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第0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合
    • 上海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规划与发展对策*

      2011(06):1-5.

      摘要 (107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分析提出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研究其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结合地区实际,探索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功能布局与政策体系;提出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对策。指出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内涵和政策要不断发展,以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新需求。

    • 建闸河口潮波变形概化模型研究*

      2011(06):6-10.

      摘要 (152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概述潮汐河口潮波变形的普遍性及建闸前后影响变形的不同因素。建立了概化河口闸下河道物理模型,说明了模型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模型布置方案。通过概化模型对建闸河口不同引河长度的潮波变形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得到不同闸址建闸后潮波变形的共性和差异。闸下引河长度对潮波变形的影响明显,随着闸址距河口距离的增加,沿程潮差的增减趋势发生变化;建闸后涨潮平均流速与落潮平均流速的比值变化趋势与引河长度紧密相关。

    • 基于PLAXIS 的板桩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2011(06):11-15.

      摘要 (123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 对某板桩码头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板桩的变形、板桩的弯矩和剪力分布、桩周的土压力分布;并分析荷载作用下板桩墙后的地基土的沉降和应力状况。与弹性线法和m 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了PLAXIS 软件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说明用PLAXIS 软件求解板桩结构的合理性。

    • 单轴受压后混凝土导电量变化规律研究

      2011(06):16-19.

      摘要 (46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ASTM C1202 直流电量法探讨混凝土在单轴受压后产生的微裂纹对混凝土导电量及其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类试样在经过不同水平的压缩荷载后,其导电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导电量随着荷载水平的增加呈二次曲线增长,同等荷载水平下,掺合料混凝土的导电量要低于普通混凝土;随着荷载提高至某一水平,其导电量水平已不能反映其抗渗性能,此时,将荷载后试块的实际氯离子迁移量,作为评价混凝土荷载后渗透性能的一个指标将更为恰当。

    • 高石粉含量石屑全代砂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

      2011(06):20-24.

      摘要 (51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高石粉含量石屑(石粉含量超过10豫) 全代砂配制混凝土的方法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证明: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以石屑中大于4.75 mm 的部分取代石子,小于4.75 mm 的部分取代河砂,通过增加胶凝材料和减水剂用量,适当调整水胶比和砂率的方法,能够配制出满足需要的C30 和C40 石屑混凝土;石屑的级配对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应选取级配较好的石屑配制混凝土。工程应用表明:从石屑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能够得到技术经济性优良的石屑混凝土。

    • 钢管混凝土在海洋码头引桥工程中的应用

      2011(06):25-29.

      摘要 (95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海洋码头引桥工程实例,介绍了大流动度、自密实、高强度、微膨胀及缓凝混凝土在大跨、多跨钢管混凝土拱桥中的配合比设计及要求,并对钢管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过程控制等进行了阐述。使用效果证明,采用本钢管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能有效避免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常见的混凝土离析、堵泵、钢管爆管、混凝土不均匀或不完全密实等问题,综合效益显著。

    • 外岛式(东海大桥) 暴露试验站的设计及应用

      2011(06):30-32.

      摘要 (93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海洋工程逐步向跨海化、外海化、岛屿化发展的现状以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局限性,为获取外海条件下混凝土的破坏规律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外岛式现场暴露试验站,并阐述暴露试验站的选择原则及站址特点。研究成果对从设计、维护、管理等方面提高外海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以及保证离岸式大型基础设施结构的安全性和长期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 某水电站左坝肩岩溶的成因机制与渗流控制分析*

      2011(06):33-38.

      摘要 (4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水电工程建设中广泛存在的岩溶问题,结合地质勘查资料,在分析区域地质环境、库区岩性、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基础上,对裂隙性岩溶的分布规律与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资料分析表明,该坝肩的岩溶是风化卸荷与构造作用等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北方岩溶形成的典型模式之一。鉴于裂隙性岩溶的空间位置的重要性,结合现场压水试验资料,对坝肩岩体的渗透参数取值进行了探讨,并对岩溶渗漏问题和加固防渗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为岩溶渗漏加固方案的选取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 基于土体弹塑性理论的复合桩基沉降特征有限元分析*

      2011(06):39-43.

      摘要 (54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有限元软件,在考虑土的弹塑性及桩土接触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复合桩基三维有限元模型。系统计算分析了在不同荷载P、桩长L、桩径d 及桩间距S 的条件下,复合桩基群桩基础的沉降及差异沉降的变化趋势,得到了可供设计参考的结论。

    • >港口
    • 湛江某30 万吨级大型散货码头水工结构优化设计

      2011(06):44-48.

      摘要 (1390)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湛江某30 万吨级大型散货码头水工结构设计内容、主要设计条件等基础资料。通过分析湛江某30 万吨级大型散货码头结构特点,确定了码头桩基桩型的选型,并提出码头基桩优化布置是优化设计需考虑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排架间距下码头受力情况,对码头进行优化设计。

    • 第四代港口概念及特点*

      2011(06):49-53.

      摘要 (932)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梳理和总结国内外关于第四代港口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以港口区位和港口功能规划为出发点,对第四代港口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认为第四代港口在物理上打破了区位限制,是一个以港口、临港工业区和临港新城为载体的集港口、产业和城市功能为一体的网络港口群;在功能方面,第四代港口提供围绕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一体化的生产、物流、信息、商贸、金融等服务。对第四代港口概念和特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和理解未来港口的发展方向,对我国港口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长三角港口体系结构演变及分货种优势比较

      2011(06):54-60.

      摘要 (133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长三角区域港口为研究对象,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2005—2009 年长三角港口的平均集中率和分货种港口的空间集中度,然后从各港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和绝对比较优势揭示了各货种在长三角港口内部的转移情况,最后得出在长三角港口体系中,各货种集中程度呈现下降的趋势,集中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集装箱,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金属矿石,矿建材料,煤炭。同时上海港集装箱集聚效应加强,散货方面则呈现上海港向周边港口快速扩散、浙江省以宁波-舟山港为龙头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江苏港口承接转移的同时自身港口结构同步升级调整的特点。

    • 有限元在高桩码头岸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2011(06):61-65.

      摘要 (133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珠海某10 万吨级煤炭码头勘察报告提供的土层参数资料和实际码头结构施工图,建立了高桩码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包括无桩岸坡模型和带桩岸坡模型,并利用强度折减理论对其进行岸坡稳定性分析,给出了岸坡安全系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桩基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均较为复杂,为了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土体屈服准则采用与摩尔-库仑准则相匹配的德鲁克-普拉格准则,桩土界面采用面面接触模式。同时,还给出了天然岸坡和考虑桩基影响下的岸坡塑性区和位移场,从而为高桩码头岸坡的稳定性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 同贝位同步装卸的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与堆场平面布置*

      2011(06):66-69.

      摘要 (12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发展趋势,提高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结合同贝位装卸作业的特点,提出进出口箱同贝位堆放的新型堆场堆放策略,设计同贝同步装卸的岸边及堆场装卸工艺。运用系统仿真技术,仿真研究堆场设备选型问题,为集装箱码头实施同贝同步装卸提供技术依据。

    • 重庆乌江某电站大水位差重件码头平面与结构形式探讨

      2011(06):70-72.

      摘要 (117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重庆乌江某电站重件码头选定港址的地形地貌、水文及地质条件,在长江上游重件码头设计中首次提出了码头平面布置采用“陆域工作平台+起重机安装平台+系靠船墩”的新型布置方式、重大件装卸采用“垂直起吊+360毅全回转装卸”的工艺方案和系靠船采用船闸固定式系靠船柱水工结构方案,可实现重庆乌江流域最大水位落差20 m 和日变幅达5m停靠船及装卸作业的要求,同时解决了港址后方陆域条件差及最大起重高度达73 m 等难题,对后方陆域条件受限制的大水位差内河码头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 作用于开敞墩式原油码头结构船舶系缆力的选取

      2011(06):73-76.

      摘要 (144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用于开敞墩式原油码头系缆墩的船舶系缆力是十分重要的结构设计参数之一。针对水运行业不同工程选取原则不一致的现状,对设置多钩头的系缆墩,提出系缆力选取应综合考虑计算系缆力、脱缆钩强度设计、码头安全条件、对结构影响程度等因素,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说明对作用于结构的系缆力进行仔细分析选取的重要性。

    • 轻型码头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

      2011(06):77-80.

      摘要 (135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随机波浪谱和Miner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原理对轻型码头结构在波浪荷载和船舶撞击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疲劳可靠性进行研究。根据轻型码头结构变形大的特点,计算船舶撞击力时考虑了结构刚度对撞击力的影响,波浪荷载使用 Morison 方程计算,并以Airy 波浪理论计算水质点速度。结果表明:波浪荷载和船舶撞击力对轻型码头结构的疲劳寿命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进行疲劳可靠性分析时应考虑两种荷载的共同作用。

    • 筒仓混配式港口配煤系统的技术分析

      2011(06):81-84.

      摘要 (3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配煤系统主要有地面式、地下隧道式和筒仓混配式3 种方式,每种方式各具特点及适用范围。筒仓混配式港口配煤系统是目前最为先进的一种配煤方式,适用于多煤种、流量大、煤质多样化的地区建设。根据荷兰鹿特丹港EMO 配煤系统和连云港港口配煤系统工程建设经验,对港口配煤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受限条件进行论述。同时,根据配煤系统的组成及建设需求,阐述港口建设筒仓混配式配煤系统的优势及其社会意义,提出港口配煤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一”字形码头带缆方式的应用

      2011(06):85-89.

      摘要 (104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青岛港董家口港区40 万吨级矿石码头结构设计,综合分析了相关“一”字形码头断缆现象及断缆原因,针对40 万吨级和15 万吨级船舶进行了船舶系泊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试验分析,提出将横缆系船柱向码头后方移动30 m以增加横缆长度的带缆方案。横缆长度增加后,可有效减小横缆缆力30%以上,而艏艉缆缆力略有增大、倒缆缆力则有增有减,变幅在15%以内,各缆绳缆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避免断缆现象的发生。

    • 宁波原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作业区与穿山疏港高速公路的有机衔接

      2011(06):90-93.

      摘要 (1598)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宁波原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作业区将建成11 个7 万耀10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公路集疏运量将达到700 万TEU,实现该作业区与穿山疏港高速公路的有机衔接将很好地解决公路集疏运问题,提升港口服务水平。通过分析穿山港区集疏运现状,预测公路集疏运量和对外交通量;并根据港区总平面布置、周边用地情况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综合确定穿山港区集装箱作业区与穿山疏港高速公路的衔接方案。

    • >航道及通航建筑物
    • 广州出海航道三期工程对内伶仃洋滩槽演变的影响

      2011(06):94-99.

      摘要 (126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广州出海航道三期及其配套项目工程是伶仃洋水域内的一项重大工程,工程实施前,必须要研究和论证工程建设对伶仃洋水域内的泥沙输移和滩槽演变的影响。根据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工程会对蕉门延伸段下段、伶仃洋西滩、西槽等冲淤变化有一定影响,对蕉门延伸段上段和凫洲水道及龙穴岛以东水域冲淤变化影响不大。从长期滩槽演变趋势来看,工程后近20 a 内,凫洲水道、蕉门延伸段以及内伶仃洋水域内冲淤演变规律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冲淤速率逐渐放缓,伶仃洋三滩两槽的格局将继续维持不变。

    • 导流墩对狭窄连续弯道枢纽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改善规律研究*

      2011(06):100-105.

      摘要 (76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托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采用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着重介绍利用导流墩改善狭窄连续弯道枢纽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的研究成果。根据试验观测到的数据和水流现象,分析导流墩不同平面布置形式,包括导流墩数量、导流墩间距以及导流墩布置角度对口门内斜流角度、横向流速及回流等水力参数的影响,总结导流墩平面布置形式对狭窄连续弯道枢纽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改善规律。

    • 基于协整理论的内河航运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1(06):106-111.

      摘要 (50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揭示内河航运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的作用机制,以重庆市“内河运输-区域经济”复合系统1985—2009 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协整理论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VAR 模型,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河航运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内河航运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力度长期明显强于短期。区域经济的增长不能自发带动内河航运的发展,甚至对内河航运发展具有抑制效应。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长江镇扬河段河势变化对航道条件的影响

      2011(06):112-116.

      摘要 (194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分析长江下游镇扬河段河势变化特点及其对航道条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河段航道治理的思路。镇扬河段河势变化主要体现在汊道分流比调整和局部深泓主流变化,对该河段航道条件产生了显著的不利影响。针对这些变化特点,提出了航道整治思路:结合水利部门河势控制工程,加强影响航道条件有的重要洲滩及岸线的控制,稳定滩槽格局、适当控制或调整汊道分流格局,维持目前相对有利的航道条件;对局部可能出浅的河段,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适当束窄浅区段河道,增大航槽内冲刷能力,提高航道尺度。

    • 长江航道设施电子地图集设计

      2011(06):117-121.

      摘要 (499)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长江干线已建成的通航相关设施为例,分析航道设施电子地图集在当前航道信息管理中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基于对当前电子地图制作软件的分析,阐述了TeleAtlas 软件包在制作多媒体电子地图方面的优势,在分析电子地图技术、通航设施数据特点等基础上,对电子地图集总体设计中的数据处理、内容设计、审校与发行,以及电子集逻辑结构设计中的模型、策略与方法等航道设施电子地图集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多媒体电子地图技术在电子航道图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基于电子地图的航道设施信息管理提出了一种新模式。

    • 大幅提高三堡船闸过闸能力的探讨

      2011(06):122-125.

      摘要 (367)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堡船闸年设计通航能力为850 万t,目前实际过闸量达3 000 万t。从增加船闸有效尺度、改善候闸条件、新建船闸3 个方面进行了方案比选,探讨提高三堡船闸通航能力的措施。

    • 三峡船闸输水阀门运行参数优化

      2011(06):126-130.

      摘要 (18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峡船闸为连续5 级船闸,工作水头高,同时两线船闸相邻,船闸与升船机共用下游引航道,使船闸水力学问题的难度超过了已建的世界船闸工程,是船闸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根据合理布置船闸输水系统方式的条件,通过在运行实践中不断优化阀门运行参数,成功地解决了4 级运行下行船舶一闸室待闸等问题,而且具备了阀门工作水头从45.2 m 提高到47 m 的工作条件,实现了5 级运行改4 级运行,有效提高了船闸的通过能力。

    • >地基与基础
    • 高置换率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2011(06):131-135.

      摘要 (1095) HTML (0) PDF 0.00 Byte (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现场试验,对高置换率挤密砂桩加固软土地基单桩承载力及桩间土固结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适合高置换率挤密砂桩的桩土应力比、桩间土承载力、单桩承载力的计算式,按规范中有关公式进一步复核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出的计算公式可供工程初步设计时参考。

    • 箱筒型基础承载力研究

      2011(06):136-142.

      摘要 (52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软土由于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等特点,使得在其上修建建筑物时承载力往往得不到满足。对此,可从结构自身出发,充分利用土体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进而达到提高承载力的目的。首先进行了室内试验,通过试验实测沉降曲线与有限元模拟的沉降曲线的对比分析,得出了选用Plaxis 中的Hardening-Soil 模型模拟箱筒型结构在软土地基上作用的合理性。然后,分别就该结构处于单层土体和多层土体上的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主要探讨了极限承载力随结构形式、结构尺寸、土体参数以及土层厚度变化的规律,从而提出了单层土体上方形结构、圆形结构和条形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修正公式。最后,利用有限元对天津港防波堤延伸工程中的箱筒型防波堤进行了承载力验算。

    • 黏土地基上建设大型重力式码头的沉降控制

      2011(06):143-147.

      摘要 (143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曹妃甸通用码头工程为曹妃甸地区首座沉箱重力式码头,码头的沉降控制还未有可供参考的数据,在黏土地基上建设10 万吨级的大型重力式码头的重点在于对沉降的控制。针对曹妃甸港区的地质情况,从设计方面对基床、沉箱、回填料均采取了优化措施,从施工方面对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并严格按照监测结果指导施工,从而成功控制了码头沉降,实际监测结果也证实了措施的有效性。

    • 真空预压法地下水位变化室内试验研究

      2011(06):148-151.

      摘要 (1785)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简化模型,通过改变模型开口处土工布的渗透系数,对真空预压加固软基过程中加固区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室内试验模拟,得到真空预压过程中地下水位下降的结论。同时拟合试验数据得到H- (-lgK) 曲线,可知土体的渗透系数越小,加固区水位下降值越大。试验表明:真空预压加固软基时应考虑周边地下水对加固区域的补给,并需对加固区周边密封设计制定出新的标准。

    • 冲击碾压技术在港口工程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2011(06):152-155.

      摘要 (30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冲击碾压加固地基的原理、施工工艺特点和加固效果。通过试验经研究发现,与普夯加固地基相比,冲击碾压加固地基不仅能达到或超过普夯加固地基的效果,而且还能大大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在港口工程地基加固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施工
    • 深水大管径砂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011(06):156-159.

      摘要 (971)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洋山深水港区西港区码头工程接岸结构砂桩的施工实践,深入剖析砂桩施工工艺,论述深水大管径砂桩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指出该工艺中所采用的雷达物位计稳定工作的必要性,强调施工时砂桩端部处理、拔管成桩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根据工后砂桩质量检测及目前驳岸棱体的稳定情况,对大管径砂桩的地基改良效果进行定性评价,并对工艺改进空间加以展望。

    • 码头下节点抢水位施工工艺

      2011(06):160-163.

      摘要 (283)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南京港龙潭港区江海集团通用码头工程水工码头工程由于受到长江三峡大坝的影响,施工当年水位异常,难以正常施工,无法满足施工合同工期的要求。因此,为完成施工目标,必须超常规施工。介绍异常水位下如何根据最低水位及时合理组织施工。利用长江水位下一次大潮汛来临前的时间段,增加下节点施工劳动力配置、增加周转材料和船机设备投入,全面完成码头下节点抢水位施工任务。

    • 嵌岩灌注桩的岩层确定

      2011(06):164-166.

      摘要 (1194)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码头施工中,由于受地质因素影响,岩层上覆盖层较薄,在其结构选型上,多采用嵌岩灌注桩。嵌岩灌注桩岩层的确定,是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均非常关注的核心问题。嵌岩灌注桩施工中如何确定中等风化岩层和微风化岩层的高程,如何准确地判定其岩性,成为当前迫切的任务。阐述嵌岩灌注桩施工中,经常遇到的岩层确定问题,提出了对策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

    • 漏斗破拱措施分析

      2011(06):167-169.

      摘要 (826) HTML (0) PDF 0.00 Byte (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漏斗是散装物料转运过程中易发生起拱堵料的关键部位。鉴于多种散装物料的物理特性难以准确测定,在漏斗设计时,除了要满足漏斗壁倾角和排料孔尺寸的理论要求,还须采取一定的破拱措施。通过对机械搅拌法、气动法、机械震动法、优化漏斗结构和漏斗内壁加衬板等方法的分析,结合散装物料的物理特性和漏斗的功能要求,选择合理的破拱措施,使漏斗排料通畅,以保证散装物料的输送和转运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可靠性。