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建设
    • 福姜沙水道深水航道选汊分析

      2014(3):1-7.

      摘要 (1418) HTML (0) PDF 3.23 M (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福姜沙水道为弯曲分汊河型,是长江南京至太仓河段唯一三槽通航的水道。由于特殊的河道形态与复杂的水沙运动,在12.5 m深水航道建设中对主通航汊道的选择难度较大。该水道河床开阔,上游来沙在此大量落淤,加之潮汐影响,河床冲淤呈现周期变化。基于对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对福南、福北、福中三槽综合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福南水道过于弯窄,凸岸淤积问题造成航道治理与维护的难度大,特别是“S”型反向急弯,不利于大型船舶安全通行;福北水道与福中水道具备建设单向航道的基本条件。本文提出“利用北汊两槽(福北水道、福中水道)建设分道航行的12.5 m深水航道、南汊(福南水道)保持现有条件作为深水良港”的选汊方案。

    • 主动式钩连体结构孔隙率研究*

      2014(3):8-12.

      摘要 (1028) HTML (0) PDF 2.47 M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主动式钩连体作为国际上一种新型消能护滩结构,以其新颖的结构形式和良好的整体性及突出的消能效果,已经在荷兰等国得到了工程实际应用。利用钩连体模型试验研究其基本结构特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其水动力特性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 >综合
    • 斜坡堤护面块体的安全度分析

      2014(3):13-17.

      摘要 (2068) HTML (0) PDF 1.59 M (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斜坡堤护面块体的稳定重力通常按赫德森公式计算,但其安全水平并不明确。提出护面块体安全度的概念,推导出其数值为KN=2.2,两组断面模型试验的结果验证了这个数值是合适的。利用护面块体的安全度,可以客观确定护面块体的稳定重力、新型护面块体的稳定系数,还可用来校验现有各种护面块体稳定系数的合理性。

    • 潮汐环境下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述评I——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2014(3):18-23.

      摘要 (1070) HTML (0) PDF 1.35 M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河口海岸研究领域,泥沙沉降速度是泥沙研究基础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物理量,它是直接表征泥沙动力学特征和影响河床底部淤积通量最重要的控制参数之一。综述分为3篇,第1部分主要从沉降定义入手分析,厘清基本概念,总结分析了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研究方法。到目前为止,细颗粒泥沙沉降过程的环境敏感性特征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脱离一定的沉降环境,纯粹而笼统地认为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对细颗粒泥沙沉降速度的曲解。在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和现场测量3类研究手段中,建议采用室内试验方法,但测控设备需进一步改进。

    • 钢管桩与上部结构剪力键连接的破坏模式及设计方法*

      2014(3):24-28.

      摘要 (1003) HTML (0) PDF 1.79 M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钢管桩与上部结构剪力键连接的设计方法,国内外相关规范尚无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完整的计算理论。基于现有研究,探讨钢管桩与上部结构剪力键连接的破坏模式,分析破坏机理;阐述钢管桩与上部结构剪力键连接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为完善剪力键连接的设计方法提供依据。

    • 高陡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

      2014(3):29-34.

      摘要 (1491) HTML (0) PDF 2.49 M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实现增大堆场面积、减小弃方外运、美化港区环境、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针对长江上游重庆果园港二期工程陆域堆场形成,提出采用37.5 m的高陡加筋边坡设计方案,通过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分析和研究了现有2#和6#加筋边坡设计断面对应的有、无加筋边坡断面以及变换坡率、变换填料等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

    • 不同护面块体潜堤的消浪特性试验研究

      2014(3):35-40.

      摘要 (2052) HTML (0) PDF 1.91 M (1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斜坡式潜堤为研究对象,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选取相对淹没水深、护面结构形式的糙渗系数、坡度等因素的变化对潜堤消浪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在规则波作用下相对淹没水深、护面结构形式的糙渗系数、坡度等因素对潜堤透射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因素对潜堤透射系数影响程度,同时给出了波浪在潜堤附近传播时沿程波高变化情况。其次,采用与规则波相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相对淹没水深、护面结构形式的糙渗系数、坡度等因素对潜堤透射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各因素对潜堤透射系数的影响程度,并给出了波浪在潜堤附近的沿程变化情况。

    • 基于双截尾-GPD分布的船舶溢油损失分布拟合研究

      2014(3):41-44.

      摘要 (956) HTML (0) PDF 1.69 M (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全国船舶溢油事故损失数据为样本,针对船舶溢油损失数据的主体部分和厚尾部分分段建模,并将双截尾-GPD分布引入船舶溢油损失序列的分布拟合中,对船舶溢油损失序列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实证研究发现,船舶溢油损失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具有“尖峰、厚尾”的特性;分段拟合则进一步提高了损失分布的拟合准确性。

    • 疏浚土的附着力特性试验研究*

      2014(3):45-50.

      摘要 (1290) HTML (0) PDF 2.49 M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土的附着力是港航疏浚工程中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它可为抓挖机械的选取及其操作技术提供合理建议,为航道、港池等开挖工程以及吹填工程提供设计与施工参数,但目前对其研究仍处初步阶段。通过对7种典型疏浚土进行物性试验与附着力试验,从土力学角度关联土的物理指标与附着力,从土质学角度探讨土的粘附机理。结果表明,土的黏粒含量越高,附着力越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附着力逐渐增大,当含水率接近液限时附着力达到峰值,此后逐渐减小。附着力的产生与变化机理主要是由于结合水性质与含量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接触物—水—土—电解质系统吸附力与解离力的产生、发展、平衡、破坏所导致。研究还表明,该区土在天然含水率状态下土的附着力在数值上约为其塑性指数的5倍。疏浚工程中,淤泥厚度大地区,可采取冲水条件下开挖;含较多砾、砂、粉的土体可采取增加排水措施,用以提高掘进与排泥速率。

    • 风暴潮增水和台风浪联合分布在北仑港中的应用

      2014(3):51-56.

      摘要 (1434) HTML (0) PDF 1.55 M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台风期间北仑港实测潮位、波浪资料统计分析,研究台风期间风暴潮增水特性和统计规律,采用概率统计理论研究风暴潮增水和波浪的相关性,建立风暴潮增水与波高的联合分布,提出考虑风暴潮影响的设计潮位、波浪组合的推算方法。

    • 广西防城港岩石性能对疏浚生产率影响分析

      2014(3):57-61.

      摘要 (1264) HTML (0) PDF 1.63 M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防城港20万t航道疏浚工程为例,从重型绞吸船“天鲸号”开挖岩石难易程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疏浚生产 率的关键因素;并对疏浚区域的泥质粉砂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岩石质量等反映岩体特性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经 验公式估算岩体的完整性指数。针对疏浚岩石工程特性,创新性地引进了反映岩体整体特性指标——疏浚岩体基本质量 指标修正值[BQ]TH,基于最小二乘法建立了[BQ]TH疏浚生产率的经验公式,并利用拟合的经验公式和BP(Back-Propagation Network)神经网络对疏浚生产率进行了预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 桩基挡板透空式防波堤透浪特性研究

      2014(3):62-67.

      摘要 (1684) HTML (0) PDF 2.29 M (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物理模型的试验模拟,研究并分析影响透射系数的各个因素(包括相对波高、相对波长、相对堤顶宽度、 挡浪板相对入水深、是否开孔),给出各种因素组合下透射系数的变化规律。将试验值与前人公式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 数据的差异及原因;并在拉帕公式的基础上拟合了透浪系数经验计算公式。

    • 基于轴辐理论的群岛海运物流网络构建及节点选择*

      2014(3):68-73.

      摘要 (740) HTML (0) PDF 1.56 M (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有效提升群岛海运物流运营效益,提出了一种以轴辐式网络为基础的3级海运物流网络模型;运用主成分 分析法,选取对海运影响较大的7项指标,利用各岛屿的得分辅助划分群岛海运物流节点的等级;以我国南方某群岛为背 景,应用该指标体系确定各岛屿的得分排序,构建了该群岛区域的3级轴辐式海运物流网络。结果表明:三级轴辐式群岛 海运物流网络可以提升群岛海运物流的规模效益、节约物流成本;相应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划分群岛海运物流网络的节点等 级,为群岛海运物流网络的布局规划提供参考。

    • >港口
    • 离岸深水港轻型码头在波浪作用下动力响应研究*

      2014(3):74-79.

      摘要 (1197) HTML (0) PDF 2.40 M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离岸深水港轻型码头在强浪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依据JTJ 213—1998《海港水文规范》的环境条件 和环境荷载规范,在考虑桩-土耦合效应下对海洋极端波况下离岸深水港轻型码头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比 了不同阻抗处理下桩柱响应与采取基岩面固结简化下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桩土耦合作用对于波浪尤其是不规则波作用 下的桩柱响应有很大影响,考虑耦合作用时结构运动响应为岩面固结简化下的45%~65%,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码头结构响应峰 值远高于规则波下峰值结果,尤其不规则波的高频成分更能激发结构物的动力响应。建议在深水轻型码头结构物设计中采 取更接近实际的基于两相饱和介质理论的桩基阻抗;在不规则波作用下尤其当频率较高时,不规则波中高频成分与轻型码 头的固有频率接近易引起较大动力响应,在工程设计中需引起注意。

    • 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极限状态研究*

      2014(3):80-84.

      摘要 (1051) HTML (0) PDF 1.55 M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有关耐久性和耐久性极限状态定义的总结,结合港口工程结构特点,提出了可用于结构设计的港口工程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极限状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和采用螺纹钢筋作为预应力筋的梁、板,以承载力、挠度和纵向裂 缝宽度分别劣化到某一限值作为控制的耐久性极限状态;对于采用钢绞线或钢丝作为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和 采用螺纹钢筋作为预应力筋的桩,以钢筋脱钝作为耐久性极限状态。

    • 最优截面法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2014(3):85-87.

      摘要 (759) HTML (0) PDF 1.52 M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一种构件截面尺寸的确定方法——最优截面法。通过最优截面法,可以依据钢筋及混凝土的现行价格对截 面尺寸进行计算,计算出最优构件截面尺寸和配筋面积组合,达到节约工程造价的目的。

    • 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应力分析

      2014(3):88-93.

      摘要 (1626) HTML (0) PDF 2.46 M (1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行规范中,计算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应力时假定基床是刚性的,不考虑基床前、后方的土压力,只考虑基床 自重和基顶应力向下的传播。随着大型重力式码头抛石基床深度的不断加大,基床前、后方的土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现 行规范这种计算方法与实际情况就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系统的计算、研究,分析厚抛石基床前后方土压力对基床内应力 分布的影响,根据有限元软件PLAXIS计算出应力分布规律,提出了一种采用3个应力控制点的更合理的改进计算方法。

    • 正向浪作用下离岸高桩墩台结构波浪总浮托力计算

      2014(3):94-97.

      摘要 (1509) HTML (0) PDF 1.56 M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波浪总浮托力是离岸高桩墩台结构设计时需要注意的重要外荷载之一。根据具体工程实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 的对比,分析正向波浪作用下离岸高桩墩台结构波浪总浮托力不同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工程实际计算波浪总浮托力需 要注意的条件,并提出建议。

    • 集装箱班轮到港规律的耦合性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2014(3):98-102.

      摘要 (1415) HTML (0) PDF 1.56 M (1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指出了集装箱班轮运行方式下船舶到港规律具有耦合性特征,建立了耦合度表达式和相应的爱尔朗分布族模 型。通过对大连港集装箱码头连续3年1.56万个班轮到港记录的统计分析,证明了同一航线同一公司编组船队内部各船舶之 间在到港规律上具有很强的耦合性。

    • 带悬锤的悬链线方程求解及其简化方法

      2014(3):103-106.

      摘要 (971) HTML (0) PDF 1.70 M (1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浮码头的锚系设计中,由于设计船型的要求,为保证码头前沿水深,往往需在锚链上悬挂悬锤以增加码头前 沿吃水。而现行规范及文献中,对于悬挂悬锤的锚链计算均无论述。悬锤的重力决定了码头前沿水深,关系到码头的适用 性。主要论述悬锤重力与吃水的关系以及计算方法,确保浮码头设计的合理可靠性。

    • 前板桩高桩码头结构形式的应用

      2014(3):107-110.

      摘要 (1136) HTML (0) PDF 1.68 M (1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一种适用于陆域狭窄、码头悬臂段大、地震液化条件下的前板桩高桩结构形式,主要结构特征为:前板桩 选用钢管型组合钢板桩,其后结合PHC叉桩锚碇设高桩梁板结构,高桩结构后方设挡土板和减压棱体,钢板桩在极端低水 位处设泄水孔;可液化的粉砂层地基土进行水下振冲密实处理。

    • 轨道板结构在码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2014(3):111-113.

      摘要 (1448) HTML (0) PDF 1.59 M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阿联酋富吉拉港某码头通用泊位改造成专业散粮泊位并新设装卸船机基础,现有钢板桩码头岸壁后方存在大量 抛石棱体,常用的轨道基础支撑结构施工困难,而且桩基施工还会对现有钢板桩结构造成破坏。针对项目特点提出钢筋混凝 土筏型轨道板基础结构形式,并通过Axis VM和PLAXIS有限元软件对轨道板结构现有钢板桩码头结构进行核算。该码头改 造和装卸船机使用效果良好。

    • 某海港码头结构耐久性调查与分析

      2014(3):114-118.

      摘要 (1101) HTML (0) PDF 1.58 M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华东地区建于90年代服役11年的某海港码头的构件力学性能、耐久性等进行了现场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 明:构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保护层厚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构件混凝土电阻率较低,存在氯盐腐蚀的可能性,构件的 表面已出现了锈斑,产生了氯盐腐蚀现象;构件的游离氯离子浓度与总氯离子浓度存在相关性,游离氯离子浓度计算的扩 散系数小于总氯离子计算的扩散系数;随着高程的增加,构件的表面氯离子浓度具有降低的趋势;构件混凝土抗氯盐侵蚀 性能存在一定的差别。调研结果可为进一步制定有关海港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标准提供参考。

    • >航道及通航建筑物
    • 北江白石窑水利枢纽下游引航道通航水力学试验研究

      2014(3):119-124.

      摘要 (1129) HTML (0) PDF 2.27 M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原有白石窑水利枢纽船闸进行改扩建来提高航运能力,将原来的一线船闸改建,同时在改建船闸左岸增 设二线船闸。根据白石窑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的整体定床模型试验成果,研究该工程改扩建后的通航条件。针对由于枢纽 下游主河槽与船闸轴线交角较大以及枢纽下游主河槽河床高出下引航道口门区较多而引起的船闸下游口门区及连接段的斜 流、乱流等不利通航水流条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整改措施。该试验成果可供以后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 黄河什川吊桥滩河段航道整治方案研究

      2014(3):125-129.

      摘要 (1031) HTML (0) PDF 1.93 M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什川吊桥滩是黄河大峡库区内主要碍航滩险之一,严重影响通过该河段船舶的安全航行。在明确其碍航特性的 基础上,结合河工模型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方案整治前后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确定采取浅区挖槽和深沱筑潜坝相结 合的措施进行整治。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整治效果良好,可为类似滩险的整治提供参考。

    • 周公堤水道张家湾透水坝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比较分析

      2014(3):130-133.

      摘要 (1272) HTML (0) PDF 1.39 M (1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不影响周公堤水道颜家台闸的正常使用,已建的周天河段航道整治控导工程在颜家台一带方案布置存在空 档,使得河道局部放宽,泥沙落淤,形成浅埂。因此,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昌门溪—熊家洲段工程(周天河 段)中,在空档处布置了一道潜丁坝。为了在增加工程效果与减小对颜家台闸的影响之间找到平衡点,对张家湾透水坝的 平面布置及结构形式进行研究,为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撑。

    • 内河航道服务水平及通过能力研究

      2014(3):134-139.

      摘要 (1537) HTML (0) PDF 1.41 M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交通工程理论为基础,结合内河航道特征提出航道服务水平概念及指标;以内河和渠化航道标准船型为依据 对内河航道服务水平指标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确定服务水平等级;将船舶交通流理论和航道服务水平相结合建立内河航 道通过能力计算模型。以淮河出海航道运行资料为依据,计算航道通过能力,并与设计水平年货流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可 供内河航道规划、建设、评估、维护或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 长江中游杨林岩水道整治措施

      2014(3):140-144.

      摘要 (1669) HTML (0) PDF 1.75 M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杨林岩水道作为长江中游典型的顺直分汊河段,多年来航道条件良好。三峡蓄水后,水沙条件发生改变,航道 条件呈现不利发展趋势。以物理模型试验为手段,结合理论分析,就该水道水沙运动特性、河床演变规律、治理思路,整 治方案等进行研究,为类似河段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成果认为,顺直分汊河段江心洲-南阳洲洲头位置及形态的变化直接 影响河床演变和航道条件,宜遵循“采用护滩带软体排对洲头实施守护”的治理思路。

    • >信息技术
    • 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的嵌入式ECS设计与实现*

      2014(3):145-150.

      摘要 (1296) HTML (0) PDF 2.43 M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2.0版)的嵌入式ECS进行研究。完成系统的模块划分和功能设计,探讨关键技术,在 Linux的Eclipse环境下实现了系统软件部分,并进行实际运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稳定、高效、能够充分展现长江电 子航道图公共服务平台所提供的实时数据,为船舶航行提供安全保障。

    • 水运港口TD-SCDMA无线专网解决方案

      2014(3):151-154.

      摘要 (877) HTML (0) PDF 1.45 M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随着水运港口信息数字化的逐步发展,现有传统的通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水运港口的信息交互。分析港 口通信业务的需求和相应特点后,结合TD-SCDMA通信系统的技术优势和在公网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无线专网系统解决方 案,并分析了港口无线专网系统的业务性能。专网通信系统可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远程视频监控等服 务,可有效提高水运码头的生产效率与通信能力。

    • HIDAS三维配筋系统

      2014(3):155-160.

      摘要 (1020) HTML (0) PDF 2.04 M (1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三维模式的配筋设计系统—HIDAS(Harbo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Application System)三 维配筋系统。介绍该配筋系统的系统架构,阐述系统的设计结构,包括钢筋对象的组织结构,系统提供的多种配筋模式和 配筋流程管理,现有的钢筋碰撞检测处理,钢筋的更新管理机制以及配筋模型的出图技术。三维配筋设计更加符合设计人 员的思维习惯,直观性强,籍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代表配筋设计发展的方向。

    • >地基与基础
    • 双层土水平受荷超长桩承载性状数值模拟

      2014(3):161-167.

      摘要 (1241) HTML (0) PDF 2.64 M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双层土中超长桩水平承载性能进行模拟,得到桩土相互作用下土抗力及超长桩桩身弯 矩及侧移。分析桩侧竖向摩阻力、环向摩阻力和法向土抗力沿桩身的分布和对承载力的贡献以及超长桩水平承载性状随荷 载、土层相对模量比、桩长径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侧竖向摩阻力、环向摩阻力、法向土反力沿桩环向呈不同的曲 线分布规律,沿深度呈递减趋势,桩顶最大;在不同分层情况下桩身弯矩和侧移量随着土层弹性模量比的增大而减小;水 平受荷超长桩存在有效长度和最优长径比;沿桩身存在反弯点和位移零点。

    • 码头施工过程中单桩稳定性计算

      2014(3):168-172.

      摘要 (1004) HTML (0) PDF 1.84 M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码头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单桩稳定性问题,分析了处于单桩状态的弹性长桩和刚性桩的不同失稳机理并 提出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相应的单桩稳定计算方法和主要步骤,同时还依据工程实例和模型试验数据给出了刚性桩的稳定安 全系数建议值,在码头桩基施工实践中对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参考意义。

    • >施工
    • 新海鳄轮在曹妃甸三港池施工效率的分析

      2014(3):173-176.

      摘要 (783) HTML (0) PDF 1.70 M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更进一步提高绞吸挖泥船施工效率,通过对新海鳄轮挖泥船在曹妃甸三港池施工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出几 项建议措施,以达到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目的。

    • 复杂地质条件下SMW工法应用研究

      2014(3):177-182.

      摘要 (898) HTML (0) PDF 2.29 M (1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珠海港某典型基坑支护工程实例,分析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SMW工法的工艺技术要求,根据基坑开挖过 程及后期现场监测结果,探讨了软弱土层中基坑侧壁型钢水泥搅拌桩的位移变化以及基坑外侧水位变化规律,并据此提出 了该工况下基坑侧壁的变形速率报警经验值,从而为类似基坑支护工程提供参考价值。

    • 加筋麦克垫在护滩工程中的应用及施工质量控制

      2014(3):183-187.

      摘要 (1001) HTML (0) PDF 1.96 M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长江下游马当南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洲滩下游段守护首次采用了新型的加筋麦克垫。普通三维网垫在抵 抗水流冲蚀应用时,通常在防护性能发挥到极限前,就会出现材料破坏(如撕裂)的情况。根据马克菲尔集团与美国犹他 州立大学的试验研究,发现通过高强度钢丝网加筋的三维网垫,其材料自身抵抗破坏的性能有显著提高,能够保证材料的 冲蚀防护性能得以发挥。除此之外,其自身的稳定性也是保证防护性能的关键。针对加筋麦克垫质量轻的特点,在基床整 平、网垫锚固以及搭接绞合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保证加筋麦克垫在护滩工程中首次应用就取得了良好的防 护效果。

    • 32 m箱梁模型拼装质量控制技术

      2014(3):188-192.

      摘要 (704) HTML (0) PDF 1.88 M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32 m箱梁模型是分段拼装而成的整体刚性模板,全套模型由底模、侧模、端模、内模四部分组成,其拼装成形 后的质量对箱梁的外形外观质量是否达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32 m箱梁模型拼装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调查, 找出影响模型拼装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法,以提高模型的拼装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