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1-5.
摘要:港珠澳大桥遂道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外海条件下埋深最深的沉管隧道工程,该沉管隧道断面大、管节质量大、混凝土抗裂要求高,在国内首次采用了工厂化预制工艺进行沉管管节的预制。由于预制工艺复杂,项目前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进行了众多工艺的改进和创新。介绍了工厂法预制的工艺及关键技术和应用情况。
2015(8):6-11.
摘要:以以色列南部新建Ashdod码头为工程背景,在分析港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利用二维河口与海岸模拟软件MIKE21,建立了基础方案各个施工阶段港内泊稳模型。通过对不同施工阶段下半掩护港区波浪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掌握了港内波浪场的分布情况,确定港内正常施工时防波堤口门处的容许波浪要素。根据防波堤口门处的波浪统计资料,得到港区不同区域的最大作业波高标准以及港区不同区域不同施工阶段下全年不可作业的天数。研究结果为工期的合理安排和作业窗口的确定提供依据,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施工工序建议。
2015(8):12-16.
摘要:自升式多功能施工平台结构刚度小,受近海大波浪、长周期涌浪等恶劣荷载影响,结构动力响应剧烈。结合线性化的莫里森方程和随机波浪理论,以自升式多功能施工平台为原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别对平台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响应分析,得到了平台结构的频率特性和振动特性,为平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评估,以及如何控制平台结构的振动响应提供了理论基础。
2015(8):17-20.
摘要:基于位移协调、力的平衡和能量守恒原理,通过在水平桩NL法计算中引入桩侧土抗力群桩折减系数,采用Lagrange插值多项式拟合护舷厂家的反力、吸能与变形的关系曲线,对柔性靠船桩簇中钢桩和护舷间水平力、能量分配进行计算分析;并将之应用在某码头的靠船桩簇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015(8):21-26.
摘要:大型临时工程受力构件主要采取钢结构形式,便于重复利用。由于大型临时工程承担的荷载一般较大,结构耗费钢材较多,因此,如何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钢材用量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介绍港珠澳大桥香港接线高架桥工程预制场临时码头工程提梁门架的设计思路及特点。通过对不同结构形式进行比选,并充分利用现场已有材料,确定合理的门架结构形式。
2015(8):31-34.
摘要:通过在加筋挡土墙筋带末端设置锚碇块,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预制混凝土面板锚碇式加筋挡土墙,并结合欧美规范提出车辆荷载撞击极限状况下的结构验算方法。将国内外规范进行对比,指出国内外加筋挡土墙规范的不同之处。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新型预制混凝土面板锚碇式加筋挡土墙结构更优、用料更省,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5(8):35-37.
摘要:沙枕袋可以有效防止水流冲刷河床底部,是稳定河床及岸坡、防止冲刷的主要加固措施。结合长江中游荆江段航道整治工程施工,介绍了抛沙枕进行护底补坡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要点,重点介绍沙枕袋在长江水流影响下的抛投质量控制措施及实施效果。
2015(8):38-42.
摘要:该新型防水剂产品能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中毛细孔吸水问题,防止混凝土结构被氯离子渗透,从而防止钢筋锈蚀。对该防水剂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综合测试其对砂浆和混凝土相关性能的影响;率先采用英国标准评价混凝土吸水率;并比对该新型防水剂与某国外同类成熟产品的相关性能。该防水剂对混凝土和砂浆的7 d和28 d抗压强度均有良好的增益效果,在不改变工作性能的情况下,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和砂浆的抗渗能力。
2015(8):43-47.
摘要:根据广西梧柳高速公路工程C50箱梁混凝土的设计要求,结合当地环境的腐蚀特点,开展了砂岩机制砂与天然河砂配制C50箱梁混凝土的配制技术研究。对比分析其在力学性能、抗裂性能、耐久性能及体积稳定性能方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岩机制砂配制的C50箱梁混凝土工作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当,在力学性能、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及弹性模量方面均体现出优于河砂混凝土的性能特征。在选择适当的胶凝材料用量及掺合料掺量时,可配制出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比河砂混凝土更优的砂岩机制砂C50箱梁混凝土。
2015(8):48-54.
摘要:针对一种浮式植物消浪装置的消浪效果展开试验研究,在植物高度大于波高的前提下,分析其在规则波作用下消浪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大量水槽试验给出了植物消浪装置透射系数及反射系数与植物密度、植物带相对宽度、波陡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浮式植物消浪装置具有良好的消浪效果,在植物带高度大于波高的前提下,植物带密度和相对宽度是影响消浪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2015(8):55-57.
摘要:结合武船双柳基地滑道工程水下不离析混凝土的配制试验,介绍C40水下不离析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以及灌浆试验的方法、流程与结果,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5(8):58-62.
摘要:通过室内模拟酸雨试验,对比研究矿物掺合料、养护时间和表面防护方式对混凝土质量损失、抗压强度损失和中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后,混凝土试件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比纯水泥配制混凝土有所降低,按适量比例复掺粉煤灰和矿粉抑制效果更优;延长标准养护时间,能减小混凝土试件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试件表面涂覆硅烷或涂层后均能抑制混凝土试件质量和抗压强度损失及中性化程度,涂覆涂层效果更优。
2015(8):63-65.
摘要:在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风冷系统实际施工过程中,对粗骨料、拌合水、混凝土出机口温度以及浇筑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研究风冷骨料及制冷水系统的冷却能力,以指导后期施工。
2015(8):66-70.
摘要:在大坝泄洪区建设船闸围堰,面临着泄洪水流大、水位落差大的难题,这对围堰的防冲刷稳定、防渗等技术性能要求很高。因此必须把握住围堰的设计和施工要点。介绍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围堰设计和施工的成功经验。
2015(8):71-73.
摘要:介绍了在高水位条件下,常规的靠船构件安装方法无法实施时如何有效安装施工。分析施工过程及最终的结果可知,此方法可以使码头在开工较晚、受高水位影响的情况下,更加顺利有效地进行靠船构件安装施工,进而在水位完全涨高到无法施工前完成下横梁施工,为整个工程的连续施工奠定基础。
2015(8):74-77.
摘要:结合某高桩码头升级改造工程,阐述原码头拆除后,在原码头排架间的沉桩技术,以及在沉桩区域受周边构筑物影响大、地质条件复杂的环境下,采用振动锤与柴油锤联合沉桩的新技术,为类似工程的沉桩施工提供借鉴。
2015(8):78-80.
摘要:依托江苏海洋观测平台项目,在外海永久性平台的施工过程中,针对外海极其恶劣的气象条件,对墩台和观测室的常规施工方案进行优化,采取陆上整体预制、海上安装的施工工艺,大大缩短了主体工程的施工周期,可为类似外海平台工程提供借鉴。
2015(8):81-83.
摘要:盾构始发施工事关隧道施工成败,软土地层盾构始发施工难度及风险大大高于其他地层。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N线盾构始发施工采用端头冻结加固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细阐述了盾构隧道始发端头冻结加固法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及施工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2015(8):84-86.
摘要:船闸底板深基坑开挖一般先要进行降水形成干地后进行闸室开挖施工。通过对运盐河船闸软土夹杂粉土等特殊地基的分析,结合实际开挖情况,避开了设计要求的传统降水施工方法,通过对闸室土方进行局部试开挖技术研究、分析,总结出直接对闸室深基坑土方进行开挖、局部渗水区设置反滤层和利用开挖过水通道进行地基处理的施工新技术。
2015(8):87-89.
摘要: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堵管现象,轻则影响工程质量,重则使桩基报废。为降低风险,对施工堵管的原因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采取振冲等多种处理措施,同时研发了振动锤冲击法及重插导管法。施工效果显著,对其他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2015(8):90-93.
摘要: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北岸6 m×90 m副通航孔桥段位于长江Ⅲ级阶地,施工期水文地质情况变化剧烈,预定的钢套箱法基础施工工艺适应性受到了严重影响。基于对浅滩区桥梁基础施工常用围堰形式特点、适用性的分析,结合该工程实际,将基础施工工艺调整为钢板桩围堰法,达到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的目的。
2015(8):94-98.
摘要:通过对巴基斯坦卡拉奇深水港码头大尺寸胸墙工程特点及施工条件的透彻分析,应用跳跃式挂架反吊系统提供模板支撑平台以及混凝土分层浇筑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解决了底面高程低于潮位的大尺寸胸墙堵漏难、潮位影响大、混凝土干施工作业面形成困难等施工难题,形成一套安全可靠、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
2015(8):99-101.
摘要: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在桩基施工中,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了钢管桩现场拼接、充气胶囊堵头拖带浮运的方法。在分析钢管浮运可行性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浮运时堵头的加工、安装方法,介绍拖带浮运模式,并对其优势进行分析。施工中采用此运输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5(8):102-105.
摘要:以湘江某航电枢纽泄水闸坝顶轨道梁的安装为例,分析坝顶梁的安装环境及可能的安装方式,经过论证,确立了自制液压提升设备、架设运梁通道的综合安装施工模式,成功进行了单线轨道梁的安装任务。
2015(8):106-109.
摘要:根据依托工程的软基需进行碎石桩处理的技术要求,对工程的特点和气象窗口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对不同碎石桩施工方法和装备的研究,结合工效分析,提出一种以自升式平台作为载体的新型碎石桩施工平台。
2015(8):110-112.
摘要:T梁的侧弯加大了梁片重心的偏位,不仅导致梁片在存放过程中难度加大,为吊装带来一系列难题。T梁的侧弯也会影响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若侧弯过大,则会导致梁体受力过大,导致安全事故。对47 m预制T梁张拉后出现的侧弯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指导施工,有效控制了施工质量。
2015(8):113-115.
摘要:采用辅助桩做平台基础搭设平台,解决长江裸露岩层下灌注型嵌岩桩施工平台的问题;采用岩面理坡栽桩、框式导向架及钢制替打跟进技术解决在长江裸岩、急流的条件下,下沉超长、超大直径钢护筒的施工问题。
2015(8):123-126.
摘要:富春江船闸扩建改造工程混凝土浇筑方量大,结构复杂,耐久性要求高,混凝土裂缝控制要求严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骨料级配优化试验,选取最佳骨料级配;采用大掺量矿物合料技术路线,在混凝土中掺用矿粉和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通过试验选择最佳砂率,以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减少收缩;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2015(8):127-131.
摘要:大悬挑下横梁结构在高桩码头中并不常见,因其下横梁悬挑,施工时对其底模支撑系统与常规下横梁有所不同,难度较大。主要介绍码头工程水上大悬挑下横梁底模施工技术及底模支撑设计,重点介绍下横梁施工过程中钢抱箍作承力支撑结构的设计及应用。
2015(8):132-135.
摘要:悬索桥锚碇锚固系统是悬索桥的生命线工程,其设计、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桥梁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为提高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官山大桥隧道式锚碇锚固系统首次采用型钢锚固系统,定位系统安装精度要求高、施工难度大。重点介绍了型钢锚固系统的设计与安装关键技术,解决了在空间受限的锚碇洞室内系统锚梁及锚杆安装施工技术难题。
2015(8):136-138.
摘要:依托沙特Ras Al Khair港码头5#、6#泊位项目,介绍了在炎热、干燥、大温差、海洋环境下,按美国标准设计和施工的胸墙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施工过程中,通过配合比的比选、原材料温度的控制、浇筑温度的控制、分层分段以及养护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了胸墙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2015(8):139-143.
摘要: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超大断面隧道混凝土包括预制沉管混凝土和人工岛现浇隧道混凝土,具有强度高、结构尺寸大、服役环境恶劣、控裂要求高且难度大等特点。其中预制沉管采用工厂法预制,全断面浇筑,采取片冰和制冷水拌合混凝土、喷雾养护等温控措施;人工岛隧道混凝土现场浇筑,采取合理分段分层、冷却水管、补偿收缩混凝土等温控措施。从施工现场情况来看,均未出现有害温度裂缝,温控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温控目标。
2015(8):144-147.
摘要:武船滑道项目井字梁及轨道安装区域处于长江主航道一侧,水深流急,水下轨道安装精度要求高,安装工期压力大。介绍井字梁预制、井字梁预拼装、水下井字梁安装等工序中施工与过程测量控制相结合的技术,为今后类似梳式滑道工程提供借鉴。
2015(8):148-150.
摘要:液压抓头及冲击钻是大型地连墙施工的主要装备,但在海外工程中,往往受到当地施工设备不足等因素的制约,难以满足需要。在仅有2台回转钻、1台冲击钻以及泥浆净化机等有限设备资源的情况下,结合当地现有资源条件,通过进行技术革新,探索地连墙施工新的工艺装备,来满足纯海水环境中沙层地连墙施工的需要。
2015(8):151-154.
摘要:介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在越南西贡国际集装箱码头堆载软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现场监测数据及加固后的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加固越南南部地区的软弱地基是可行的,且加固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2015(8):155-157.
摘要:浅层无砂垫层真空预压处理工艺,是在传统真空预压工艺上改进后逐步完善起来的,也是近年来沿海围垦造地工程中常见的软基处理方式。结合舟山地区真空预压软基处理工程实例,介绍浅层真空预压施工工艺的特点及实施效果,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2015(8):158-160.
摘要:竹网+土工织物是一种以原生竹材为主要施工材料处理松软地基表层的工艺。该工艺一般为绑扎竹网配以土工布等土工合成材料,形成加筋半刚性体,上覆一定厚度的砂或土垫层以增强软土地基表层承载力,满足作业面轻型、中型设备施工条件的要求。在汕头市东部经济带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WE3路浅表软基处理施工中,结合现场淤泥层厚度采用了竹网浅表软基处理工艺,有效地提高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2015(8):161-164.
摘要:结合湖北亚东专用码头嵌岩斜桩施工,总结采用普通液压回旋钻机进行斜孔嵌岩桩施工的工艺难点及施工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处理措施。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