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4-9.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长江数字航道建设需贯彻新理念、应用新技术,提高建设效能。以长江干线鳊鱼溪—大埠街段(宜昌航道局辖区)数字航道的设计为例,从设计理念、技术难点处理、技术创新等几个方面,介绍该段数字航道的设计创新情况。
2014(11):10-14.
摘要:长江数字航道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信息化工程,涉及多项技术的融合和技术实现。介绍长江数字航道建设的主要框架和建设目标,从通信现状、监控技术发展、智能通行指挥及分段实施中技术发展4个方面对长江数字航道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长江数字航道建设应优先解决信息孤岛、提升GIS平台建设质量、技术上实现动态跟踪、不断变革管理思路,并提出相应对策,对数字航道建设设计、施工及整体推进具有指导作用。
2014(11):15-18.
摘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站在全局的高度,对长江航道管理和服务所需的数据资源进行整体规划,研究确定稳定的数据结构、规范的数据元素、合理的数据布局与可靠的数据来源,提高航道业务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稳定性,促进航道数据资源在长江航道系统的充分共享,为长江航道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构筑基础。
2014(11):19-23.
摘要:随着CORS技术的发展以及航运定位精度要求的提高,我国内河亟需建立各自的航运CORS系统,而传统的CORS系统精度测试无法全面反映系统实际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河航运CORS系统的动态测试新方案,顾及了用户实际需求和内河航运CORS系统的特点,并以长江干线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测试为例,验证该测试方法的可行性,分析讨论测试结果,为内河航运CORS系统的测试提供新的思路。
2014(11):24-27.
摘要:针对控制河段船舶通行指挥系统中多信号台数据与服务器需要实时同步的问题,提出利用SQL Server事务复制技术实现多信号台的数据库与服务器数据库上数据的实时同步,并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提供的SqlDependecy类通过C#编程对整个同步过程进行监视,实现主控端服务器能够知道何时接收到新的船舶AIS信息。
2014(11):28-30.
摘要:从声速误差来源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长江航道水深测量中声速测量的现状,并对长江上不同水道的声速进行长达4 a的声速测量和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长江航道水深测量中影响声速的各种因素,从而发现规律,最后提出了一些减少声速测量误差对水深影响的相关方法。
2014(11):35-38.
摘要:通过对水位监测站点的水位信息感知、采集、传输、集成等方面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了能实时并准确地反映长江干线水位变化信息的水位监控系统,可全面准确地反映长江干线水位变化,为长江数字航道提供重要的水位基础数据信息。
2014(11):39-43.
摘要:长江上游控制河段普遍具有水面狭窄、水流湍急等特点,严重影响通航安全,需要通过信号台指挥船舶安全、有序地通行。依靠人工瞭望和VHF(甚高频)通话的方式获知船舶状态,进行信号揭示和指挥的方法已无法满足高密度通行指挥的需要。以控制河段智能通行指挥系统建设为依托,围绕系统采用的关键技术、功能设计和实现进行分析,说明该系统有效地克服了传统被动指挥中的不足,为提升航道服务质量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14(11):44-47.
摘要:探讨物联网在长江数字航道中的应用,提出长江航道物联网总体框架,并结合长江兰家沱至鳊鱼溪段航道特点给出航标遥测遥控、水位遥测遥报等物联网设计实现方案,为实现航道动态运行管理和信息及时发布提供基础支撑。
2014(11):51-54.
摘要:分析了在航运码头安装雷达水位计的优点,介绍了vegapuls61雷达水位计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结合长江航道航运码头地形特点和vegapuls61雷达水位计的应用特点,阐述vegapuls61雷达水位计在长江航道航运码头水位测量中的应用条件、范围、测量精度以及遇到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案和成功经验。
2014(11):60-63.
摘要:控制河段的船舶通行指挥是一个信号台与通行船舶交互的动态过程,如何将反映控制河段通行状况和指挥过程的多源数据实时传输至航道主管部门,是实现控制河段船舶的远程通行指挥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析利用DirectSound和VFW技术分别实现音频流、视频流的采集播放,应用Socket通信技术建立通讯连接,设计和实现命令字符串流、备份文件流、音频流、视频流等多源数据的实时传输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2014(11):64-68.
摘要:分析长江数字航道系统对水位信息的基本需求,介绍HS-40气泡压力式水位计原理、组成及特点,结合长江航道地形特点和水位变化规律以及HS-40气泡水位计的应用特点,阐述HS-40气泡压力式水位计在长江航道水位测量中的应用条件、范围、测量精度以及遇到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案和成功经验。
2014(11):72-76.
摘要:通过对比分析长江中游湖广—罗湖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河道变化特点以及工程实施不同阶段的工程区变形特征,探讨了河道变形原因及工程区变化趋势,明确了维护加固对象及工程措施。研究表明,工程初步抑制了赵家矶边滩、西河铺高滩等航道边界的不利变化趋势,维持了已建工程的稳定;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较好,整治建筑物总体保持稳定,但人民洲2#护滩带工程头部出现了整体塌陷,宜采用抛枕和抛石的方式进行维护加固。
2014(11):77-82.
摘要:界牌河段为顺直展宽分汊型河段,河道内洲滩较多,主流及滩槽形态极不稳定,是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实施后虽然下段分汊的格局得到维持,过渡段的摆动范围得到一定的限制,但由于实施时过渡段位置偏下,滩槽并未得到完全控制,上段的滩槽变化仍然较为剧烈,主流不稳定,为抓住控制过渡段位置的有利时机,二期工程对新淤洲前沿的过渡段低滩进行守护。主要分析二期工程实施后过渡段航槽的变化,并对过渡段航槽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
2014(11):83-87.
摘要:船载挖掘机抛石是目前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最常用的抛石施工方法,但由于挖掘机需要过驳操作、施工船舶稳定性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提高挖机抛石施工安全性,提出了长臂挖掘机抛石船及其施工工艺,并对其施工优势进行深入分析。
2014(11):88-91.
摘要:张家洲水道为长江下游著名的浅滩水道之一。2002年以来,张家洲南港上浅区存在由正常浅滩向交错浅滩发展的趋势,航道条件不断恶化,需要进行航道治理。然而,本河段河床演变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为改善并提高航道条件,在综合考虑各因素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梳齿坝平面布置方案,很好地解决了通航、防洪、岸线利用等方面的关系,对类似河段的航道治理具有参考意义。
2014(11):92-96.
摘要:藕池口水道位于长江中游下荆江首端,属顺直放宽的喇叭型河道,河床演变复杂。在总结该水道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一期工程建设效果,综合分析河道近期变化特点,并对该水道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分析表明,一期工程实施后,藕池口水道进口右边界和过渡段航槽得到了基本控制,水道近期的滩槽格局得到稳定,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实施后续工程,巩固已建工程效果,进一步改善航道条件。
2014(11):97-100.
摘要:马家嘴水道为长江中游著名的碍航河段。考虑到三峡工程运行以及防洪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沙市河段的治理采取“系统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从2002年初开始陆续实施了3期航道工程。工程实施以来,航道条件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工程效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工程实施以来的资料,通过对工程前后的河势、航道等条件的对比分析,总结该水道航道整治效果,为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参考。
2014(11):101-104.
摘要:根据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条件和河段特点,首次提出了混合型护岸结构,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简要分析。该结构在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中得以成功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2014(11):105-109.
摘要:在总结长江航道传统护滩结构的基础上,对混凝土单元排护滩结构的构件设计、结构稳定性等进行分析。结合长江杨林岩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际,对混凝土单元排护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应用效果等进行阐述,为该结构在类似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经验参考。
2014(11):110-114.
摘要:长江下游福姜沙水道航道治理双涧沙守护工程是目前投资最大的单滩治理工程,同时也是实施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工程的实施为12.5 m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打下了良好基础。旨在通过介绍工程设计方案、工程施工过程等,突出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特别是新工艺的试验与应用情况并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工法,为其他潮汐河段航道治理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014(11):115-119.
摘要:航道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施工对工程河段水域面积的占用及施工作业产生的水体扰动,工程区域原有底质和岸线性质将发生改变,工程水域悬浮物浓度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容易造成局部生态系统和河道生境地貌变化,对水生生物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阐述了整治工程涉及水域生态方面的特点,结合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分析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2014(11):120-122.
摘要:十二五以来,大批长江航道工程建设开工,时间紧、任务重,同时国家对工程项目管理也更加规范和严格,打造平安工程意义重大,建设单位紧紧抓住长江航道工程水上施工为主的特点,分别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个方向出发,形成了一套有长江航道特色的管理体系,达到了良好效果。
2014(11):123-126.
摘要: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水下抛石多用于筑坝、护底、镇脚、压载等,因其施工工艺简单、施工便捷、成本经济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水下抛石大多属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结合航道工程施工实例,总结了当前水下抛石施工计量的控制要点,提出了提高计量水平的有关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014(11):127-129.
摘要:AIS系统是近年来通航安全管理、船舶运行等方面广泛应用的技术。根据航道整治工程施工特点,结合视频监控经验,在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船舶中进行AIS系统的应用,避免施工船舶与航行船舶碰撞,实现施工船舶全过程监控,消除船舶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使长江航道建设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