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合
    • 从护面块体稳定性论深水防波堤

      2014(6):1-5.

      摘要 (1459) HTML (0) PDF 856.98 K (1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次护面块体稳定性的研究,探讨深水防波堤的含义,提出可将H/d作为区分深水防波堤和一般浅水防波堤的参数,初步确定H/d<0.3且水深≥20 m时为深水防波堤,H/d≥0.3时为一般浅水防波堤。讨论新修订规范相关规定的合理性,并提出分别针对一般浅水防波堤和深水防波堤的修改建议。给出2个工程实例,其护面块体质量与本文研究成果基本一致。

    • 泥沙颗粒沉降速度计算方法比较分析

      2014(6):6-9.

      摘要 (1327) HTML (0) PDF 738.10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泥沙颗粒沉降速度是泥沙管道输送磨阻损失计算的关键因素。针对当前使用较多的颗粒沉降速度计算方法,包括孙玉波提出的对应不同流型的个别计算方法、Concha 等人提出的以形状系数为自变量的直接计算方法、Cheng Nian-Sheng基于阻力系数和雷诺数之间关系回归得出的公式、Ahrens基于阿基米德浮力指数和雷诺数之间关系回归得出的公式、Wilson提出的在不同剪切雷诺区的分段计算方法、Weiming Wu基于大量不规则颗粒沉速回归所得的公式,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进行了计算验证,并与测量数据相比较。给出了关于泥沙颗粒沉降速度计算方法选用的建议。

    • 海南东水港水动力泥沙特征研究

      2014(6):10-16.

      摘要 (1373) HTML (0) PDF 2.60 M (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水港位于海南澄迈湾东水泻湖内。针对东水深水港的开发建设,采用自然条件分析、岸滩演变分析、悬沙运动及岸线变化卫星遥感分析、潮流泥沙数模计算等手段,对海南澄迈湾及东水港的水动力泥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水动力泥沙条件考虑,澄迈湾东水港具备开发建设成深水大港的良好条件。

    • 国内外斜坡式海堤平均越浪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2014(6):17-20.

      摘要 (1326) HTML (0) PDF 582.49 K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国外常用的EurOtop(2007)中平均越浪量的计算方法,结合国内《海港水文规范》及国内专家学者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情况进行验证比较,得出了EurOtop(2007)中关于斜坡式海堤平均越浪量的计算方法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加全面、相对更具参考价值的结论。

    • 潮流泥沙模型冲淤时间比尺研究*

      2014(6):21-24.

      摘要 (856) HTML (0) PDF 419.72 K (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物理模型试验中,由于模型缩尺效应及采用的模型沙与天然沙不一致,导致河床水流时间比尺与河床冲淤时间比尺不一致。因此,在潮流泥沙模型试验中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需要选取不同的冲淤时间比尺。研究表明:以冲刷为主的模型,与以淤积为主的模型时间比尺存在差异;潮汐河段和径流河段冲淤时间比尺的确定存在差别,当河床演变受径潮流共同作用,时间比尺确定的依据根据水流造床作用来判断;风暴潮冲淤时间比尺,主要考虑其水流泥沙输移特性,一般采用冲淤时间比尺等于水流运动时间比尺,而含沙量比尺需作相应的调整。

    • 波浪在斜坡堤上传播的数值模拟*

      2014(6):25-29.

      摘要 (1379) HTML (0) PDF 1.89 M (1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VOF自由表面追踪技术,通过直接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及κ-ε方程,建立了求解波浪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数值波浪水槽,并将其用于研究波浪在不透水斜坡堤上传播的物理过程。首先,通过对水平床上非线性波传播过程的模拟分析验证了该数值波浪水槽的模拟精度;在此基础上,对规则波在斜波堤上传播的水动力过程,包括波浪爬坡、越浪及越流等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堤前水位及越浪量变化的模型模拟结果进行验证。

    • 钢丝绳卷扬垂直提升式升船机整体物理模型全相似模拟

      2014(6):30-35.

      摘要 (1360) HTML (0) PDF 859.05 K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升船机设计和建设中,整体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和解决升船机运行中水力学、机电、控制等诸多问题的有效手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别对承船厢、平衡重系统、塔柱结构、机械同步系统等钢丝绳卷扬垂直提升式升船机核心部分在模型设计中需满足的相似准则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其全相似模拟还需满足的理论条件和设计思路,并主要对机械同步系统提出了全相似模拟的方法。最后探讨了升船机整体物理模型全相似模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基于滨海建筑防腐蚀要求的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

      2014(6):36-40.

      摘要 (619) HTML (0) PDF 1.24 M (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再生混凝土使用的局限,着眼于经济、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滨海环境混凝土材料面临的主要腐蚀特点出发,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满足标准工作性能的抗腐蚀能力。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掺合料和特定外加剂改性后,C30~C40再生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均符合规范对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为拓宽再生混凝土利用领域提供了参考。

    • 海外项目之风险管控

      2014(6):41-44.

      摘要 (1305) HTML (0) PDF 940.94 K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性的竞争。国内企业在海外施工项目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声誉甚至生存。由于国际工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加之我国工程企业自身弱点,企业在参与国际工程过程中面临着各种风险。以毛塔石油码头修复工程为例,分析海外项目风险管理现状,阐述了外项目风险识别方法,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期增强企业风险管理意识,提高风险识别和评估能力。

    • 船载桁架式勘探双平台设计

      2014(6):45-49.

      摘要 (1425) HTML (0) PDF 1.36 M (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国内外近海工程水运勘察平台技术的发展趋势, 介绍并分析自降式和船载式两类勘探平台优劣及最新成果。为突破船载式平台实施岩土体原位测试的技术瓶颈,加快我国近海勘察质量与国际标准接轨,参与海外市场竞争,开展了船载式水上原位测试平台稳定性研究。介绍一种最新的船载式固定作业平台设计方案,使陆域成熟的原位测试项目扩展到水域。

    • >港口
    • 大型港口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新框架探析

      2014(6):50-54.

      摘要 (585) HTML (0) PDF 1.12 M (1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的相关规定和风险管理基本原理,针对当前采用较多的以综合风险指数法为主要方法的项目稳评框架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项目稳评新方法框架,以及与该框架相对应的稳评准则,并将其应用到大型港口码头工程等项目的社会稳评实践中。

    • 基于均匀设计的重力式沉箱码头抗倾稳定敏感性分析

      2014(6):55-58.

      摘要 (1087) HTML (0) PDF 589.84 K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数论中的均匀设计思想,选择影响重力式沉箱码头抗倾稳定的主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可以通过较少次数的试验获得良好的试验效果。以泉州某重力式沉箱码头为例,选取码头前行波高、回填块石内摩擦角、码头面门机荷载以及沉箱宽度等4个因素来设计数值试验,对其抗倾稳定性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常见形式的重力式沉箱码头,后方回填块石的内摩擦角φ为最敏感因素,沉箱宽度l次之,码头面门机荷载N以及码头前行波高h为较不敏感因素。

    •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桩码头新型分缝结构优化设计*

      2014(6):59-63.

      摘要 (829) HTML (0) PDF 1.52 M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高桩码头使用过程中分缝结构常出现裂缝甚至破损的问题,以浙江省某高桩码头作为研究对象,以ANSYS软件作为有限元分析工具,在施加位移约束的工况下,采用遗传算法对分缝结构的尺寸和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新型分缝结构的设计参数。经ANSYS建模并施加作用力荷载验证,结果表明:新型分缝结构具有缝齿和缝槽间相互作用力、弹塑性变形以及横向错动位移小的优点,能够有效保证码头分缝结构的安全。

    • 三角靠船钢管桩簇在斜向船舶撞击力作用下的受力分析*

      2014(6):64-69.

      摘要 (1319) HTML (0) PDF 2.18 M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小型船舶的斜向靠泊问题,根据英国标准Maritime Structures-Part 4:Code of practice for design of fendering and mooring systems(BS 6349-4:1994)得到了该情况下船舶撞击能量的计算方法。以广州珠江某码头中三角靠船钢管桩簇为例,探讨该结构在不同角度斜向船舶撞击力作用下的桩身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船舶斜向靠泊时,沿切向的撞击力不可忽略;对于该工程实例中的钢桩簇而言,船舶撞击力合力、桩身最大应力以及桩顶最大位移随船舶撞击角度的变化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计算得到该工程实例中斜向靠泊的最不利船舶撞击角度参考值约在20°~22°。建议在类似工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船舶斜向靠泊问题的重要性,保证结构的使用安全。

    • 波长对桩基透空式防波堤透浪性的影响

      2014(6):70-74.

      摘要 (1450) HTML (0) PDF 1.46 M (1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桩基透空式防波堤的透浪性主要受波浪水深条件、挡浪板入水深度、桩基结构布置等因素的影响,并且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较为复杂。结合两个实际工程的断面物模试验,着重分析了波长对防波堤透浪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全厚式沥青在重载作用下港区铺面中的应用

      2014(6):75-78.

      摘要 (1187) HTML (0) PDF 620.26 K (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应用于港区重载作用下的问题,结合港区作业荷载特点,借鉴近些年欧美国家热点研究的长寿命全厚式沥青铺面,研究全厚式沥青铺面引进港区重载作用下的道路与堆场铺面的适用性,分析国外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试图解决目前港区沥青铺面存在的早期损坏等问题。

    • 南京港节能减排评价和提升策略分析

      2014(6):79-81.

      摘要 (1234) HTML (0) PDF 771.67 K (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港口节能环保的发展,港口节能减排成为当前港口研究的热点。以南京港为研究对象,在对南京港节能减排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物元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南京港节能减排的评价模型,并计算出南京港节能减排的效果评价,最后依据评价结论提出降低南京港排放的建议措施。

    • 广东省内河航道锚泊区规划建设探讨*

      2014(6):82-84.

      摘要 (649) HTML (0) PDF 437.39 K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航道锚泊区按港口配套航道锚泊区、航道临时配套锚泊区、过河水工建筑物配套锚泊区及大型船舶锚泊区等进行分类,探讨4种锚泊区的功能需求及规划原则, 并提出实施建议,以促进内河航道锚泊区的建设,加快广东省内河航道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 >航道及通航建筑物
    • 丁坝受力试验研究*

      2014(6):85-89.

      摘要 (1483) HTML (0) PDF 1.95 M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水槽模型试验,测得不同工况下丁坝坝体动水压力和脉动压力的分布情况,并绘制出动水压力和脉动压力的分布图,得到不同水深、流量及坝长情况下动水压力和脉动压力的分布规律,并通过理论分析找到其原因。最终得出迎水面动水压力随水深、流量和坝长的增加而增加,脉动压力随着水深增加而减小、随着流量和坝长增加而增加等结论。

    • 北江白石窑枢纽坝下航道稳定性初步分析*

      2014(6):90-95.

      摘要 (1094) HTML (0) PDF 1.84 M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白石窑枢纽位于北江中游,下游紧邻飞来峡枢纽,且受其回水影响,坝下河段水流条件十分复杂。因此采用河工模型进行研究,且验证满足相似性要求。通过对研究河段进行河床演变分析,根据定床试验结果,从整治线走向与水流动力轴线、航槽轴线与主流夹角、整治前后流速、比降变化及输沙能力等方面初步分析其航道稳定性。基于动床试验得挖槽回淤量分布,提出保持航道稳定的建议。

    • 海州湾滩涂围垦对临洪河口闸下河道淤积的影响*

      2014(6):96-101.

      摘要 (1405) HTML (0) PDF 2.26 M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围垦已成为解决土地资源稀缺问题的主要方法。海州湾滩涂围垦面积较大,且距离临洪河口较近,有可能造成其上游河道的淤积,进而影响该地区的防洪排涝。应用MIKE21模型对海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潮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围垦前后河道内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相较于围垦前,围垦邻近区域的涨落潮平均流速基本均有所减小,而河道内的水动力条件变化则很小,沿程各断面的落潮平均流量均有所减少,但减少的量值不大。采用根据窦国仁河相关系推导出的分析模式,预估围垦引起的河道淤积厚度为2 cm左右,说明海州湾滩涂围垦不会对临洪河口闸下河道的淤积产生大的影响。

    • 东流水道东港近期发展原因分析

      2014(6):102-107.

      摘要 (856) HTML (0) PDF 3.29 M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流水道位于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之间,为顺直多分汊河型。该水道上段被老虎滩分为两汊,左侧称为老虎滩北槽,右汊即为东港。近年来,东港迅速发展,从而导致主航道所在的老虎滩北槽航道条件出现较大的不利变化趋势。本文以河道观测资料为基础,对东港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是东港发展的主要原因,已实施的航道整治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港发展”的结论,并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对东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成果可为东流水道后续航道治理思路的确定提供参考。

    • 船闸人字门日常运行状态监测技术研究

      2014(6):108-111.

      摘要 (731) HTML (0) PDF 740.31 K (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了人字门船闸闸、阀门的运营现状,介绍人字门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对人字门的测试方法进行探讨,通过该振动测试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弄清引起门体振动变化的原因提供依据,以便采用有效的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 金属冷却水管对船闸闸首底板冷却效果分析

      2014(6):112-117.

      摘要 (596) HTML (0) PDF 2.73 M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混凝土坝中广泛应用的冷却水管技术引入到船闸结构的温控中。通过在边底板中埋设金属冷却水管与未采用相应措施的边底板及中底板进行对比,分析冷却水管对闸首底板的温控效果。结果表明,冷却水管可显著改善底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对降低内外温差和温度应力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 基于离散事件的港域航道通过能力仿真试验*

      2014(6):118-121.

      摘要 (1623) HTML (0) PDF 1.57 M (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由于港口岸线资源紧张,为充分利用水域自然条件,港域航道存在码头回旋水域占用航道现象,船舶靠离泊作业对航道内船舶的通航产生影响,航道通过能力存在折减。通过离散系统仿真理论的应用,模拟码头船舶靠离泊和航道通航过程,以吴淞国际邮轮码头为例,量化分析靠离泊作业对通过能力的影响,为码头岸线规划提供参考。

    • >信息技术
    • 基于星地交互的物流跟踪与监控系统

      2014(6):122-125.

      摘要 (783) HTML (0) PDF 1.05 M (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物流过程中,服务商和客户掌控的信息不对称是物流成本偏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信息化提高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这是未来物流发展的大势所趋。介绍了一种基于星地交互的物流跟踪与监控系统,通过集成应用卫星定位和通信、移动互联网、RFID等技术,打开了物流跟踪与监控的新局面。通过工业性实测和实际应用显示,该系统的卫星定位及通讯功能运行通畅、信息传输准确、可靠性好、操作简便。

    • 超短基线软体排深水水下定位检测系统设计思路

      2014(6):126-130.

      摘要 (1626) HTML (0) PDF 1.30 M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根据深水、大流速工况,提出了超短基线软体排深水水下定位系统的设计思路,经过系统开发、测试完成了设计,通过应用实现了软体排在深水条件下铺设定位的可视化,实时调整铺排船作业时的工作状态,确保排体铺设准确。

    • >地基与基础
    • 桩基码头T构地连墙组合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2014(6):131-135.

      摘要 (1292) HTML (0) PDF 2.52 M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埃及塞德港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成功应用桩基码头T构地连墙组合结构。计算结构地震工况下位移响应时,由于结构三维特性明显,采用三维模型校正典型工程下的二维模型参数,再利用二维平面模型进行各工况计算;选取3条典型地震波,分别计算Level 1和Level 2两个地震水准,计算结果显示,结构满足抗震要求。

    • 主桩套板结构受力特性研究

      2014(6):136-141.

      摘要 (1021) HTML (0) PDF 1.51 M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桩套板结构作为一种板桩墙结构形式,各构件受力情况较复杂。结合工程算例应用NL法进行水平承载力计算,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3D桩土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验证理论方法的可靠性,发现主桩承担了绝大部分荷载,套板所受横向弯矩较竖向要大得多。基于ABAQUS研究不同套板尺寸下主桩的力学特性,着重分析当套板宽度、厚度和入土深度发生变化时主桩的弯矩变化,结果表明主桩的受力情况深受套板宽度的影响,其跨中最大弯矩随套板宽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套板厚度和入土深度对主桩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调整。

    • 锚碇叉桩的受力分析

      2014(6):142-145.

      摘要 (892) HTML (0) PDF 1002.70 K (7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锚碇叉桩是拉锚板桩常用的锚碇结构。对非标准叉桩的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并对叉桩轴向力和桩顶切向力计算公式进行推导。通过实例分析比较桩顶间距对桩身内力的影响,以期为今后锚碇叉桩的设计提供参考。

    • 坝基含砂黏土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试验研究*

      2014(6):146-150.

      摘要 (1327) HTML (0) PDF 1.10 M (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某大坝坝基的含砂黏土试样开展共振柱试验,得到含砂黏土在10-6~10-4剪应变处的动剪切模量G与阻尼比D的变化曲线及规律,分析了固结压力对动剪切模量、阻尼比和最大动剪切模量的影响,讨论了最大动剪切模量和最大阻尼比随含砾量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应变(10-6~10-4)范围内含砂黏土动剪切模量G随剪应变γ增大而衰减,随固结压力增大而增大;阻尼比D随剪应变增大而增大;最大动剪切模量Gmax随着含砾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最大阻尼比随含砾量的增加而减小。

    • >施工
    • 疏浚工程中的土工管袋技术

      2014(6):151-153.

      摘要 (1290) HTML (0) PDF 621.58 K (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以疏浚土为主要填充材料的土工管袋围堰在滇池疏浚工程中的应用概况、结构设计和工程效益,并从多方面与传统的碾压土石结构相比较,指出了土工管袋技术在疏浚工程中的先进性。

    • 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耙吸船施工工艺优化

      2014(6):154-157.

      摘要 (1525) HTML (0) PDF 1.27 M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耙吸船施工生产率、降低施工成本,分析耙吸船施工数据,机具性能,进行土质采样试验,深入研究并优化耙吸船施工工艺。新的施工工艺实施后,天津港30万吨级航道耙吸船施工生产率提高了37%,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

    • 港珠澳大桥防腐施工工作吊篮安全性分析

      2014(6):158-161.

      摘要 (698) HTML (0) PDF 1.39 M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某标段防腐施工用工作吊篮结构外形、尺寸和安装方法,重点分析支架、吊篮、钢丝绳等主要受力构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在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施工工况进行静力计算与应力分析,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另外在不同风速、荷载和摆长情况下对工作吊篮的摆动幅度进行研究,从而给出对吊篮与墩身不发生危害碰撞的限制条件。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及核算提供参考。

    • 销轴法快速拖运沉箱施工技术

      2014(6):162-164.

      摘要 (827) HTML (0) PDF 658.20 K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销轴法拖运沉箱技术成功实现了陆上快速拖运沉箱,克服了围绳法拖运沉箱效率低、费用高、施工繁琐和埋设拉鼻拖运沉箱费用高、不能周转的缺点,为沉箱及其它大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陆上拖运施工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捷径,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空间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 松散陆域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的主要工艺特征

      2014(6):165-167.

      摘要 (893) HTML (0) PDF 902.96 K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钻孔灌注桩已经作为成熟软基加固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随着港口建设的发展,其在港口建设项目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现阶段,港口用地多为抛填棱体块石或回填开山土石形成,系新形成陆域,土体松散,密实性差。在此类松散陆域上进行钻孔灌注桩的钻孔施工须采取较为特殊的施工工艺以保证成孔顺利。阐述松散陆域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的主要工艺特征。

    • 沉箱可循环铺底工艺设计与施工要点

      2014(6):168-169.

      摘要 (715) HTML (0) PDF 456.23 K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高质高效地完成临时预制场沉箱预制施工,克服沉箱传统铺底工艺存在的资源浪费、造价高、污染预制场、施工进度慢等缺点,在对沉箱铺底工艺深入调查和研究后,通过计算分析,创新采用了H型钢和方木进行沉箱铺底,并利用气囊顶升沉箱抽取方木,抽出的方木可循环用于下一个沉箱铺底工艺。实践证明该工艺可靠、实用,并节约成本,优于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