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1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建设
    •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口岸直河段选槽数学模型

      2013(12):1-7.

      摘要 (842) HTML (0) PDF 7.50 M (1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的技术手段,配合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口岸直河段选槽专题 研究,选取典型的水沙计算条件,进行了选槽方案实施前后潮流泥沙运动的对比计算分析及设计航槽内疏浚位置回淤量计 算,为鳗鱼沙河段选槽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数学模型计算表明:方案1具有护滩和增加航道浅区段水流动力的效果, 对周边水域影响较小,同时考虑航道的可维护性、与交通组织适应性、与沿岸港口的适应性几个方面,推荐方案1(左右汊 单向航道)作为口岸直鳗鱼沙河段12.5 m深水航道选槽方案,但建议该方案左槽中段航线位置稍向左岸调整,以适应深槽 变化趋势。

    • 用概率法结合ANSYS分析深水航道整治铺排锚缆在恶劣工况下的受力

      2013(12):8-12.

      摘要 (979) HTML (0) PDF 6.38 M (1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中,铺排船最恶劣作业工况为水深35 m,流速2 m/s,流向角20°,这在国内 尚属首次。如采用常规铺排作业方法,经常会出现锚缆受力不均的情况,当锚缆受力超过设定值时,铺排船将失去系泊控 制,是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如果不能有效加以控制可能会引起工程事故。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及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 水航道一期工程现场的作业工况,利用概率法及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对铺排船在大流速、大深度的不定向流 恶劣工况下进行了铺排锚缆受力体系的分析,提出了优化锚系及随动的锚系控制方法。通过工程应用进行验证,得出优化锚 系结合随动的方法是合理的,可有效控制恶劣工况下的铺排船失去系泊控制的难题,为以后解决类似现象提供借鉴经验。

    • >综合
    • 基于FEMDEM的斜坡堤护面块体破坏的数值模拟

      2013(12):13-17.

      摘要 (888) HTML (0) PDF 4.26 M (9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斜坡堤人工护面块体发生的接触碰撞问题,应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法(FEMDEM)探讨了护面块体的碰撞 应力、裂缝形成以及断裂过程。算例结果表明:断裂破坏通常发生在边界转角及角点,FEMDEM能有效地模拟连续介质向 非连续介质的转化过程。

    • 大潮差条件下浮式防波堤锚泊线组合形式的试验研究*

      2013(12):18-24.

      摘要 (1278) HTML (0) PDF 2.94 M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大潮差条件下不同锚泊线组合形式对浮箱式防波堤运动响应和锚链拉力特性的影 响。其中,锚泊系统布置形式采用平行型,组合形式有链+重块、链+重链、链+钢丝绳和链+尼龙绳4种。探讨了不同组合 形式的锚泊系统在大潮差条件下的优劣,给出一种比较适合大潮差的锚泊线组合形式,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 涵洞式直立堤透浪特性研究

      2013(12):25-29.

      摘要 (1103) HTML (0) PDF 2.12 M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总结国内外透空式防波堤的研究成果基础上,讨论了涵洞式直立堤透浪系数的影响因素。通过不规则波作 用下涵洞式直立堤断面波浪模型试验,分析了相对堤身入水深度(t/d)、相对防波堤宽度(B/Ls)、相对水深(d/Hs)、波 陡(Hs/Ls)、相对胸墙高度(Δ/Hs)对透浪系数的影响。通过与Wiegel公式的对比找出误差原因,并针对相对堤身入水深 度(t/d)、相对防波堤宽度(B/Ls)、波陡(Hs/Ls)这3个要素在Wiegel公式的基础上拟合新的透浪系数公式,并将拟合公 式计算的透浪系数与试验值进行比较验证。研究成果对涵洞式直立堤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系泊船舶试验中风荷载的模拟

      2013(12):30-34.

      摘要 (2030) HTML (0) PDF 1.97 M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大型LNG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对2种试验室风荷载模拟实现技术(风机法与挂重法)进行分析与对 比。由风压力试验结果得出“风机法模拟风荷载结果与多个常用经验公式计算结果相差不大”的结论。风浪联合作用下的 船舶系泊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单纯风工况下2种方法测得的系缆力有所差异,但叠加波浪荷载后这种差异变小且不同位置缆绳 受力分配状况也有所改善。对上述结论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与探讨,为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中风荷载的合理模拟提供借鉴。

    • >港口
    • 适用超大型门式起重机出运工艺的新型海洋重工码头设计创新

      2013(12):35-40.

      摘要 (860) HTML (0) PDF 2.62 M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打造世界第一的2台11 000 t轨道式门式起重机,超大型海洋重工产品直接吊运下水、对接、合拢,是海洋重工 产品制造工艺、出运工艺的重大突破。为满足工艺设备轨道基础的超大荷载和严格的变形使用要求,设计提出的超宽整体 卸荷式钢桩组合板桩码头结构方案,结构新颖。而码头结构受力复杂,尚无成熟的计算方法,其受力模型和计算方法值得 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港口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模型研究

      2013(12):41-46.

      摘要 (1010) HTML (0) PDF 1.60 M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应力和氯离子共同作用下港口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退化机理,确定了描述结构性能退化的参数:以承载 力描述结构安全性退化,以刚度和纵向裂缝描述结构适用性退化。考虑了应力大小、持续时间和氯离子对结构性能的综合 影响,提出了港口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率计算模型。以钢筋锈蚀率为表征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试验,建立 了港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衰减模型、纵向裂缝开展模型和刚度退化模型。

    • 波浪作用下趸船对高桩码头的受力影响

      2013(12):47-51.

      摘要 (1791) HTML (0) PDF 2.32 M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水位波浪作用下码头前无趸船、有趸船但不与码头连接和有趸船并采用 引桥连接3种布置方案进行物理模型试验,测量了码头受到的水平力和上托力,分析了3种布置方案趸船对码头受力的不同 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趸船和引桥的传递作用会使码头受到的水平力增大,趸船对波浪的阻碍作用会使码头受到的上托力 减小。

    • 波浪上托力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的动力分析

      2013(12):52-56.

      摘要 (1391) HTML (0) PDF 2.34 M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对波浪上托力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进行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波浪缓变压强 作用下,采用动力计算和采用静力计算得到的码头结构各处的内力基本相同,波浪缓变压强可等效为静力来计算码头结构 内力;波浪冲击压强作用下,采用动力计算得到的码头结构内力明显小于静力计算结果,波浪冲击压作用下的高桩码头结构 宜进行动力分析;由于波浪上托力频率与码头结构自振频率相差甚远,因此其作用下的高桩码头结构不会产生共振现象。

    • 基于WebGL和有限元的码头三维设计与计算仿真

      2013(12):57-63.

      摘要 (1040) HTML (0) PDF 3.16 M (1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复杂的码头工程中,三维设计与有限元计算仿真不仅能够解决Autocad图纸表现力不足的问题,还能提高设计 效率,为结构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有力参考。针对码头平面设计难以与有限元计算衔接、三维有限元模型难以用于交流的 问题,将有限元与WebGL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一套3D设计仿真一体化程序。该程序依托Autocad、Adina平台,从二维图 纸出发,能够半自动化地生成有限元计算文件,该文件可以直接提交运算,得到应力、温度等各项指标。计算结果经过进 一步处理能够在网络平台展示计算结果、实现界面交互。该套技术方案实现了3D设计、计算、展示的统一,成功地应用于 工程实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偏好泊位约束下的集装箱港口离散泊位分配问题*

      2013(12):64-68.

      摘要 (1712) HTML (0) PDF 1.95 M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集装箱码头中,泊位调度系统是影响码头作业调度的重要环节,而泊位分配问题又是其首要问题。为了揭示 泊位偏好对泊位分配问题的影响,重点从集装箱码头泊位分配问题和基于船舶泊位偏好问题两方面展开研究,为对泊位分 配和泊位偏好进行协同优化配置,建立泊位偏好约束下的多目标混合整数数学模型。并且采用CPLEX进行求解。通过算例 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并通过实验分析船舶对泊位的偏好的影响。结果对港口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拓展了对离散型靠泊计 划的研究。

    • 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工程平面布置优化设计

      2013(12):69-73.

      摘要 (851) HTML (0) PDF 2.20 M (1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工程为国际BOT项目,为适应集装箱运输发展及业主运营、管理要求,根据本 项目平面布局特点,分析BOT原方案陆域平面布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思路及码头结构等级、堆场布置、闸口布置 和辅建区布置的优化方案,较好地满足了BOT和业主使用要求,并通过国际咨工的严格审批,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 基础。优化成果对类似国际性港口工程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 卸荷式板桩结构性能试验研究*

      2013(12):74-79.

      摘要 (929) HTML (0) PDF 6.70 M (1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卸荷式板桩具有极其复杂的荷载传递方式与协调工作机理,因此探索其结构的承载力性能意义重大。结合工程 案例进行现场实测以研究其承载力特性。结果表明:该结构墙身在16 m处水平位移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并趋于稳 定,锚锭墙整体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锚锭点处;拉杆拉力在浚深挖泥初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后期拉杆内力趋于稳定;侧 向土压力分布近似服从静止土压力分布;超静孔隙水压力在主动区-20 m以上有所减小而被动区-20 m以下略有增大。试验 研究证明该新型卸荷式板桩具备良好的承载力机理与工作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大型复杂的深水码头等工程。

    • 高桩码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传感器优化布置

      2013(12):80-84.

      摘要 (1449) HTML (0) PDF 3.17 M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总结了高桩码头结构检测的研究现状,并对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给出了高桩码头结构健康 监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对监测系统中加速度传感器的优化布置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采用一种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加速度传 感器的优化布置。最后通过对一个高桩码头工程的实例分析,证明该算法可用于高桩码头健康监测系统的加速度传感器优 化布置。

    • 防城港钢铁项目专用码头工程陆域坡顶线优化设计

      2013(12):85-88.

      摘要 (1005) HTML (0) PDF 1.90 M (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防城港钢铁项目陆域形成采用大面积填海造地,大面积填海后会对防城湾的纳潮量及海洋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通过对填海面积、纳潮量等方面的比较和分析提出陆域坡顶线的优化设计方案,总结在类似湾口位置和自然条件下陆域坡顶 线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

    • 梧州中心港区设计低水位探讨

      2013(12):89-91.

      摘要 (1094) HTML (0) PDF 1.57 M (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梧州中心港区濒临西江,地理位置优越,上游受长洲水利枢纽影响,下游受珠江三角洲潮汐影响,水文泥沙条 件复杂多变,港区设计低水位取值值得探讨。通过分析梧州站统计资料,结合航道整治情况以及项目经验,提出该港区设 计低水位确定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并给出各种因素取值参考范围,旨在为该港区设计低水位计算提供参考。

    • 海外港口工程测量风险防控

      2013(12):92-95.

      摘要 (1000) HTML (0) PDF 1.48 M (14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防范海外港口工程测量的多种潜在风险,以海外测量项目为背景,总结海外测量项目的主要风险源,并重点 介绍测量标准、控制测量起算资料及测量设备等因素所引发的技术风险。通过原理阐述、横向比较和案例分析,系统阐明 在海外港口测量项目中面临相关问题时所采取的办法以及相应的防控措施, 旨在为从事海外工程测量的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 >航道及通航建筑物
    • 新形势下长江口航道的开发重点与治理原则*

      2013(12):96-102.

      摘要 (1633) HTML (0) PDF 2.70 M (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已进入稳定运行、全面发挥效益的新阶段,长江口还存在北港、南槽等丰富航道资源, 尚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结合长江口航道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明确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长江口航道的开发重点是北 港航道。通过总结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践经验,探讨新形势下长江口航道治理的总体原则,并根据北港水道沿程河 型特点、河势演变特征及碍航性质的不同,分别对北港上、中、下3个区段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及原则。

    • 长江下游宝塔水道下段扬子专用航道双向通航航道调整方案研究

      2013(12):103-108.

      摘要 (1307) HTML (0) PDF 1.97 M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长江下游八卦洲汊道河床演变及航道条件的基础上,对宝塔水道下段扬子专用航道双向通航航道线路技 术参数进行计算,对航道优化及航标调整方案进行设计。专用航道调整方案,满足了扬子专用航道不同代表船型双向通航 要求,满足当前沿江企业的发展需要,同时为该段航道的长远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

    • 长江中游典型河段整治关键参数的应用研究*

      2013(12):109-114.

      摘要 (1216) HTML (0) PDF 5.79 M (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针对长江中游藕池口河段、牯牛沙河段典型碍航浅滩,将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后新的航道整 治参数确定方法应用到具体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中,对航道整治关键参数进行实践检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应用基础。数学模 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此种整治参数下,经过典型水文过程后可达到规划的航道尺度,整治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整治效果,新 的航道整治参数理论成果适用于目前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后长江中游浅滩的航道整治。

    • 长江口南港河段近期河床演变特征及航道整治策略*

      2013(12):115-120.

      摘要 (1357) HTML (0) PDF 3.84 M (2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长江口南港长期以来是一条上下贯通、水深条件良好的入海通道。长系列水沙、地形实测资料表明,近期南 港河段发生了一系列的河势变化,突出表现在瑞丰沙下沙体的冲刷和中部串沟的发展。在近期河床演变特征、演变趋势分 析,以及南港12.5 m深水航道回淤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南港航道的整治策略,并提出初步治理方案。

    • 长江中游新洲鹅头分汊河段近期航道条件稳定性分析*

      2013(12):121-125.

      摘要 (872) HTML (0) PDF 3.18 M (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鹅头型分汊河段由于其洲滩多变,航道条件不稳定。依据实测河道地形资料,分析长江中游新洲鹅头分汊河段 近期的冲淤调整。结果表明:由于航道整治工程等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河道边界条件,新洲鹅头分汊河段近期保 持了新洲和鸭儿洲心滩将河道分为三汊的格局,各洲体基本稳定,主支汊地位短期不会发生较大调整,但随着三峡蓄水引起 的上游来沙的减少,鸭儿洲心滩以及新洲洲头以及河道边界将会发生进一步变形调整。须加强分析,并适时采取相应措施。

    • 基于交通波理论的混合水域通航效率研究*

      2013(12):126-130.

      摘要 (729) HTML (0) PDF 2.02 M (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船舶在混合水域内船舶靠离泊作业对其航道通航效率的影响,以交通波理论为基础,结合船舶交通流特 性,建立了混合水域船舶交通流波动模型,进而解释船舶靠离泊作业时船舶交通流的集聚和消散过程,根据船舶交通量、 航速、船舶流密度和靠离泊作业时间,建立混合水域干扰影响范围与时间计算模型。以福姜沙南水道为例进行模型验证, 进行安全条件下的混合水域船舶通航效率量化研究。

    • 省水船闸省水效益分析及在内河航运建设中的应用*

      2013(12):131-135.

      摘要 (1284) HTML (0) PDF 3.05 M (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银盘船闸研究表明,高水头枢纽中采用省水船闸方案不仅可以大大节省水资源,还能较大幅度降低船闸工作水 头,简化船闸水力学技术难题。从省水船闸工作原理,详细推导了省水船闸省水池面积、省水池级数与省水效率的关系, 省水池与闸室面积比不宜大于3倍或省水池级数不超过3级。分析了省水船闸在内河航运中的应用前景。

    • 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的航道宽度设计结果评价*

      2013(12):136-141.

      摘要 (1559) HTML (0) PDF 2.05 M (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3种不同的航道宽度设计规范进行分析对比,从通航安全和效率的角度建立综合评价指标,旨在 对不同的航道宽度设计结果进行排序,为航道宽度的合理设计提供借鉴。建立熵权-TOPSIS-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模型,采 用熵权法获取各指标的客观性权重,分别获取备选方案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正、负灰色关联度,综合得出各方案的灰 色关联相对贴近度,从而进行方案排序与优选。并假定评价环境,对3种不同的设计规范进行了实例分析与评价,从安全、 效益和综合水平上给出了各规范在假定环境下的设计效果排序情况。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对航道宽度设计规 范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

    • 保护航道整治建筑物水域的专用标志设置研究与实践

      2013(12):142-146.

      摘要 (1106) HTML (0) PDF 1.72 M (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面对长江航道整治工程建筑物水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新形势,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水域保护技术规定的空 白,从整治建筑物的分类和保护需求出发,提出适用于航道整治要求的整治建筑物的助航标志,分别给出提示类和禁止类 标志的构成及设置方法,并阐述标志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 水工钢闸门系统可靠度研究综述

      2013(12):147-150.

      摘要 (754) HTML (0) PDF 1.30 M (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工钢闸门的可靠度研究一直是热点,国内外学者已经做了许多探索和试验,取得了较多成果,同时也提出了 更多问题。在这些研究中,闸门的系统可靠度逐渐显现出其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闸门系统可靠度的研究历史及进展 做简要的综述,并对系统可靠度的研究方向作适当展望,希望能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船闸平板输水阀门动力优化及流激振动特性分析*

      2013(12):151-154.

      摘要 (1228) HTML (0) PDF 2.26 M (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船闸大尺寸平板输水阀门的流激振动问题,应用模态试验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阀门的 自振特性,指导阀门结构动力优化设计,通过水弹性模型试验研究阀门的流激振动特性。研究表明:阀门自振频率的试验 值和计算值吻合较好,振型完全一致;结构优化后基频显著提高,已完全脱离了水流脉动的高能区,流激振动响应较小, 不至于产生危害。

    • >信息技术
    • 港口工程勘察设计一体化智能化系统

      2013(12):155-161.

      摘要 (649) HTML (0) PDF 2.08 M (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当前港口工程勘察设计仍然以分散作业、单机操作,各专业独立完成,以图纸、表格、文字互提资料的二维 的、离散的作业模式为主,该作业模式不但效率低,资料共享性差,而且错漏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提出全新的港口工程 勘察设计一体化智能化作业模式。该作业模式以三维模型设计为基础,整合各专业生产流程,实现港口工程勘察设计行业 全专业的三维设计,全生产流程的无缝数据连接,可定制的自动化分析,可定制的自动化成果输出和多专业协同设计。此 外,给出实现该作业模式的系统设计,该设计把系统分成基础层,应用层,业务层3个层次,兼顾了三维工程设计的通用性 和专用性,不但根据系统层次实现了良好的架构分离,而且为系统不同层次的扩展提供了基础。

    • >地基与基础
    • 基于CPT判别土类及状态在地基检测中的应用

      2013(12):160-163.

      摘要 (1475) HTML (0) PDF 1.77 M (1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多哈新港项目中的地基验收标准(即经地基处理后,砂性土须达到中密-密实,黏性土须达到硬塑-坚 硬),提出采用CPT作为地基检测方法。首先通过CPT的端阻、摩阻比确定地层土类,划分成砂性土及黏性土两大类,然 后分别提出两类土的CPT验收曲线:对于砂性土,通过相对密度与CPT端阻的关系,推导得到砂性土达到中密-密实状态时 对应的CPT验收标准;对于黏性土,通过不排水抗剪强度与CPT端阻的关系,推导得到黏性土达到硬塑-坚硬状态时对应的 CPT验收标准。采用该地基验收方法简便快捷,值得在大面积的地基处理检测中推广应用。

    • >信息技术
    • 关于《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修订的几点建议

      2013(12):162-164.

      摘要 (1173) HTML (0) PDF 1.26 M (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长江电子航道图制作规范》与国际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现有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同时,结 合长江航道特点及实际生产经验,提出合理的修订建议,促使其成为独具长江航道特色的国际通用标准,以保证依据此标 准制作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的通用性和准确性,从而使长江电子航道图得到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 >地基与基础
    • 满足桩轴向刚度条件的高桩码头桩基计算模型

      2013(12):165-170.

      摘要 (1012) HTML (0) PDF 2.24 M (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在桩身一定的位置施加一个轴向弹簧,建立高桩码头的桩基计算模型。根据《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中关于桩轴向刚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给出了不同情况下轴向弹簧刚度系数大小以及施加位置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能满足嵌 固点法和m法计算模式下桩基计算模型的轴向刚度相同且与规范规定一致。结合该方法,分别采用嵌固点法和m法建立某高 桩码头工程实例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桩身轴力、桩顶弯矩、上部结构各构件的内力均十分接近,验证 了该方法的合理可行性,可为高桩码头结构计算提供参考。

    • 张家港盛泰码头吹填粉细砂地基处理试验研究

      2013(12):171-176.

      摘要 (646) HTML (0) PDF 2.04 M (1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某工程采用高真空击密法加固地基,为找到经济合理的施工参数,分别在散货堆场(A区)和件杂堆场(B区) 设一个试验区。试验区检测结果表明,A区容许地基承载力达到225 kPa以上,0~8 m内砂层平均标贯击数约20.6击,平均端 阻Ps值约7.48 MPa;B区容许地基承载力达到196 kPa以上,0~7 m内砂层平均标贯击数约17.0击,平均端阻Ps值约6.21 MPa。 本工程是一个典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吹填长江粉细砂形成陆域的地基处理案例,对长江中下游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框架码头桩基的可靠度分析

      2013(12):177-182.

      摘要 (817) HTML (0) PDF 2.45 M (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托处于三峡库区常年回水区的某集装箱框架码头,基于Monte Carlo法,以弯矩效应为控制条件对框架码头的 桩基进行可靠度分析。发现在7种工况组合作用下,各桩的可靠指标都基本满足规范的要求;虽然都采用直径为1 600 mm的 钻孔灌注桩,但桩1~4的可靠指标过大,建议对桩基进行优化。

    • 充填粉土的大尺度土工织物充填袋参数分析

      2013(12):183-187.

      摘要 (953) HTML (0) PDF 1.71 M (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工程实例,得出粉土作为充填物的大尺度土工织物充填袋的各项参数,给出充填压应力与袋体周向拉力之 间的关系,并得出一定规格的土工织物充填袋的填筑流失率。通过分析地基沉降位移数据,在确保地基稳定的条件下,调 整了沉降位移控制标准,使施工效率得到提高,且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 >施工
    • 基坑宽度对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2013(12):188-191.

      摘要 (532) HTML (0) PDF 1.97 M (1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软土地区进行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其整体稳定性计算往往起控制性作用。对于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基 坑,增加支护结构的入土深度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但是此方法对于空间作用明显的狭窄基坑,效果不明显。以某软土 基坑工程为例,考虑狭窄基坑双侧滑动面在基坑中部的耦合作用,提出利用耦合面的被动土压力以增加抗滑力矩,减小支 护结构入土深度的设计方法,供港口工程狭窄基坑设计参考。

    • 重力式码头墙身及上部结构沉降位移观测分析在施工中的应用

      2013(12):192-195.

      摘要 (895) HTML (0) PDF 1.52 M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重力式码头主要依靠自身重力抵抗建筑物的滑动和倾覆。该结构形式的码头结构沉降、位移持续时间长且较 大,将直接影响码头建成后的使用效果。结合某工程现场施工的实际施工管理经验,从观测方案及实际施工分析指导等方 面探讨简述如何控制减小重力式码头结构沉降位移,目的是提高码头建成后使用效果并延长码头的使用寿命。该方案及施 工分析指导在实际施工中,效果明显,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