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6.
摘要:重点介绍双鱼岛的前期填海造陆设计如何考虑与后期上盖规划之间的衔接,并根据工程所在位置地质相对比较 复杂、淤泥层厚度较大的特点,对人工岛平面布置、护岸结构方案、陆域填筑、地基处理、特殊功能建筑等主要关键技术 作重点研究。
2013(10):7-11.
摘要:开敞式海上固定转载平台无引桥与陆地或海岛相连。结合工程实例,从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平 台结构方案及配套设施等设计方面,总结开敞式海上固定转载平台工程的设计技术特点和设计技术要点,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3(10):12-18.
摘要:由于梅山本岛土地资源紧张,为了实现梅山规划区块功能,初步考虑在梅山本岛东部围垦以建设梅山通用航 空产业基地等基础设施。采用MIKE 21 HD水动力模型对梅山水道封堵前提下5个不同围垦方案实施后对梅山岛海域的流场 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比围垦实施前后潮流场变化情况,对各方案进行初步比选。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规划梅东围 垦工程的建设不会改变大范围整体海域的流场结构。总体而言,梅东围垦方案一围垦范围最小,受其影响的范围也相对较 小,而方案5由于未封堵扑蛇山与梅山间汊道,因此其对穿山南作业区的影响程度要小于其他各封堵汊道的方案。
2013(10):19-23.
摘要:用综合分析的方法,从服务对象、运输能力、运输经济、煤炭贸易等多个方面,就蒙西至华中铁路、向莆铁路 建成后,对福建港口煤炭吞吐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2013(10):24-27.
摘要:由于澳门地区咨询项目特殊的工程区域环境,项目实施的方法与境内工程和常规国外工程均有一定的差异。以 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澳门法律法规和澳门电厂地基修复工程咨询项目及澳门大学新校区监察项目案例,总结相关经 验并进行分析,为日后类似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2013(10):28-33.
摘要:通过总结境外某机场跑道延伸总体设计的思路,提出根据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跑道延伸方案,分析在满 足规范规定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跑道长度、纵坡、调头坪、跑道端安全区和升降带等关键尺度的优化和确定,为同类工 程设计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和借鉴。
2013(10):34-39.
摘要:结合某船坞坞口水上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基坑施工全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与 变形性态。采用Plaxis 2D建立考虑结构与土体共同作用的平面应变计算模型,并考虑不同水位及波浪荷载、地形地质条件 及复杂施工工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外部条件的不对称导致水上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及受力与陆上基坑存在明显差异,基 坑开挖并降水至坑底并非结构受力的最不利状态;基坑外坡护坡、压脚未施工前坑内降水是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最不利状 态;不同水位及波压条件对单排钢板桩的影响比对双排钢板桩的影响明显,两种不同类型围护桩的整体受力状态也存在明 显差异;随基坑开挖和降水深度的增加,第1道混凝土支撑的受力会从受压变成受拉,下部各道钢支撑均处于受压状态;施 工中应密切关注第1道支撑受力状态的变化。
2013(10):40-46.
摘要:针对锚索框架梁,结合锚索抗滑桩对港口工程复杂高边坡的联合加固,分析锚索框架梁和锚索抗滑桩的受力机 理和先整体后局部的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总结了该类结构的设计、计算、施工要点,对于今后港口工程高边坡的设计 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2013(10):47-50.
摘要:针对港口工程弱电各子系统分散的网络传输,将其集成在统一的一个网络传输平台是设计关键。介绍义乌内陆 港一期工程弱电IP网络传输设计方案,运用统一的网络传输平台达到了减少网络重复建设及减少日常维护成本的目的。可 供港口工程设计时参考。
2013(10):51-55.
摘要:详细介绍了基于IEEE Std.80-2000变电所接地网设计的步骤,简要分析并总结了相关设计经验。结合某工程进 行计算举例,同时用ETAP软件仿真,验证计算结果。最后针对IEEE Std.80-2000和ETAP软件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给出了使 用建议。
2013(10):56-59.
摘要:基于设计院工程设计电子文档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目标,分析数字化建设中需要解决 的纸质与电子文件一致性、电子签名和制图规范化等问题,阐述三航院电子文件管理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并评价其成效及 不足,总结数字化建设经验,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展望。
2013(10):60-63.
摘要: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结构形式选择涉及复杂因素较多的问题,为降低主观、片面因素影响,使结构选型更加科 学合理,提出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用于选型决策。并结合白茆沙整治工程实例,确定了影响结构选型的指标体系,通 过对比分析计算,得出了最佳结构形式,验证了该方法对于航道整治结构选型的适用性。
2013(10):64-72.
摘要:连云港港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是徐圩港区成功开发的先决条件之一。通过对防波堤总体布置形态、口门布置方 案和结构分段布置等方面的研究,择优弃劣确定较为合理的平面布置方案,以利于港区起步和后续项目开发建设。
2013(10):73-78.
摘要: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生产、运输国,至今尚未有一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投产运营,开展自动化码头总体 布置研究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的关键。结合国内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用发展状况,总结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几种常见的 布置形式和特点,针对某工程建设设想,制定全自动化码头总体布置技术方案,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2013(10):79-82.
摘要:介绍印尼爪哇PALABUHANRATU(3×350 MW)电厂项目港口平面布置方案,分析影响本工程港口平面布置的 主要自然因素:风浪、泥沙、潮流、潮汐、地质等,探讨港口平面布置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根据工程特点,提出3个平面 布置方案,通过波浪物理模型、温排水数学模型和泥沙冲淤分析,综合比较确定推荐方案。
2013(10):83-88.
摘要:连云港港是典型的淤泥质海岸,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较为恶劣,需要探索新型的水工结构以适应复杂自然条件 下港口建设。因此,本文提出新型水工结构——桶式基础结构,研究该新型结构的特点和结构形式,论证其在徐圩防波堤 工程、徐圩港区岸壁工程、马腰港区工作船码头工程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新型桶式基础结构具有充分发挥 淤泥质本身特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功能,能很好地适用于连云港港的深水大港建设的需要,为连云港港未来的建设提供 技术支持。
2013(10):89-94.
摘要:桶式基础结构是一种新型防波堤结构,目前尚没有成熟的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结合连云港徐圩防波堤工程, 介绍此结构的设计荷载工况、结构模型试验、有限元分析方法、配筋方法。通过对比土体-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和简化独立 桶体模型,说明两种分析方法的优劣。以实例对比说明中国规范和美国混凝土学会ACI 318规范关于双向板裂缝宽度的计算 方法。
2013(10):95-101.
摘要:基于上海油墩港航道整治工程东大盈船闸扩建方案研究分析,通过对比不同的扩建方案,确定在现有船闸的东侧 新建船闸的方案,并解决了相关平面布置、水工结构等关键技术问题,为解决类似的碍航瓶颈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13(10):102-106.
摘要:浙江LNG码头是我国目前最大的LNG码头之一,所处环境相对复杂,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为确定合理的码头总 平面布置方案、保证船舶安全系靠泊,采用了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3个不同的平面布置方案进行了比较,通过试验得出 不同方案下的船舶运动量及系缆力等参数,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最终明确了合理的总平面布置方案。
2013(10):107-109.
摘要:对港口工程荷载规范2010版中75%保证率下的船舶排水量和受风面积进行了曲线拟合,计算结果与规范计算结 果基本一致,表明了所提出的拟合曲线适用于不同船型的船舶排水量和受风面积计算,为规范中未包括的船型排水量和受 风面积的计算提供了一个更趋于合理、简便、精确的新方法。
2013(10):110-113.
摘要:在梳理上海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背景;然后着重对腹地货运需求、江海联运、产 业支撑、港城空间发展、班轮干线网络、自由贸易区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上海横沙新港的功能定位设想。
2013(10):114-117.
摘要:结合高桩码头的应用和发展介绍高桩码头规范历次编制情况。重点论述《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最新版本 (JTS 167—1—2010)修编内容及修编背景,侧重对采用专题研究或与物模结合的方法研究修编、增补的高桩码头耐久性设 计、宽支座对梁内力影响的计算分析等内容进行解析, 有助于加深设计人员对该规范的理解。
2013(10):118-121.
摘要:滑坡码头原址重建工程应首先根据滑坡原因分析和土体滑移面判断结果进行码头后方岸坡地基处理;明确工程 设计边界条件,包括通过扫海和水下地形测量反映水深变化情况和障碍物分布状况、合理确定滑坡后土壤指标参数、针对 性的水下探摸和打捞方案;最终确定岸坡地基处理采用碎石桩方案,重建码头排架与原排架错开布置、桩基采用钢管桩方 案。结果表明上述方案切实可行,可为类似工程项目的建设和旧码头改造建设提供参考。
2013(10):122-127.
摘要:为提升码头靠泊能力,对某集装箱码头进行加固改造设计。针对其前、后平台横梁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特点,提 出采用铰接传力杆连接前、后平台的新型改造方案。并采用Easydoing和Robot等计算软件,对码头改造前后进行内力分析 和传力杆计算。分析结果及传力杆现场实测结果表明,新型改造方案能改善码头结构受力情况,满足其超设计船型的靠泊要 求,并且连接前、后平台方案施工方便,工期短,对正常生产影响小,造价低,为码头加固改造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013(10):128-132.
摘要:进港航道是港口水域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环节,航道平面布置选线是港口航道设计的关键;液化天然气码头因其 货种特殊性,对船舶进出港航行安全保障要求高。结合实际工程,列出液化天然气码头进港航道平面布置设计思路;综合 考虑航道布置的平面约束因素,提出方案并进行比选,最后确定推荐方案,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13(10):133-137.
摘要:针对境外高桩码头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抗震设计问题,建立一套适应境外抗震设计习惯和境外咨询公司认可的 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结合三航院承担的拉美地区某高桩码头的抗震设计以及与境外咨询公司的沟通交流情况,重点介绍了 高桩码头结构抗震设计方法和技术细节,可供海外工程设计时参考。
2013(10):138-142.
摘要:透空式高桩码头上部结构与波浪相互作用的问题非常复杂,现行规范找不到计算依据。在无规范依据情况下, 高桩码头设计时一般采用《海港码头结构设计手册》中进行波对码头上部结构作用力公式进行计算。根据设计手册相关 公式,提出了采用AutoCAD制图软件绘制理论波面的图形计算方法。并通过在AutoCAD中调整波面与码头结构断面相对位 置,分工况计算了某工程实例,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2013(10):143-148.
摘要:对于外海岛礁地形水域下的大型泊位工程,其水域平面设计要点包括平面形态、泊位前沿线位置、泊位长度、 码头高程等。提出应重点研究复杂水动力条件,以顺应流态、归顺流场、提高水域掩护条件为主要目的,同时应综合考虑 泊稳、靠离泊、工艺、船型组合、造价等因素,运用多因素动态分析法来确定最优码头平面方案。
2013(10):149-151.
摘要:为了有效降低斜坡堤的顶高程,同时又不降低抗御波浪爬高的标准,常在堤顶设置防浪墙。大圆弧防浪墙首次 在国内的防波堤工程中应用,节约工程投资并增强墙身的景观效果。对实际工程进行断面物理模型试验,通过实测越浪量 与规范计算结果对比,进一步验证在防波堤工程中采用大圆弧防浪墙具有一定的经济型和合理性。
2013(10):152-154.
摘要:结合一种垂直岸线的外海窄突堤式码头布局(“一字型”码头),进行卸船设备选型研究、装卸工艺方案比较 分析,总结“一字型”码头装卸工艺系统较“┳型”或“┏型”码头的不同特点。
2013(10):155-158.
摘要:相对于建设固定式港口散料码头,浮式散料转运系统具有对水域条件适应性强、作业机动灵活、服务半径广、 投资收益率高等特点。该系统在港口航道通航水深、码头结构靠泊能力及建设条件等受限情况下,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的散 料转运解决方案。分析几种浮式散料转运系统的组成、作业特点和应用情况,为我国发展浮式散料转运系统提供借鉴。
2013(10):159-162.
摘要:散货码头营运期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点影响大、治理要求高的污染源是散货扬尘。以马迹山二期工程为例,阐 述在防尘设计中坚持“节能减排”、“以新带老”的原则,采用简便有效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监测数据表明:随着二期工 程防尘设施的实施和一期工程防尘设施的完善,粉尘的排放量并没有成比例地增加,有些粉尘的排放量反而减小,达到了 “增产不增污”的效果。
2013(10):163-165.
摘要:岸电上船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船舶靠港期间的污染。对岸电上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一套岸电变频电 源系统,实现了岸基电源与船电系统无缝连接,由岸基电源进行安全、可靠的供电。
2013(10):166-168.
摘要:国家十分重视照明领域的节能,绿色照明被列入我国中长期节能大课题之一。通过新型光源LED与传统气体放 电灯在节能和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对比,结合港口照明的特殊性,探讨LED用于港口照明的可行性、合理性,使其对绿色 照明、节能减排发挥积极作用。
2013(10):169-172.
摘要:港口工程中的转运站内设置有各种工艺设备,这些工艺设备荷载较大,设备运行所产生的振动荷载会对结构产 生较大的影响。若结构整体布置、构件断面设计不合理,将会影响结构的使用性能,甚至会对结构安全造成影响。设备振 动荷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分为3部分:对荷载取值的影响、对构件设计的影响、对结构整体设计的影响。转运站的振动控制 应主要控制水平振动位移。提出转运站考虑设备振动荷载影响的设计原则与计算方法,并针对减小设备振动对结构受力、 使用性能的影响提出建议。
2013(10):173-176.
摘要:采用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全天候大跨度船库的风荷载分布规律,讨论了高水位、低水位、有船舶停靠、无船 舶停靠4种工况下风压分布特点。结果表明:船库结构内压随风向角变化明显,对结构风荷载影响很大;结构开口造成部分 风向角下结构内表面正压从而增强了结构表面的风吸力;不同干扰状况下结构的风荷载不同,其中低水位无船舶停靠时的 风荷载最大。
2013(10):177-179.
摘要:防风网在我国港口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相关设计经验缺乏。根据国内外防风网的应用与研究现状,对防 风网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分析了各因素对结构设计成果的影响,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2013(10):180-184.
摘要:结合上海芦潮港仓储和加工产业发展需要,从有利于洋山港区物流配套产业发展的角度,对上海中远集运临港 国际物流中心建筑项目的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及建筑形式和建筑功能的和谐统一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本项目平面布局、 交通组织以及各建筑单体功能设计的优化,力求打造一个新型现代化的国际物流中心。
2013(10):185-189.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导致多层仓库成为现代物流仓库的发展方向。作为立体仓库的交 通配套,盘道必不可少。以多层立体物流仓库立交为背景,总结现代多层物流仓库立交盘道设计特点和思路,供类似工程 参考。
2013(10):190-193.
摘要:盘道作为连接多层物流仓库各层间的垂直运输通道,具有圆曲线半径小、纵坡陡、空间层次复杂等特点,其线 形设计也不同于常规道路立交线形设计。从盘道平面布置形式的选择、影响盘道设计的因素和盘道几何线形设计参数的确 定等3方面,结合以往工程实例,对多层物流仓库盘道的线形设计进行探讨,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013(10):194-197.
摘要:以东海大桥桥墩防撞方案设计为背景,论述复杂环境下桥墩防撞设计的基本方法,对比若干可行方案。引入港 口工程中常见的大直径薄壁圆筒结构,构造一种新型的桥墩防撞系统,并给出具体构造,其良好的受力条件和地基适应性 表明:用于桥墩防撞设施具备一定的可行性。设计构造措施对同类环境下桥梁防撞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013(10):203-207.
摘要:介绍一种新的地基加固方法——变截面砂桩技术。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探讨, 明确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通过工程实例,对该方法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说明变截面砂桩技术是一种安全、经济的地基 加固方法。
2013(10):208-211.
摘要:介绍JTS 167-4—201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主要技术内容修订或补充的背景和依据,以利规范使用者更好地了 解规范,用好规范,同时更好地研究问题、积累经验,为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创造条件。
2013(10):212-217.
摘要:对东南沿海某矿料堆场地基失稳原因进行了计算分析,堆场地基处理采用低强度素混凝土桩结合加筋褥垫层的 复合地基处理方法,指出了地基失稳的主要原因,以及今后对大面积堆载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013(10):218-223.
摘要:介绍美国石油平台规范、英国地基规范、新加坡地基规范、日本港口标准以及中国港口工程桩基规范打入桩桩 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安全系数,并加以对比,供设计人员计算参考。
2013(10):224-228.
摘要:在建设工程中,规范和标准是勘察设计人员工作的依据。使用规范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最终成果的可靠性和质 量保证。越来越多的境外工程要求使用当地标准或美标、欧标,但是国内几乎没有专业人员从事土工试验美标或欧标的研 究,本文就美国ASTM标准和国标中关于土的分类部分进行分析比较,以便更好地为境外工程服务。
2013(10):229-233.
摘要:如何编写好有针对性的勘察纲要关系到能否高效、优质地完成勘察工作,这就要求岩土工程师不但要有扎实的 专业知识,而且要深入了解设计意图,加强与设计沟通,把隐含信息挖掘出来,了解勘察目的;在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关资 料、进行现场踏勘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基础的性质,合理布置钻孔,确定孔性、孔深,有针对性地安排土工试验项目;勘 察纲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现场具体的地质条件变化动态调整,使其始终起到指导作用。
2013(10):234-238.
摘要:针对近海风机基础中的超大直径独立桩基础的力学问题,结合实际工程,采用数值软件对其进行模拟计算,得 到桩长、桩壁厚与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以及局部改变桩壁厚和增加翼缘对桩位移和应力的影响。通过计算分析认为:桩 长和桩壁厚都在一定范围内对桩位移和应力有影响,桩壁厚局部变化对位移影响不明显,但对应力有显著变化;在泥面下 一定范围内增加翼缘能有效减小侧向位移, 并给出翼缘的最优入土长度和厚度,为实际工程提供设计依据。
2013(10):239-243.
摘要:爆破挤淤法筑堤技术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经验、轻分析研究的不足。以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一期工 程为例,从抓好典型段试验、规范施工行为、确定检测手段等几方面分析研究,总结了爆破挤淤监理控制方法,确保了爆 破挤淤落底效果,达到了工程优质目标。可为类似工程的监理工作提供参考。
2013(10):244-248.
摘要:爆破挤淤处理深厚淤泥软基具有施工简便、建设工期短、造价低、地基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在堤防工程深厚软 基处理中越来越广泛。以招商局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南炮台护岸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爆破挤淤填石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 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经验。
2013(10):249-254.
摘要:介绍了依据JTS 147-1—20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研发的“易工水运工程地基CAD软件 V1.0”的主要功能、界 面、开发原理和主要模块的算例。软件主要针对水运工程的边坡稳定问题,考虑了港口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可模 拟软基条件下边坡的分级加载工况,并具备渗流场计算分析功能。
2013(10):255-258.
摘要:根据散货码头取料机的作业方式和智能化研究的技术现状,提出了智能化取料系统的实现目标,详细描述了系 统的技术方案,包括智能化取料工艺、技术路线、系统架构、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和技术风险,最后介绍了系统实现后所 带来的效益。
2013(10):259-262.
摘要:环保、节能、职业安全健康是每个企业必须面临的课题,为了减轻港区堆场煤堆扬尘、自燃对港区工作人员 的危害,采取一些现代化技术控制手段减缓扬尘状况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完成了对可门港散货堆场洒水控制系统的理论研 究、方案设计与工程实现,并着重介绍了本系统的系统框架、拓扑结构、逻辑原理。
2013(10):263-266.
摘要:基于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交通组织设计,重点分析旅客到达后通关边检采用M/M/N和N-M//M/1随机排队模型的异 同点,研究了通关排队服务采用两个不同模型的体验差异,对解决排队旅客与服务机构两方面利益的最优控制问题提出了 初步解决方案。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