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建设
    • 长江下游福姜沙河段12.5 m水深主航道选汊研究

      2014(5):1-7.

      摘要 (1257) HTML (0) PDF 1.32 M (1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江苏沿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港口相应得到快速发展,对主航道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长江南京以下主航道水深从10.0 m提升到12.5 m的航道治理工程即将实施。长江南京以下有多个分汊河段,主航道选汊不仅将决定南京以下长江深水航道的总体格局,而且给分汊河段的港口运营和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基于对福姜沙河段各汊道稳定性分析,给出可能的4大类选汊方案,并采用数模进行效果和影响分析而确认各自对应的可行方案,经包括技术可行性、港口适应性和通航多方面论证,认为福中双航道类方案和“福北单”+“福中单”类方案可作为推荐选汊方案,开展工程方案层面的分析研究。

    • 福姜沙水道深水航道选汊动床试验研究

      2014(5):8-17.

      摘要 (1915) HTML (0) PDF 6.19 M (1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福姜沙河段有福南、福北、福中三汊可选通航汊道,而目前三汊都不满足12.5 m深水航道尺度要求,必须进行整治,而选哪一汊为通航汊道成为整治工程首要任务。为此利用潮流泥沙河工模型研究各汊道整治工程效果及影响,对通航汊道进行初选。动床试验表明:通过整治,福南水道维持12.5 m水深,单向通航要求仍较困难,其进口及中部碍航段改善效果较差;福北水道受如皋中汊过流断面限制及碍航段较多,河势发展受到限制,双向通航难度大,暂可考虑单向通航;福中水道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且整治工程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整治难度相对较小。

    • >综合
    • 斜坡堤次护面块体的稳定性研究Ⅱ

      2014(5):18-20.

      摘要 (1678) HTML (0) PDF 788.42 K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两个断面的模型试验,进一步研究次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试验断面1次护面块体位于静水面下1.5倍波高H13%的坡面,断面2次护面块体位于静水面下1.5倍波高H13%的肩台上。试验波浪范围分别为Hd=0.11~0.14和Hd=0.09~0.11。试验发现,肩台上护面块体的稳定性较坡面上护面块体的稳定性差。从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位于静水面下1.5倍波高处及以下坡面的护面块体,其稳定重力为主护面块体稳定重力的13; 2)位于静水面下1.5倍波高肩台处的护面块体,其稳定重力为主护面块体稳定重力的0.9倍。

    • 潮汐环境下细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述评Ⅲ——沉速的影响因子*

      2014(5):21-25.

      摘要 (1738) HTML (0) PDF 1.59 M (1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潮汐环境下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述评”的第3部分,在前人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决定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最重要的3个因子(含沙量、盐度和温度)影响沉速的方式进行了综述。通过对比与分析认为:1)含沙量是影响沉速的主要因子之一,当含沙量在一定范围内,含沙量增加沉速增加;当超越一定限度,含沙量增加,沉速反而减小,存在一个最佳絮凝含沙量区间。2)温度与沉速的关系还需进一步探索;盐度与沉速的关系也存在一定争议,可能存在最佳絮凝的盐度条件。3)含沙量、盐度和温度均能显示其对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程度不一的影响力,且各因子对沉速的影响关系并非单一、较为复杂,不同地域、时段和区段某些关键参数的差异较大。

    • 直立墙上不规则波波浪力试验和统计分析*

      2014(5):26-31.

      摘要 (1462) HTML (0) PDF 1.26 M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确定波谷作用下波浪荷载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进行了不规则波浪对直立墙作用的室内试验,并对测得的波浪力进行统计分析;通过长期波浪最大荷载与短期波浪荷载的统计关系,得到50 a设计基准期内波浪荷载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波谷作用下短期波浪荷载服从Weibull分布,50 a设计基准期内最大波浪荷载服从极值I型分布。

    • 考虑护面块体影响的越浪数值模拟*

      2014(5):32-35.

      摘要 (1366) HTML (0) PDF 915.43 K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在斜坡堤数值计算中考虑护面块体的影响,借鉴海绵阻尼层的消波方式,在湍流模型的控制方程中引入等效护面块体系数μ*的概念,并将等效系数μ*与规范中常用的糙渗系数KΔ相联系,构建了基于糙渗系数KΔ求解等效系数μ*的数值转换途径。该方法拓展了波浪数值模型的应用范围,在波浪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数值研究方面具有新意。

    • 泥沙管道输送计算方法探讨

      2014(5):36-40.

      摘要 (1660) HTML (0) PDF 858.30 K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当前使用较多的泥沙管道输送计算方法包括王绍周公式、Durand公式、Wasp公式、Turian公式及Wilson公式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某工程项目分别使用不同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且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以供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参考。

    • 江苏近岸海域波浪的分布特征*

      2014(5):41-47.

      摘要 (2270) HTML (0) PDF 2.73 M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009年1—6月的实测波浪资料,研究位于江苏北部辐射沙洲南部沿海测站的波浪特征。通过统计计算和研究分析,获得其波高特征值,并探讨各特征波高与平均波高(有效波高)之间的关系;筛选出25组有效波高出现极值时刻的波面资料,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计算了波高、周期及两者之间的联合概率密度分布,并与其对应的理论公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luhovski分布较适用于本地区的波高分布规律;当谱宽度较小时,Longuet-Higgins理论周期分布与实测分布比较符合;实测波高与周期联合概率分布对于大波高小周期的情况与各理论分布均吻合较好。

    • 聚羧酸减水剂防腐技术研究

      2014(5):48-51.

      摘要 (864) HTML (0) PDF 958.71 K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两种异噻唑类防腐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防腐剂对聚羧酸减水剂中细菌和霉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聚羧酸减水剂外观、pH值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腐剂能够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和繁殖,对霉菌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因而能够有效防止聚羧酸减水剂表面发霉和溶液pH值下降;添加防腐剂后,聚羧酸减水剂的分散性有所下降,但减水剂放置时间较短时,其保坍性有所提高;当减水剂放置时间较长时,防腐剂用量对分散性下降的影响逐渐减小;综合考虑,防腐剂适宜的用量为0.05%。

    • >港口
    • 新型码头浮式系缆装置防卡死技术分析*

      2014(5):52-58.

      摘要 (1087) HTML (0) PDF 1.79 M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电站调峰以及泄洪导致电站下游水位短时间内大起大落,直接影响了下游直立式码头靠泊和装卸作业安全。借鉴船闸浮式系船柱原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瞬时水位变幅的新型码头浮式系缆装置,给出了解决电站下游靠泊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进一步验证浮式装置运行可靠性,即河道水流作用产生较大水平力情况下,浮筒如何克服阻力(防卡死)自由升降,分别对单一装置和多装置情况下受力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提出分别增加一组防卡导轮和防卡连杆装置的方法,可有效防止浮筒运行“卡死”。本研究对该装置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打下坚实基础,并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大型油轮系靠泊外海开敞式码头的船舶撞击力计算

      2014(5):59-63.

      摘要 (1794) HTML (0) PDF 785.14 K (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船舶撞击码头所产生的撞击力,是码头设计时的重要荷载,合理确定它的值很重要。由于相关影响因素很多,船舶撞击力计算公式尚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针对大型油轮系靠泊外海开敞式码头时的船舶撞击力。分析国内外各种计算理论中的几个代表性公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国内行业规范对船舶撞击力的计算值相较国外研究成果及物理试验结果均偏小,为了合理确定大型油轮系靠泊外海开敞式码头时的船舶撞击力值,对现行《港口工程荷载规范》采用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 Life-365在海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中的应用

      2014(5):64-68.

      摘要 (1096) HTML (0) PDF 1.17 M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达曼港集装箱码头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寿命计算为例,介绍了Life-365计算软件的功能及主要理论依据,结合达曼港当地的自然条件,确定软件中采用的主要计算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本模型预测的设计寿命满足了50 a的使用要求,为高氯盐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计算提供了参考。

    • 长周期波浪作用下顶宽对抛砂潜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2014(5):69-72.

      摘要 (1541) HTML (0) PDF 1.25 M (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非洲西北岸线,常年遭受来自北大西洋的涌浪袭击,其长周期的波浪特性和作用效果,尚未有全面的认识和研究。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再现了长周期波浪作用下抛砂潜堤的平衡过程,对比了不同顶宽情况潜堤稳定断面形态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的主要因素。

    • 港口群生态建设评述

      2014(5):73-76.

      摘要 (904) HTML (0) PDF 672.60 K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阐述港口群生态建设的内涵,分析其典型特征,提出港口群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应采用这样的方案:通过调研港口群区域的具体生态环境状况而进行前期的全面规划与设计、中期的建设实施和后期的运营维护与修复等。

    • >航道及通航建筑物
    • 姚家船闸下游深开挖航道的稳定性研究

      2014(5):77-82.

      摘要 (1116) HTML (0) PDF 2.29 M (1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衢江(金华段)航道位于钱塘江中上游,姚家枢纽是衢江(金华段)航运开发项目最下游的一个梯级。为减少支流浸没影响,枢纽坝址上移,导致富春江大坝回水无法与姚家枢纽下游水位相衔接。因此,枢纽下游约7 km航道须通过深度开挖才能满足通航水深要求。为了在山区性河流中维持人工开挖航道的稳定性,采用设置适当高度的挡沙槛来阻挡河床沙进入深开挖航道。本文通过定床和动床物理模型试验,分析船闸下游航道的水流条件、河床变化、挡沙槛挡砂效果等,充分论证航道深开挖方案和挡沙槛的设计方案,从而为减少航道维护量、确保枢纽下游衔接航道的通畅提供参考依据。

    • 长江下游铁黄沙整治工程对航道的影响

      2014(5):83-89.

      摘要 (1257) HTML (0) PDF 2.28 M (1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长江上游来沙量明显减少,水沙动力条件的变化导致福山水道的淤积萎缩速率有可能会加快。铁黄沙沙体缺乏有效控制,仍然存在被冲散的可能。为了统筹兼顾河势控制、深水航道建设、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望虞河口引排水安全等各方面的需求,铁黄沙整治工程应运而生。通过对工程局部河段河床演变进行分析,探讨整治工程对航道的影响,对维护长江下游深水航道的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 缅甸周边深水海域航标锚泊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2014(5):90-93.

      摘要 (1075) HTML (0) PDF 868.54 K (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计算在深水环境下航标的活动范围,建立了航标锚泊系统的理论模型,并根据悬链线方程,推导了锚系在不同状态下航标活动范围的计算公式。针对深水环境下航标活动范围过大的问题,提出了航标双点系泊的方式,大大减小了航标的活动范围。结合一个实例,计算了航标在不同水深下的各个参数,计算结果满足工程的精度要求,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 规划枢纽库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分析*

      2014(5):94-96.

      摘要 (1253) HTML (0) PDF 617.64 K (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航道建设工程为依托,综合分析多个已建库区多年实测水位资料,得知枢纽成库后综合糙率将有所减小,在接近设计流量时成库后综合糙率与成库前糙率比值为0.862。将上述成果运用于洋溪、梅林等规划枢纽库区沿程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中,与实际较为符合。

    • 船闸闸室横支廊道布置及水流特性研究

      2014(5):97-101.

      摘要 (1214) HTML (0) PDF 1.45 M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船闸闸墙长廊道闸室中部横支廊道输水系统可以较好地适应中高水头、闸室尺度大及闸室长宽比小等船闸特点,但如何使闸室纵、横向水流分布均匀一直是此类型输水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本文针对闸室中部横支廊道群及单根横支廊道,分别建立了两座不同比尺的局部物理模型,重点从横支廊道进口布置、首末端断面面积比、侧支孔尺寸特征、消能方式等方面,研究了横支廊道布置及水流分布特性,提出了相关布置要点及一般布置原则,并通过整体模型船舶系缆力试验验证了闸室停泊条件。结果表明,提出的闸室中部横支廊道布置是合适的,充水时闸室纵横向水流分布基本均匀,船舶系缆力满足规范要求。

    • 汇出汇入条件下港内航道船舶安全距离研究*

      2014(5):102-106.

      摘要 (1076) HTML (0) PDF 1.05 M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港内航道中,船舶的数量多密度大,船舶汇入汇出对在航道中正常行驶的其它船舶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已有的船舶运动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对船舶汇入汇出安全行驶进行了初步设计,并计算出能够进行安全汇入与汇出的最小距离要求。

    • 三峡—葛洲坝两坝间平善坝锚地改造方案分析

      2014(5):107-111.

      摘要 (1090) HTML (0) PDF 1.04 M (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峡坝区河段主航道位于长江中游和上游交汇处,为水路运输要道,是长江干线航道中关键的一段。通过对平善坝现有锚地的分析以及两坝间未来船型及运量的预测,提出锚地改造优化方案,以适应坝区枢纽过坝运量的快速增长和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改造后的锚地增强了平善坝锚泊能力,减少了两坝间锚泊的安全隐患,保障了船闸的高效运行,进一步提高了过闸效率。

    • 三维有限单元法在大型船闸闸首设计中的应用

      2014(5):112-116.

      摘要 (1387) HTML (0) PDF 1.58 M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合理确定闸首结构的内力是保证船闸结构系统稳定和安全的关键,也是闸首混凝土配筋设计的重要依据。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某大型船闸下闸首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闸首的应力分布规律及变形特点。编制了由应力反求内力的计算程序,得到各控制点的内力分布情况,并与规范算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规范算法偏于安全,有限单元法充分考虑了位移的协调和结构变形的整体性,计算出的内力更加符合大型船闸闸首实际受力情况。

    • 赣江南昌河段设计水位分析

      2014(5):117-120.

      摘要 (1700) HTML (0) PDF 804.45 K (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南昌河段位于赣江(南昌—湖口)航段上游。近期受人为因素影响,河段河床、水流特性发生较大改变,致使设计水位发生一定变化。为合理确定设计水位,根据近期河床演变情况及外洲站水位流量情况,采用综合历时法、频率保证率法、水位流量关系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近期变化不大,宜采用频率保证率法确定;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逐年下切明显,宜采用水位流量法确定。

    • >信息技术
    • 中国智能港口的建设框架设想

      2014(5):121-126.

      摘要 (866) HTML (0) PDF 1.96 M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国际化港口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港口信息化建设相关经验,利用网格化理念搭建了智能港口应用系统体系结构,提出中国智能港口的建设目标和总体建设框架设想,共同推进港口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港口的供应链枢纽作用。

    • 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安全生产管控一体化技术方案*

      2014(5):127-131.

      摘要 (1197) HTML (0) PDF 1.25 M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长江荆江航道整治特点,从荆江航道整治施工区危险源辨识、通航要素感知、多源监控数据智能融合与安全管理决策等方面入手,提出荆江航道整治工程主动预控与应急处置、荆江航道整治施工区通航安全协同控制与保障、荆江航道整治工程监控、荆江航道整治安全生产管控一体化管理平台构建等技术方案,为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安全生产与航道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 >地基与基础
    • 卸荷式板桩+高桩梁板结构在软土地区码头建设中的应用

      2014(5):132-137.

      摘要 (1188) HTML (0) PDF 3.29 M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某电厂码头扩建工程为例,通过结构方案设计、计算分析、经济及优缺点对比,分析卸荷式板桩+高桩梁板结构的特点及优势,为此结构形式的推广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 吹填淤泥固化室内试验研究

      2014(5):138-142.

      摘要 (1308) HTML (0) PDF 1.48 M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解决吹填土含水率高、压缩性大和排水固结时间长等工程问题,提出使用复合型固化剂固化吹填土,从而达到节省工期、节约成本的目的,为吹填土地基的加固提供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通过单掺试验、正交试验和抗渗抗剪试验等方法,研制出3种效果较好的固化剂。试验结果表明:类别3固化土(复合掺入2%水玻璃、3%生石膏和0.5%苛性钠)固化效果最佳,但综合考虑原料成本因素,在类别2(单掺0.04%)的三乙醇胺的性价比最高。

    • 排架空间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横向位移分析

      2014(5):143-147.

      摘要 (1119) HTML (0) PDF 1.98 M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了高桩排架空间结构模型,计算分析叉桩排架在水平力作用下,各个桩基的位移沿桩长的变化规律,并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的分析结果十分吻合。研究了水平力在排架中的分配系数规律,发现水平力的大小对分配系数也有一定影响。

    • >施工
    • 长距离沉管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2014(5):148-151.

      摘要 (967) HTML (0) PDF 659.69 K (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全长约6 km,海底隧道沿纵向呈“W”型布置,长距离隧道通风存在难点。分别研究了长距离沉管隧道单机压入式通风和串联式通风技术,通过在工艺设计、风机选型、经济性方面进行对比验证,阐述了单机压入式通风技术的优点,对于解决国内外长距离隧道通风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 大型绞吸船开挖深水航道岩石方案优化

      2014(5):152-155.

      摘要 (1280) HTML (0) PDF 951.67 K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避免破坏疏浚区水环境,采用大型绞吸船在不炸礁的情况下开挖深水航道岩石已成为现实。针对绞吸船开挖深水航道岩石施工,开展了前期策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泥驳船的改造以及绞吸船施工工艺和构造优化,分析并测算出了挖岩生产率、开挖不同硬度岩石的齿耗、油耗及管线输送百万立方疏浚土的磨耗数据,并从中总结出绞吸船开挖深水航道岩石的规律性结论,可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以至推广。

    • 水下灌浆工艺在码头抛石基床加固中的应用

      2014(5):156-159.

      摘要 (945) HTML (0) PDF 994.30 K (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合理配置水下不离析水泥砂浆,利用暗基床四周土体和已安沉箱所形成的相对密封环境,采用在沉箱上预埋灌浆管及搭设施工平台,以及选择合适的灌浆施工参数等技术措施,海中独立墩沉箱抛石基床的水下灌浆工艺在青岛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中得以应用。压力灌浆可以实现抛石基床的整体密实,基本消除后期沉降,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 港口码头水下裂缝修复技术

      2014(5):160-164.

      摘要 (878) HTML (0) PDF 1.65 M (1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某港口码头因装配误差导致装配块水下部分出现裂缝,须对结构进行水下处理:采用HK-963触变型环氧粘结剂材料,通过压力对装配块水下裂缝进行修复。经水下处理,裂缝修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探索修复工艺及可行性。

    • 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创新实践

      2014(5):164-167.

      摘要 (753) HTML (0) PDF 883.28 K (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比真空预压工艺传统工艺与直排式工艺的优势与缺陷,对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在黄骅港某地基处理工程创新实践中展现出的效率高、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