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1-4.
摘要:
2014(2):11-14.
摘要:通过巴基斯坦码头工程项目(QICT&FAP)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中安全风险管理的总结,介绍海 外水运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安全风险,以及如何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HSE管理降低安全风险,提高项目HSE管理水 平,实现项目的HSE目标。
2014(2):15-19.
摘要:为了加强对非洲西海岸硬土水理特性的规律性认识,提高硬土勘察设计准确性,以喀麦隆西海岸的地质调查、 钻探、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成果为基础,重点研究硬土的胀缩性、崩解性和软化性等水理性质。结果表明,研究区硬土呈 现无胀缩性、弱崩解-无崩解性,多面卸荷及临水状态下软化程度高,顶面卸荷及临水状态下无软化,可直接作为重力式 码头基础持力层。经过研究,初步确立了非洲西海岸硬土的水理性质指标特征,提供了硬土工程设计的参考性基础资料。
2014(2):20-26.
摘要:根据英标、美标在荷载系数选取、基层材料要求及计算方法上与我国规范的不同,分析中美英3种不同标准在 港口重型铺面结构的设计差异,并通过计算实例加以说明。
2014(2):27-30.
摘要::详细介绍了CGCS2000和WGS84坐标系、1980年西安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定义、特点和用途以及相互 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重点探讨了CGCS2000及WGS84坐标的获取方法、新旧坐标系统精确转换等问题,通过工程案例进行了 进一步说明。
2014(2):31-36.
摘要:构建由珠三角集装箱运输OD流运输网络、港口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转港选择的Logit模型3大部分构成的OD流 仿真模型。在2020年珠三角集装箱生成量预测基础上,应用该模型对区域内集装箱运输需求在各OD流路径中的运输量进行 仿真模拟测算,科学合理地预测该年度珠三角各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2020年度的珠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的合理布局规划提 供指引。
2014(2):37-41.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鼓励中资企业实践“走出去”战略,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海外港口工程项目。通过案例分析,总 结海外港口项目的特点与策划项目的分类,提出该类项目的主要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给出此类项目编制办法及包装方案 的建议。
2014(2):42-45.
摘要:介绍了世界范围内第2个、我国第1个大型沉管预制厂——港珠澳大桥岛遂工程桂山沉管预制厂总平面设计过程 中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案。提供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总平面设计思路,为未来类似工程的平面布置提供有益的 参考。
2014(2):46-48.
摘要:RTK断点续测是近一两年新开发成功的一项GPS测量定位技术,它在RTK测量时流动站暂时丢失基准站差分改 正信息的情况下,在几分钟内仍能继续进行高精度的RTK测量,这一技术在横向障碍物较多的测区、基准站信号断断续续 的情况下尤其有用,能大大提高RTK测量作业的工作效率。介绍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探讨开发一种室内卫星定位技术的 可能性,为更先进的卫星定位方法提出建议。
2014(2):49-54.
摘要:介绍海港LNG船舶航行实行交通管制的原因,对比分析了LNG船舶与LPG船舶的危险性。结合我国内河液体散 货运输船舶航行管理现状,对小型LNG船舶在内河航行的可能风险及应对措施进行探讨,认为采用双壳双底结构的小型 LNG船舶在我国内河正常航行是可行的,不需要采取特殊的交通管制措施。
2014(2):55-56.
摘要:总结了四航院技术经济专业50年来在技术进步方面争创三个台阶,即:组建团队、国际接轨,承接专题、打造 精品,拓宽领域、高端策划的历程和成果,并对优秀咨询成果案例的突出创新点作了概括的介绍。
2014(2):62-64.
摘要:利用排队理论,将每吨原油总费用最小作为决策目标,通过分析不同建设费用时30万吨级原油码头泊位利用率 和船舶与泊位总费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30万吨级原油泊位利用率范围以及通过能力。
2014(2):65-67.
摘要:基于近年来在巴基斯坦实施的水运项目中利用设计院优势从取得项目到实施、优化、价值提升的过程分析,论 证以设计院牵头的总承包模式在流程繁多且复杂多变的海外项目实施中的优势作用,同时针对中交集团内设计和施工单位 在海外市场中各自的特点,提出以设计院为牵头的总承包模式是集团提高国际市场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的最佳 发展模式。
2014(2):68-71.
摘要:现代化大型临港钢铁产业码头具有规模大、货种多的特点。以湛江钢铁工程码头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总平面布 置所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岸线利用率高、物料流程短、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平面布局方案,为其他类似工程 设计提供参考。
2014(2):78-81.
摘要:结合项目的功能定位和特点,从多方面对散货堆场分别采用平行码头前沿线布置和垂直码头前沿线布置的两种 堆场工艺布局形式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以达到提高堆取料机单机的作业覆盖范围、充分发挥堆场设备效益的目的, 供类似散货堆场设计时参考。
2014(2):82-85.
摘要:介绍南海台风特点、我国防台体制、防台锚地的选址和防台锚地的设计要点(包括锚泊方式、锚地主要尺度 等),为防台锚地的设计提供参考。
2014(2):86-90.
摘要:对目前国内常用的几种E-RTG供电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工程 的设计,比较不同E-RTG供电方式的特点及经济性,提出了采用低空滑触线直流供电方式,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4(2):96-99.
摘要: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并结合工作开展中涉及到的问题,对影响液化天然气码头选址的关键因素进行探讨,包括 项目与城市和港口总体规划的关系、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建设方案及投资、运营条件、施工条件、社会依托条件、港务 管理设施及水平、对周边工程的影响等因素。同时针对实际选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强调运营条件的重要性,为 以后的液化天然气码头选址工作提供参考。
2014(2):100-103.
摘要:介绍了南海海域的自然条件、南海环礁岛礁地形地貌特点和地质特征等,分析了南海环礁岛礁建港条件,总结 了建设原则,并给出了方案实例。
2014(2):104-107.
摘要:在易挥发的油品及石油产品装船过程中会从油舱内排出油气,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已经越来越明确要求 要有相应的措施回收这些排出的油气,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但这些油气回收技术目前并不十分完备。本文以中委合资 广东石化2 000万t/a重油加工工程产品码头工程为例,对码头油气回收工艺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2014(2):113-117.
摘要: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工程位于南柳河北侧,是国内唯一一个同时具有水转水、水转铁路运输功能的大型散 货码头。其自然条件、通航环境及工艺流程复杂,陆域纵深大,码头总平面布置是工程设计的重点、难点。介绍霞山港区 散货码头工程选址及码头布置形式的确定、总平面所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总平面布置方案及后续工程设想,供类似工程 参考。
2014(2):118-120.
摘要:以某海洋保障基地码头设计为案例,分析该类码头的功能、特点,提出“设计要满足后方保障条件尽量完善, 作业天数和港内安全停靠天数要尽量多,要设置防台锚地,有别于一般港口码头”,为今后同类型码头设计提供借鉴。
2014(2):121-125.
摘要:为解决妈湾电厂专用卸煤码头升级改造中的稳定和安全靠泊问题,提出模袋混凝土护底结构、基床局部高压灌 浆及大型漂浮式护舷等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试验研究方法,解决了码头前沿基床挖除施工控制、模袋混凝土护底结构及基 床局部高压灌浆施工工艺等技术难题,成果值得在同类工程中借鉴、推广及应用。
2014(2):126-129.
摘要:对一种新型的板桩码头结构形式——钢管板桩结构的打桩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钢管板桩组合结构在巴 基斯坦QICT-2项目中成功应用的实例,对如何针对钢管板桩组合结构和当地特殊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桩锤进行了分析和 实例验证,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2014(2):136-138.
摘要:在电力供应能力不足或电网不稳定的地区,港口电源需要由自备发电站提供。根据港口用电规模的特点,一般 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自备电源。准确地确定发电机组的容量,对这些地区港口的正常运营非常关键。在对港口用电设备进 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标准的分析给出了确定港口柴油发电机容量的关系。
2014(2):139-141.
摘要:依据转运站内粉尘逸散的机理,利用图表的方法,对转运站内除尘系统的风量计算公式进行简化。工程实践表 明,对于散货类港口码头转运站内的除尘系统,其计算结果和通过理论公式计算的结果基本吻合,能够用于散货类港口码 头转运站除尘系统及设备的计算及设备选型。
2014(2):142-145.
摘要:介绍湛江港霞山港区散货码头工程工艺系统设计方案及其技术特点,包括堆场斗轮堆取料机正反转送料、CST 在堆场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应用、变轨铁牛在火车装车系统应用以及3-DEM转运点技术在输送系统的应用等。
2014(2):146-150.
摘要: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资源利用角度,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理论方法、计算模型和指标体系对港口经济贡献进行系 统研究。对港口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广泛调研和科学识别,构建港口对地区经济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对国际 通用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改进,摸索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特色和港口行业生产特点的港口经济贡献的测算方法,从而 能够比较科学、全面、客观地衡量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2014(2):151-154.
摘要:通过对集装箱港区内排水系统的研究,提出堆场、电缆沟、电缆井、通信井、阀门井、消防栓井、防风锚定坑 等构筑物的排水方法及措施,建议采用CIVIL 3D对港外排水系统进行宏观分析判断,从而为港区前期阶段及工程选址提供 科学依据。
刘树明 , 丁志全 , Amziane Mohamed Najib
2014(2):155-159.
摘要:为了对比中美植筋锚固技术规范中的异同,并为今后国际结构加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经验,结合摩洛哥某电厂 改造项目,从植筋锚固构造要求和承载力设计值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介绍了按美标规范进行的植筋锚固施工。研究 结果发现:中美规范对植筋锚固技术的构造要求大体相同;但与美标相比,按中标计算的抗拉和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偏 保守。
2014(2):160-163.
摘要:结合近年来完成的几大沿海集装箱港区综合办公楼的工程设计实际,总结港区特点,对港区综合办公建筑的规 模控制、功能设置、外观形象、特色空间、绿色节能等进行阐述,提出相关的设计思路。
2014(2):164-167.
摘要:深入研究了朱巴机场跑道道面现状,分析其道面损坏成因。结合不停航施工要求,针对朱巴机场特殊的气候特 征,确定了改造方案,提出不停航施工措施。对沥青混凝土道面进行沥青混凝土罩面改造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014(2):168-171.
摘要:以湛江人民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升级改造为依托, 阐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与评定对合理选择加铺方案以 及确定加铺沥青层厚度的重要性;探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建立了一套适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 层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如何运用旧路评价指标进行加铺层结构设计。
2014(2):172-175.
摘要:外海港口中的钢桁架桥受风荷载作用较大,风荷载甚至可能成为钢桁架桥的主要荷载。而《港口工程荷载规 范》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两种规范对风荷载的计算模式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某码头上一座90 m钢桁架桥的计算 比较,分析不同规范下的参数取值及结果,给出对横向风荷载计算的建议。
2014(2):176-179.
摘要:广西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是广西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位于广西西南区域,区内地形较复杂,以低 山地貌为主,岩溶谷地及岩溶冲沟星散于群山中。对于本项目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而言,路线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凸 显重要,项目建设中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项目的建设对山区高速总体路线优化设计进行探讨分析。
2014(2):180-184.
摘要:以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大桥井吉铁路跨线桥为依托,根据桥梁上跨井吉铁路和桥位处岩溶 地层发育的特点,提出综合采用弹性波CT法探测溶洞发育、超大直径空心桩替代钻孔灌注桩及桩底注浆加固等技术措施, 解决了复杂岩溶地层桥梁桩基础设计、施工中的诸多难题。介绍目前国内最大直径桥梁桩基础——φ15 m超大直径空心桩 在复杂岩溶地层中的应用。
2014(2):185-188.
摘要:通过总结某核电厂取水闸门井深基坑支护工程,论述了土岩组合地层基坑支护方案选型,介绍了双排桩支护设 计及计算要点、基坑降水排水要点、监测项目布置以及基坑实际使用效果等。 得出:土岩组合地质条件的基坑应进行分层 支护,在上、下基坑间应预留一定的岩土体平台,在上部为砂层及珊瑚礁(块)混砂、下部为强(中)风化岩的基坑中采 用无支撑双排桩结合止水帷幕的方案是可行的。
2014(2):189-193.
摘要:从强度增长的公式出发,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影响软弱土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预压荷载 作用下软弱土实测强度增长值与规范计算值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014(2):194-196.
摘要:介绍高压旋喷桩在具有较高孔隙度和较强透水性的珊瑚礁基坑止水中的应用情况,论述了在这种特殊地质情况 下采用高喷注浆进行止水的可行性,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为解决珊瑚礁地层的防渗提供了一些有用的经验。
2014(2):197-199.
摘要:结合宜章大道工程,阐述渐进式浅层滑坡的地质特征,通过柔性支护处治与传统处治方法对滑坡边坡处治的适 宜性对比分析,总结柔性支护处治具有施工快捷、经济、安全、环保等特点;并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介绍柔性支护处治 实施情况和处治效果,验证了柔性支护技术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2014(2):200-203.
摘要:随着国外工程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工程涉及到抗震设计,而我国水运工程抗震规范与国际规范的规定相距甚 远,抗震设计成为设计审批通过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收集并归纳了国际上水运工程挡土墙抗震设计地震系数的规定,为 海外工程港工结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为其顺利通过审批打下坚实基础。
2014(2):204-209.
摘要:当前港口工程勘察设计仍然以分散作业、单机操作,各工序、各专业彼此分开,以图纸、表格、文字互提资料 的二维的、离散的作业模式为主,该作业模式不但效率低、资料共享性差,而且错漏现象时有发生。为改变行业现状,介 绍全新的港口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系统HIDAS的设计模式特征和研发状况。HIDAS以三维设计为基础,整合各专业 生产流程,实现港口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全专业的三维设计、全生产流程的无缝数据连接、可定制的自动化分析、可定制的 自动化成果输出和多专业协同设计。
2014(2):210-215.
摘要:研究了一种全新的二三维一体化的出图设计技术——HIDAS三维智能化出图设计技术。介绍了该出图技术的系 统架构,阐述了系统管理功能,包括二三维数据集成管理、三维操作模式管理、子图对象管理、图纸数据更新管理、图元 标注管理等。HIDAS出图系统采用三维模型与二维图元相结合的出图方式,二维子图通过操作三维模型得到,二三维对象 实现数据关联,建立起内在的对应关系。还阐述了图纸的自动更新机制,当设计方案变更导致模型发生变化时,更新数据 从模型传递到图纸,图纸中的二维子图、图元属性、图元标注、统计图表等信息自动实现更新操作。
2014(2):216-219.
摘要:介绍了港口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勘察设计集成系统与常规二维计算软件的集成技术,以及一套基于XML的数据 访问接口,集成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集成不仅张芳芳 13814000803增 强现有软件系统的整体功能,而且能有效提高集成软件的使用效率。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