实法为抛石基床的主要密实方法之一。针对水下强夯过程中,夯锤受到水阻力影响,无法准确测定夯击能的问题,进行圆台型夯锤在水中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采用理论计算、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到确定夯锤水阻力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为确定不同形状的夯锤有效夯击能提供依据。

    • 地连墙施工过程槽壁稳定措施

      2017(3):178-182.

      摘要 (77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槽壁失稳是地连墙施工面临的最大威胁,特别是在基槽开挖与钢筋笼吊放过程中,成槽机械及附属设备的质量和施工振动对槽壁的稳定十分不利。以典型的冲积地质条件为例,分析基槽开挖过程和钢筋笼吊装过程的槽壁变形与安全系数,并根据常见的槽壁稳定加固方法,分别从增加泥浆密度、旋喷桩加固表层临空土体、降低地下水位等方面讨论各项措施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分析稳定加固效果,对实际工程中槽壁稳定措施的选择提出了参考建议。

    • 整平船稳定性计算及预控措施

      2017(3):183-188.

      摘要 (7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整平船在工作定位时,不均匀地质中的薄硬层穿透问题是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在整平船预压载时,使支腿位于持力层,在整平船工作时可能因为动载问题引起“穿刺”的工程事故。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及港珠澳大桥工程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分析,对整平船支腿穿透硬层问题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和分析研究,得出在整平船支腿预压载过程中,穿越复合地基时,可能形成“穿刺”现象。在插入其他地质时,若出现软层夹杂薄硬层情况,需要通过稳定性系数确定是否会出现“穿刺”现象,提出了整平船穿透薄硬层时的预控措施。

    • 基于5D-BIM的高桩码头工程施工进度-成本实时控制

      2017(3):189-193.

      摘要 (96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基于二维施工图的高桩码头施工现场控制存在工程量计算耗时长、数据处理实时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基于5D-BIM(5 Dimensions-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高桩码头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研究,通过5D-BIM系统高效搜集整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强大的交互功能,实现了快速、准确的工程成本测算以及直观的实时进度四维动态显示,为动态、实时、高效地控制高桩码头施工进度-成本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 大管桩管节预制新工艺

      2017(3):194-196.

      摘要 (63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管桩管节原预制工艺须采用国外进口设备,复合工艺成型,设备复杂,不适合现场施工。为简化施工设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研发一种管节真空吸水新工艺,用简便的设备生产出合格的大直径管桩管节,为大管桩管节预制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