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7.
摘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广东省沿海港口已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与地区生产力布局高度相关的港口发展格局。当前,广东省港口正面临新的发展环境,需要对未来港口发展方向和思路进行重新梳理。针对广东沿海港口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导向,对广东省沿海港口的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为相关行业部门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2012(5):8-13.
摘要:港口休闲旅游功能是新时期我国沿海港口功能拓展的重要方向,各地政府部门正着力推动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通过分析世界邮轮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相关要素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沿海地区进行邮轮港布局规划的思路要 点,为国内沿海地区相关行业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2012(5):14-18.
摘要:创新型水路运输工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水路运输工程问题的人才。培养创新型水路运输工程人才,要改变主要由高校单独承担培养交通科技人才的线性培养模式,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和多主体参与的学研产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的水路运输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2012(5):19-21.
摘要:以琼州海峡目前海上运输通道的现状分析为基础,在海南省国际旅游岛与广东·海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发展战略背景下,以“整合资源、分离客货、优化港城、互利共赢”为指导原则,对琼州海峡两岸的海口市与徐闻县的港口与城市未来的发 展思路、目标与措施进行了规划研究。
2012(5):22-24.
摘要: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规划开发,在海口西海岸新海港区附近拟通过建设人工岛拓展用地空间,以承载未来国际旅游都市生态港湾、文化交流与亲水活动空间、国际高端商务居住区与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区的建设。通过对已确定的功能定位,对海豚岛的形态以及功能布局进行探讨,提出规划的布置方案。
2012(5):25-29.
摘要:在分析广东省邮轮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广东省邮轮旅游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参考邮轮旅游的实际营运情况,按照邮轮航线的不同,将广东省邮轮旅游游客划分为境内邮轮旅客及境外到访邮轮旅客,并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分航线预测广东省港口邮轮旅客运量发展水平。
2012(5):30-33.
摘要:通过流固耦合三维数值模型与先进的GPU计算技术相结合,为模拟分析波浪与防波堤护面块体等水工构筑物的相互作用提供突破性的研究计算手段,能够克服现有连续介质波浪数学模型的不足,解决许多目前需要波浪物理模型才能解决的问题。该模型具有边界改变方便、成本低、分析速度快的特点,能满足多方案设计对科研的要求,因此在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2(5):34-37.
摘要:防城港市在广西区域经济整体格局中,凭借其独特的资源、区位和政策优势,正逐渐成为广西最重要的经济核心区之一。随着港口的发展,已开发的渔澫港区受到两侧水域的限制,陆域纵深偏窄,企沙半岛由于钢铁基地的规划建 设又占去大量的港口岸线、陆域资源,使发展钢铁下游产业以及大型临海工业受到一定的制约,为更好地发挥防城港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在企沙半岛东侧规划建设大型人工岛缓解资源的不足。
2012(5):38-42.
摘要:目前,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物联网技术促进港口智能化发展,是我国港口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我国港口转变发展方式、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2012(5):43-48.
摘要:15世纪源于欧洲重商主义的地理大发现与殖民地运动,开启了海运贸易全球化的时代,对近代世界城市与港口的空间结构形成与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效应仍在被时间不断放大。从历史维度对各洲大陆在殖民地运动与海运贸易全球化驱动下港口—城市体系的发展特征进行宏观比较分析,为理解当今世界港口与城市发展格局提供一个全球视野的概念框架。
2012(5):49-52.
摘要:广州内河港属于典型的海运供应链末端型港口。以广州内河港总体规划研究为例,探讨末端型内河港空间布局特征及规划思路,为同类型港口的规划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2012(5):53-55.
摘要:在江西省实施国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背景下,结合环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与九江市环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分析港口发展现状、相关规划与未来发展机遇基础上,对九江市环鄱阳湖地区港口进行了发展方向、规划思路与发展定位的研究。
2012(5):56-59.
摘要:结合数学、物理模型试验等相关研究成果,从规划布局、掩护效果、建设时序、初期投资、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对汕头港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总平面布置,尤其是口门布置方案进行了比对分析研究与优化设计,供业内同行参考。
2012(5):60-64.
摘要: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指引,针对珠三角核心地区正逐步迈入后工业化时期,地区经济结构正面临调整,国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影响加剧的发展背景,对南沙作业区的港口及关联产业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与判断。提出广州港南沙(龙穴岛)作业区港口及关联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定位以及相关策略与措施。
2012(5):65-67.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邮轮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群体、旅游资源、邮轮码头建设条件等,结合广东省邮轮码头的发展环境,提出广东省邮轮码头的发展定位和总体发展格局,即形成国际邮轮母港、地区性母港和多点挂靠的分层次格局。
2012(5):68-73.
摘要:船舶水上运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较高的污染风险。通过介绍广州港某石化码头工程船舶污染环境风险评估的事故风险识别、项源分析和影响预测几个环节,指出此类工程风险评估的难点,提出试行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风险评价技术规范需要完善的建议。
2012(5):74-76.
摘要:介绍邮轮柴油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污染情况,对采用岸电和柴油发电的经济性进行比较,提出减少邮轮停港期间有害气体排放的措施,以及邮轮供电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问题,为港口设计人员做好邮轮供电设计提供参考。
2012(5):77-79.
摘要:我国液体化工品商业罐区的发展,要求配套码头的工艺设计更为合理,装卸货种更为广泛,操作更灵活。结合工程实际经验,归纳总结液体化工品商业罐区配套码头工艺流程设计、管道布置和材料选择的主要考虑要素,并给出典型的工艺流程和码头操作平台管道布置方式,为液体化工品码头的工艺设计者提供参考。
2012(5):80-83.
摘要:结合广州港新沙港区2#和3#泊位后方回填料加固改良处理工程的实施情况及效果分析,从技术可行性、结构安全性以及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入手,对旋喷法改良地基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纳总结,供业内同行参考。
2012(5):84-87.
摘要:以我国某已建成投产的铁路轮渡码头项目为例,结合码头现有系靠船设施配布情况,分别采用中国规范和英国规范标准对给定渡轮在9级风和10级风情况下的船舶荷载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案中的渡轮在风力不大于10级风情况下不需要离港避风,直接在码头待泊是安全的。
2012(5):88-91.
摘要:随着我国航运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一批老港口城市进入到港城关系演变的第三、第四阶段,即新港区选址建设在外海或河口深水区,而城市中心区的老港口面临城市化改造的局面。通过对国外发达地区老港区城市化改造的案例分析,归纳出几种城市化功能调整的发展模式,为我国沿海城市滨水区重建规划提供借鉴。
2012(5):92-95.
摘要:结合目前国内冰荷载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东营港某桩基工程的冰荷载类型、冰荷载计算方法及防冰设计方案,从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工期、投资造价等方面考虑,着重分析比较了预制挡冰裙和基桩外包钢皮这两种防冰措施的特 点,并总结了海港工程防冰设计应注意的主要事项,供同类工程设计时参考、借鉴。
2012(5):96-99.
摘要:通过对广东省游艇休闲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和自然资源禀赋进行分析,结合游艇消费活动的特性,确定广东省游艇码头的选址和布局规划思路,提出广东省游艇码头总体发展格局。
2012(5):100-104.
摘要:当工程的建设工期较为紧迫,需考虑先期进行该项目的陆域形成和软基处理工程时,临时围堰位置的确定是设计的关键。通过具体分析珠海某工程得出:临时围堰位置的确定应根据工程地质、后建码头结构方案及软基处理的范围等综合考虑,使其对后续可能的码头水工结构方案均具有适应性,尽可能减少重复建设和再次进行软基处理。
2012(5):105-108.
摘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港口,是我国沿海港口在新时期重要发展理念。以优化广州港水生态环境为指向,通过对广州港污水处理设施现状分析,以及未来港口产生的船舶污水量的预测,提出适宜广州港的船舶污水收集及处理方案。
2012(5):109-112.
摘要:通过对广州南沙游艇俱乐部码头工程和海南石梅湾游艇会码头工程两个实际工程的防波堤和内护岸结构选型与设计的初步归纳和分析,提出在游艇码头结构设计中需要体现和强化游艇项目整体景观布局要求的设计理念。
2012(5):116-120.
摘要:通过分析珠海市的岸线资源特点及后方依托设施,提出以公共需求型游艇港、景区配套型游艇港、住宅配套型游艇港及临时游艇停靠点为类型特征的珠海市游艇港口岸线利用规划布局,供各类型游艇港规划设计参考。
2012(5):121-124.
摘要:以深圳机场客运码头迁建工程为例,介绍该港平面布置、工艺方案及码头结构设计情况。并针对机场客运码头到港船舶船型的特点及已建成投产的1#突堤码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结合2#突堤码头结构的优化设计,就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了综合归纳与分析,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2012(5):125-129.
摘要:粉沙质海岸泥沙具有易起动、易沉降、密实快的特点,对港口航道维护具有较大影响。通过双导堤布置形式来降低港池航道的回淤,是射阳港区进港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关键。采用模型试验对不同堤顶高程下港区进港航道的泥沙淤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表明,堤顶高程在平均高潮位附近可在工程造价和减淤效果两方面均取得较好的结果,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2012(5):130-133.
摘要:在总结分析射阳港出海口泥沙运动规律和航道回淤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射阳港进港航道整治工程方案。从航道回淤机理出发,介绍本工程开展一系列科研论证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理清目前仍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2012(5):134-138.
摘要:以广州南沙游艇俱乐部港池护岸地基加固为例,对原堆载预压法和变更后的深层水泥搅拌桩法的技术方案、加固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深层水泥搅拌桩法在护岸地基加固中的设计重点和难点,供类似护岸工程地基加固的设计、施工借鉴。
2012(5):139-140.
摘要:堆载预压是最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但以往对堆载后短时间内加固效果缺少检测分析。根据南方某港集装箱堆场软基处理工程实测资料,对堆载20 d后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变化与土层深度的关系进行了比对研究,对其它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2012(5):141-146.
摘要:介绍华南沿海不同区域的围海造陆工程实例,并通过对围海造陆工程不同陆域形成方案中地基处理效果、施工难度、投资以及工期的对比分析,探讨适用于华南地区的围海造陆方案, 最终提出不同区域技术较合理、工期合适且投资较省的推荐方案,为华南沿海地区类似的造陆工程设计、施工等提供参考。
2012(5):147-151.
摘要:针对某桩基码头原地重建工程水下障碍物较多的特点,以沉桩施工工艺方案研究为主,结合桩基设计选型和布置,通过直接清障沉桩法、冲孔灌注桩法以及冲桩管助沉法等多种施工工艺方案的综合比选,对该工程中首次提出并成功采用的“冲桩管”这种助沉桩新工艺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为类似工程的结构设计选型和施工方案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2(5):152-156.
摘要:舟山中远船务1#位护岸滑坡后土体处于不稳定状态,为重建此护岸,除了设计方案加以考虑外,施工中通过对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护岸实时监测数据为依据,采取了各种减小对护岸稳定安全影响的有效控制措施,保障了施工期护岸的稳定性。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